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

近日,市场上有消息说,中颖电子可能成为“壳资源”,被国产光刻机厂商上海微电子借壳上市。对此,中颖电子在和投资者互动时明确回应:“不清楚这些传闻是从哪来的,大家还是以公司公告为准。目前我们只考虑和 IC 设计公司合作。”
官网显示,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于2012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中颖电子300327)。主营业务为自主品牌的芯片设计及销售,并提供相应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售后的技术支持服务。主营产品为MCU(工业控制微控制器芯片)、BMIC(锂电池管理芯片)和AMOLED(显示驱动芯片)。MCU微控制器系统主控单芯片主要用于家电主控、电机控制、智能电表及物联网领域。BMIC锂电池管理芯片主要用于锂电池的计量和保护。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主要用于手机和可穿戴产品的屏幕显示驱动。
从 2025 年一季报来看,公司营收 3.19 亿元,比去年同期微涨 0.05%;但净利润不太理想,归母净利润 1556 万元,同比跌了五成多,扣非后也降了 47.8%。不过经营现金流还不错,3754 万元,同比增长近三成,EPS 是 0.0456 元。
另一边,被传要借壳的上海微电子(SMEE),主业是半导体装备、泛半导体装备这些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制造,产品能用在集成电路、先进封装、FPD 面板等不少领域。这家公司原本打算自己 IPO 上市,但受政策影响,2024 年 10 月主动撤回了申请。有意思的是,今年 2 月,上海微电子还剥离了部分业务,新成立了上海芯上微装,据说这家新公司也计划独立 IPO。
市场上的借壳传闻,和中颖电子最近的股权变动脱不了关系。今年 6 月,中颖电子公告说,原控股股东威朗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要把手里 14.20% 的股份转给上海致能工业电子(简称 “致能工电”),剩下 9.20% 股份的表决权也委托给致能工电,期限 24 个月。这波操作后,致能工电合计控制 23.40% 的表决权,成了第一大股东,原控股股东彻底退出。这是中颖电子成立以来,控制权第一次发生实质性变化,也意味着公司进入了地方国资参与的新阶段。
股权变动后,不光中颖电子,海立股份、华建集团、上海机电、张江高科等公司,都被传可能是上海微电子的潜在借壳对象。还有投资者关心,上海国资成了大股东,会不会帮中颖电子的产品打进更多国资控股企业?中颖电子回应说,控股股东的背景,确实能在部分业务推广上帮上忙。
至于借壳传闻到底靠不靠谱,目前还没实锤,一切还得看公司后续公告。
欢迎加入 EETOP AI/GPU 微信群

邀请函
[8.28 上海]
西门子EDA年度重磅会议——2025 Siemens EDA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