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上海峰飞航空科技向广州合利智能交付全球首架 “三证齐全” 的吨级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这架最大商载 400 公斤、航程 200 公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正式突破商业化运营的关键门槛。从 2024 年不足 6000 亿元的市场规模,到 2025 年民航局预测的 1.5 万亿元,低空经济在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正完成从概念验证到规模落地的历史性跨越。这场 “关键一跃” 的背后,是制度创新、技术突破与场景拓展的深度共振。

政策破局: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的闭环构建
低空经济的商业化爆发,始于政策框架的系统性重构。2024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2025 年 2 月《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明确 “保障低空经济空域需求”,这两项标志性事件构建起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相较于 2023 年以原则性指导为主的政策基调,新修订的法律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民航管理体系,为商业化运营提供了法律依据。
地方政府的创新实践则让政策红利加速落地。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建立 “法规 - 标准 - 技术 - 场景” 四维生态,其开发的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实现了飞行器精准定位与智能调度。截至 2025 年中,深圳已开通无人机航线近 300 条,完成载货飞行 170 多万架次,形成可复制的空域管理经验。
广东省的产业集群效应尤为显著。作为全国低空经济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广东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产业资源,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 95%,工业级占比达 54%。全省累计开通低空航线超 700 条,年飞行量接近 80 万架次,为 “30 分钟低空医疗急救网络” 等场景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这种 “国家定方向、地方出细则、企业闯市场” 的协同模式,成为政策落地的典范。

技术迭代: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能力跃升
商业化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技术成熟度的量变到质变。京东物流 JDX 系列无人机的进化轨迹颇具代表性:2024 年推出的 JDX-50 无人机载重 15 公斤、半径 15 公里,在山东滨州完成横跨黄河的配送任务,较地面运输节省 55% 时间;2025 年升级的 JDX-20 无人机时速达 98 公里,搭载高精度毫米波雷达实现全向环境感知,完美适配城市商圈即时配送场景。这种 “农村包围城市” 的技术路径,体现了低空装备的场景适配能力跃升。
重载 eVTOL 的适航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峰飞航空交付的 V2000CG 凯瑞鸥机型,通过民航局型号合格证 (TC)、生产许可证 (PC) 和单机适航证 (AC) 三项认证,其 400 公斤商载能力可满足山区物流、海上平台运输等刚需场景。更关键的是,该机型采用全电驱动和无人驾驶技术,运营成本较传统直升机降低 60% 以上,为商业化盈利奠定基础。
低空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同步推进。广东省已建成 5G-A 基站超 1.1 万个,为飞行器提供厘米级定位服务;顺丰控股在深圳宝安运营的 “空地协同” 智慧物流中心,实现同城快件 2 小时送达、跨城 3 小时送达的时效突破,其背后是飞控系统、指控平台与地面枢纽的深度协同。截至 2024 年底,顺丰无人机已累计飞行 110 多万架次,运输货物超 620 万件,这些实战数据持续优化着技术算法。
场景落地:从试点示范到规模运营的生态成型
在政策松绑与技术赋能下,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呈现 “多点开花” 态势。杭州桐庐的山区养老送餐项目堪称民生服务典范,5 条审批航线覆盖 168 名老人,无人机以 10 米 / 秒的速度将热餐从乡镇配送中心送到海拔 300 米的自然村,4 分钟的航程较山路运输缩短 87% 时间。当地创新的 “恒温箱 + 应急志愿队” 双保险机制,解决了极端天气下的配送连续性问题。
城市低空物流网络正在形成梯度布局。京东物流通过 JDX 系列无人机构建起 “农村偏远地区 - 城市商圈” 的全覆盖网络,2024 年完成订单超 20 万单,同比增长 100%;昆明则探索出商业定制化路径,其服装行业低空配送测试中,3.8 公里航程仅用 6 分钟,为生鲜、药品等时效性商品运输提供了参考样本。更具突破性的是广州 “合利・天德广场 — 珠江新城 CBD” 航线,作为全球首条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载人 eVTOL 航线,已安全完成近 500 架次飞行。
产业级应用开始释放经济价值。合利智能与峰飞航空合作的器官运输试验,验证了低空通道在医疗急救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深圳的 “低空 + 轨道” 空铁联运项目,则探索出城市立体交通的新形态。这些场景不仅解决了传统模式的痛点,更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 —— 据测算,低空物流可使山区配送成本降低 40%,城市即时配送效率提升 3 倍以上。

挑战与展望:万亿赛道的成长逻辑
尽管发展迅猛,低空经济仍面临三重核心挑战。基础设施方面,通用机场与城市起降点规划尚未完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导致 “飞得起来却落不下去” 的困境;标准体系上,不同企业的飞控系统、通信协议存在差异,跨区域协同运营面临障碍;公众认知层面,安全顾虑仍是载人飞行商业化的主要阻力。

破局路径已逐渐清晰。空域管理改革正在试点 “低空高速通道” 与动态分配技术,深圳龙岗区率先制定的智能航运、低空交通管理技术指南,为行业规范化提供了样本;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州、珠海等城市已开始在商业综合体、医疗机构配建标准化起降平台,5G-A 与北斗三号的融合应用将解决通信盲区问题;运营模式上,“先载货后载人” 的发展思路形成共识,峰飞航空超 1000 架的订单储备,显示市场对重载机型的信心。
按照民航局预测,到 2035 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 3.5 万亿元,而 2025 年作为商业化元年,正处于这个成长曲线的陡峭上升段。当无人机配送成为山区老人的日常、eVTOL 融入城市交通网络、低空巡检覆盖能源基建,低空经济将真正重塑城乡空间格局。这场静默的 “天空革命”,不仅创造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在重构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逻辑。
数据来源参考
京东物流无人机案例及数据:京东物流官网《入选低空经济典型案例!京东物流无人机亮相 2025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会》,2025 年 4 月 5 日
深圳低空经济政策及数据:光明网《立足创新让低空经济乘势而起》,2025 年 6 月 19 日
国家低空经济政策框架:新华社《政策与产业共振 低空经济产业链投资机遇凸显》,2025 年 6 月 13 日
杭州桐庐无人机送餐案例:人民网浙江频道《杭州桐庐 5 条低空送餐航线覆盖 168 名山区老人》,2025 年 4 月 2 日
峰飞航空 eVTOL 交付及运营数据:中国经营报《首架 “三证齐全” 吨级 eVTOL 交付 中国低空经济迎来商业化拐点》,2025 年 8 月 2 日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测:新华社《数智低空 新向未来 ——2025 低空经济敕勒川思客会共谋产业新机遇》,2025 年 8 月 9 日
顺丰无人机运营数据:手机凤凰网《2025 年中国低空物流产业供应链十大代表性企业》,2025 年 8 月 10 日
昆明低空配送案例: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打 “飞的” 送衣服!昆明定制服装首飞配送成功》,2025 年 3 月 12 日

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低空经济产业链博览会
考证指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全流程解析,低空经济从业者必看
2025 低空经济 50 个「搞钱」方向曝光:资本锁定的万亿新蓝海
从「黑飞」到「智飞」:低空经济的「数据资产证券化」如何破解监管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