低空经济加速落地从技术突破到场景深耕的全链条崛起

低空资讯汇 2025-08-12 16:09

31个省份将其写入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个自主研制的电动型载人飞艇 AS700D 完成科研首飞,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备案企业达 809 家、产品超 374 万架…… 今年以来,我国低空经济领域捷报频传,正从 “云端” 概念加速坠入现实,在政策驱动与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下,展现出量质齐升的强劲发展态势。

资讯配图

一、智联基建:筑牢低空经济的 “数字跑道”

低空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信息通信技术搭建的 “数字骨架”。当前我国 5G 基站已达 455 万个,300 多个城市实现 5G-A 网络覆盖,这种具备通感融合、超低时延特性的网络,正成为低空智联网的 “神经系统”。低空智联网集信息通信、空域监管、支撑服务于一体,既是低空飞行的安全保障,更是万亿级市场解锁的关键钥匙。

三大基础电信企业的技术布局各有侧重。中国电信打造 “1+1+3+N” 能力体系,凭借 3.5GHz 异频组网、波束精准规划等创新技术,构建天地一体的低空智联网,已与 39 个城市达成战略合作;中国移动采用 “地面网 + 低空网 + 卫星网” 分层覆盖策略,覆盖 61 条低空航线,其 “5G + 北斗” 高精度定位网络部署地基增强站超 4400 个,18 个省份的 5G-A 通感一体化试验网可探测 300 米内雷达散射截面积低至 0.01 平方米的无人机;中国联通构筑 “五网一体” 智联网,融合通信、感知、导航等功能,助力实现低空领域 “看得见、管得住、用得好”。

标准体系的完善为智联网建设提供了规范指引。今年 5 月,《支持低空智联网服务的 5G 网络规划建设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作为国内首部针对低空智联网的系统性标准,为各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参考框架,推动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从碎片化探索走向标准化发展。

二、场景爆发:低空应用重构生产生活

在智联网的支撑下,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已从技术验证迈入规模化商用阶段,覆盖领域从旅游、农业延伸至应急救援、城市治理等公共服务,正重塑生产生活的 “立体维度”。

应急救援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北京密云防汛救灾中,搭载卫星链路模块的无人机以每小时 40 公里速度巡航,为失联村镇提供持续 1 个多小时的通信服务,成为灾害中 “空中生命线”。工业领域,无人机替代人工完成超 200 万公里电网巡检,作业效率提升 300% 以上,在偏远山区线路维护中,不仅降低了人工风险,还将故障排查时间从 3 天缩短至 8 小时。

城市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创新令人瞩目。深圳 “翼起飞” 空中旅游开通 10 条 “天际空游” 路线,实现大湾区半小时极速通勤,游客在空中俯瞰城市景观的同时,也体验着交通效率的革新。农业领域更是多点开花,无人机完成植保、监测、测绘等全流程作业,大山深处的农特产品通过低空物流转运全国,省去翻山越岭的耗时,云南某产区的野生菌通过无人机配送,上市时间较传统运输提前 24 小时,溢价空间提升 40%。

“低空经济 +” 的多元化场景正创造新价值。数据显示,2026 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2035 年或达 3.5 万亿元。这种增长不仅来自单一场景的复制,更源于跨领域融合 —— 如 “低空 + 医疗” 实现急救物资空中转运,“低空 + 环保” 助力大气监测与污染源排查,场景的丰富性持续拓展着低空经济的边界。

三、产业链崛起:从技术突破到全球竞合

低空经济的全产业链正加速运转,飞行器制造、空域服务、运营管理等环节协同发力,头部企业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引领产业向高端迈进。

在 2025 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近 300 家企业展示了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大疆作为行业领军者,全球市场占有率超 70%,其农业无人机覆盖六大洲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无人机从消费工具向生产力工具转型。政策引导下,技术标准不断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征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感知与避让要求》等 4 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意见,从飞行控制、数据安全等方面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企业动态彰显产业活力。时的科技拿下中国最大单笔 eVTOL 意向采购订单,阿联酋企业预订 350 架,总金额达 10 亿美元;峰飞航空科技交付全球首架获 “适航三证” 的吨级以上 eVTOL 凯瑞鸥,实现技术与认证的全球突破。这些进展背后,是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的扎实积淀 ——809 家备案企业、374 万架备案产品,在应急、农林、物流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为技术迭代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土壤。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典指出,我国低空产业的发展得益于 “顶层设计 + 市场活力” 的双轮驱动:政策弥补基础研发与产业建设的市场失灵,制度创新加速技术突破。这种模式正推动我国在全球低空经济竞逐中占据优势地位,从飞行器研发到场景应用,从标准制定到生态构建,一条全链条崛起的路径愈发清晰。

从智联网的 “数字跑道” 到应用场景的 “立体重构”,再到产业链的 “全球竞合”,我国低空经济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随着政策持续发力、技术不断突破、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这片万亿蓝海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让 “云端” 的数字新生活照进现实。

免责声明:  图片和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编写于此只是为了传递行业资讯,如有误差欢迎指正,如有侵权请添加作者微信删除文章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低空经济
more
【独家速递】中创新航联手广汽高域,万亿低空经济迎来“陕西时刻”!eVTOL适航认证倒计时引爆产业链
海南交投成立低空经济基础投资公司,江西省青翼低空经济有限公司成立!深城交:公司是深圳低空经济一站式解决方案主要参与者
《济南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促进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推动、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调推进的发展原则
陕西低空经济加速布局,全产业链生态初现雏形
低空经济观察丨险企加速布局低空产业安全网
【低空经济科普篇】为什么要发展低空经济?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
2025 商业化元年:低空经济从 “政策热” 到 “落地潮” 的关键一跃
低空经济早报:8月12日
董志毅:天空的边界就是创新的起点 | 如果你想加入低空经济这个风口行业,这篇全面解读文章务必读一读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