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超15亿元,国内“最强”90后具身智能机器人创始团队,发布最强端到端VLA模型!

猎场备忘录 2025-08-13 07:36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最新原创报告(共235页)
资讯配图
说明: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交流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后添加(微信号:lietou100w)微信;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资讯配图
——

正文:

融资超15亿元,估值10亿美元,国内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星海图】发布端到端双系统全身智能VLA模型—星海图G0。

2025年8月11日(2025WRC大会期间),拥有具身智能赛道“最强90后创始团队”的[星海图](以下简称“星海图”)发布端到端双系统全身智能VLA模型—星海图G0,同时构建了全球首个开放场景高质量真机数据集Galaxea Open-World Dataset,并提出了快慢双系统架构。

星海图G0:端到端双系统全身智能VLA模型,以“慢思考、快执行”双系统为架构基础,叠加500小时高一致性全身动作数据和“三阶段学习训练”策略,实现从视觉和语言指令到23自由度全身控制的长程任务执行。

资讯配图

G0大模型采用“双系统”架构,将机器人控制分为高层思考与低层动作两个模块;高层的 G0-VLM是一个视觉语言模型,负责语言理解、复杂逻辑推理和任务拆解、规划,以2 Hz的频率输出子任务指令;低层的 G0-VLA 则是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负责感知融合和全身控制动作与移动轨迹,动作执行频率15 Hz 、运动频率200Hz。
两者异步运行:从而实现全局规划的智能性与局部执行的高响应性。
资讯配图

搭载G0大模型的星海图R1 Lite在2025WRC现场稳定完成高难度铺床任务

据官方表示:全身动作、长续任务、柔性操作、语言理解方面表现,G0的评测数据已压过 π0。
估值超170亿、知名具身智能大模型初创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于2024年10月31发布公司首个端到端大模型π0( pi-zero);后续在π0基础上,公司2025年2月26日推出“分层交互式机器人”系统Hi Robot,于2025年4月22日推出了有高低层推理结构的π0.5。

其实双系统架构VLA模型并不新鲜;2025年以来,以Figure AI为代表的全球头部人形机器人初创开始选择自研基础大模型;同时,双系统架构技术路径VLA模型已成为具身智能领域模型主流,既将原本的长链条端到端模型VLA模型拆开,分成VLM和动作执行两个模型。

值的注意的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性研发端到端VLA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智平方]于2025年4月17日发布全栈自研的全域全身VLA大模型Alpha Brain该模型同样采用双系统架构,由空间交互基础模型、慢系统和快系统三部分组成。

详细解读,查看往期文章:【原创】【技术干货】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 详细解读(含主流玩家梳理)

接下来聊一下[星海图],2025年已完成5轮A系列融资,获众多顶级资本和科技大厂青睐,累计融资超15亿元,估值超10亿美元,公司有何魔力?
融资:美团、蚂蚁重投,2025年完成5轮A系列融资,累计完成8轮融资,融资总额超15亿元;上一轮融资可追溯7月9日,公司接连完成超1亿美元A4、A5轮系列融资,其中A4轮融资由今日资本、美团龙珠联合领投;A5轮由美团龙珠、美团战投联合领投;于4月3日完成由凯辉基金领投的超3亿A2、A3轮系列融资;于2月20日完成由蚂蚁集团领投的近3亿元A轮融资。目前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IDG资本、高瓴创投、无限基金SEE Fund、BV百度风投、北京国管、蚂蚁金服、凯辉基金、联想创投、同歌创投、海尔资本、今日资本、美团等顶级投资机构;据知情人透露公司正在以10亿美金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


有关科技大厂入局具身赛道(大模型赋能、投资和自研)更多详细梳理、解读,已放到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点击后方链接,加入星球查看)原创】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小编视角:核心创始团队背景(自动驾驶+高校)和公司核心产品(大模型+本体)定位;接下来小编从这两方面对公司进行详细解读。

公司介绍:

星海图(公司全称“星海图(北京)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苏州成立,于2025年1月2日完成注册地变更(迁往北京),专注于打造“一脑多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公司,从具身本体、端到端算法、到场景落地解决方案,都采取全栈自研。

创始团队(往届初创公司最强创始团队):

其中三位创始人有头部智驾公司工作经验,其中两位面前在清华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属于自动驾驶+高校教授的组合,论创始团队背景,绝对行业Top。

小编往期文章有提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UC Berkeley属于神一般存在,而许华哲则是“UC Berkeley“归国四子”之一,其在具身智能领域成果颇多,其他三位分别是吴翼、高阳和陈建宇;四位发展路径均是“清华大学—UC Berkeley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担任助理教授—具身智能领域创业”。
针对具身智能技术领域,全球Top50华人(有详细介绍各顶尖院校派系情况)更多详细梳理、解读,已放到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点击后方链接,加入星球查看往期文章)全球AI+Robotics领域,国人、华人图谱(含具身智能赛道“师徒关系图”)

核心技术和产品:全栈自研,本体+大脑同时布局

公司以“整机+智能”为战略支点,围绕智能定义本体,预训练端到端VLA基础模型,以数据、评测、微调、部署为核心的后训练工具链三者构建产品体系,打造具身智能基座基础设施,服务全球具身智能开发者生态伙伴。

星海图已经研发了矢量控制底盘X1、3.98万元起的准直驱电机超轻型机械臂产品A1、轮式仿生机器人R1、全新一代仿人形通用机器人R1 Pro、数据采集双臂移动平台R1 Lite、同构遥操作平台R1-T、开源的机械臂模仿学习桌面遥操作平台、具身基础模型(Embodied Foundation Model, EFM)和全球首个机器人Real2Sim2Real引擎。

机械臂产品A1轮式仿生机器人R1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具身基础模型EFM机器人Real2Sim2Real引擎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2025年1月2日,公司官网发布公司R1全系列产品:全新一代仿人形通用机器人R1 Pro、全尺寸仿人形机器人R1和数据采集双臂移动平台R1 Lite,全系列产品19.9万元起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量产交付:

如今,包括斯坦福大学李飞飞团队、Physical Intelligence等全球顶尖开发者,均已依托星海图平台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的验证与落地。2024年底以来,星海图轮式双臂机器人本体已交付至国内外百余家顶尖开发者客户,正在成为具身基础模型训练的首选本体平台。同构型本体出货量与开发者数量迅速跃升至行业第一,加速构建“本体—数据—模型—应用”开发者应用生态闭环。

整体而言,公司产品目前主要针对科研场景,客户为实验室、高校、国内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用作技术预研和数据采集等;目前还没有真正在ToB场景实现真正效用。
延伸:
小编往期文章:人形机器人发展路线之争:“大脑”优先,还是“运动”优先?有提到大模型决定了人形机器人泛化能力,是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核心壁垒;对于人形机器人企业而言,强大的AI能力将是必需项,自研机器人大模型,构建自己的技术闭环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动权,才能在大厂林立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掌握主动权
因此,资本层面也开始纠偏,具备强大AI能力且同时涉及本体的初创公司已成为资本市场香饽饽,此类公司在2025年接连完成大额融资并取得不错商业化突破。
[星海图的路线是具身智能大模型(机器人“大脑”)和人形机器人本体同时涉及,在软硬件上全栈推进,这是其被资本青睐的第一点原因。
值的注意的是,[星海图]目前产品商用场景集中在科研场景,后续市场可持续性不强;同时[星海图]在内的“软件派”创企号称软硬件全栈自研的技术壁垒仍旧有待商榷,目前来看众多具身智能领域创企并没有哪家实现真正护城河。
有关具身智能创企面临困境、发展乱象等详细解读,已放到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点击后方链接,加入星球查看)【原创】人形机器人创企们,下一阶段的故事怎么讲?
2024年四季度以来,自动驾驶领域技术“大牛”纷纷离职后入局具身智能赛道创业,一度刷屏网络,并快速获得资本青睐,短时间完成大额融资,基本上可以说是“带资下场”;一位投资人透露到:“具身智能火了以后,有不少投资人会主动挖车企或者科技公司智驾高管下海创业,毕竟造车和造人,基本上是一码事。”
典型代表:[它石智航]成立仅5个月时间,没有产品推出的情况下,已获得超17亿元融资。
作为国内最早拥有“智驾+高校教授”双重背景初创团队的[星海图],这也就是其被资本青睐的第二点原因。
整体而言,从核心创始团队背景(自动驾驶+高校)和公司核心产品(大模型+本体)定位考量,[星海图]都是资本重点关注对象,这也是其备受一众头部VC、产业派基金和互联网大厂青睐原因。
接下来,聊一下目前具身智能赛道具身智能赛道最强派系(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大模型):车企、车企产业链和自动驾驶领域行业“大牛”。
目前全球已有15家知名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其中国内11家,但是国内真正有威慑力双足产品亮相目前也只有[小鹏]。
有关小米、小鹏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详细介绍,查看往期文章:[小米]、[小鹏]旗下人形机器人皆转向“特斯拉Optimus”路线,谁将扛起国内人形机器人大旗!!!
.. ... ...

当然,车企、产业链入局也是乱象横生,比如说代工、套壳,有些内容不适合公开聊,聊太多就会被删稿;接下来小编详细介绍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车企(15家)、自动驾驶背景从业者从大厂离职后创业成立具身智能领域公司资讯(公司盘点、创始团队、融资、商业化现状)、智驾产业链的各头部企业切入具身智能上游零部件或与人形公司战略合作(公司盘点、具体入局方式、现状)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点击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车企、产业链公司、智驾领域从业者,疯狂涌入具身智能赛道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与1080+位行业从业者一起,深度探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资讯配图
——

具身智能赛道更多解读:

DeepSeek正重构人形机器人和具身大模型赛道!

【原创】浅谈人形机器人创企自研机器人大模型,才是未来唯一出路!!

【原创】车企、产业链公司、智驾领域从业者,疯狂涌入具身智能赛道

人形机器人发展路线之争:“大脑”优先,还是“运动”优先?

【原创】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全球AI+Robotics领域,华人图谱(含具身智能赛道“师徒关系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不止北京,这些城市已经有了机器人4S店
小小实验室如何定义大大科技时代,英伟达崛起背后的秘密武器| 区势·AI
2025企创融通汇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场活动圆满闭幕
创新性突破!世界首台自动巡航杂交授粉育种机器人“吉儿”研制成功
氢源智能发布多用途AI无人机,开启“空中机器人”自主飞行新时代
快讯|京东重磅宣布:投入超100亿元;世界首台自动巡航杂交授粉育种机器人研制成功;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发布等
盘点:从Nature子刊到 5 大机器人顶刊!西湖大学MiLAB最新发布的 12 篇硬核成果
2025WRC国家队大盘点-各地机器人创新中心表现
刷新触觉传感领域最高纪录!「戴盟机器人」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VLA还是VTLA?这家企业用“超人类触觉”技术颠覆机器人未来!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