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SB Type-C接口普及的今天,传统USB设备仍占据大量市场。本文基于2025年最新电路设计方案,提炼Type-C转USB的核心实现路径,助力工程师快速完成接口兼容设计。

一、硬件设计核心要点
1.1 物理接口转换
Type-C母座引脚定义
VBUS(电源)、GND(地)
CC1/CC2(配置通道,检测连接方向)
D+/D-(USB 2.0信号,需正反插路由)
TX/RX(USB 3.1高速信号,非必要可省略)
USB-A公头引脚
VBUS、GND、D+/D-(固定位置,无需方向检测)
1.2 信号路由逻辑
方向自适应
通过CC引脚检测Type-C插入方向,自动切换D+/D-路由路径
使用模拟开关(如TI TS3USB221)实现信号重定向
二、核心模块解析
2.1 电源管理
VBUS路径
添加过流保护(OCP)芯片(如NCP380),支持5V/3A输出
双向TVS二极管(如SMAJ5.0A)防护ESD
CC检测电路
上拉电阻配置:源端(Host)接5.1kΩ至VBUS, sink端(Device)接5.1kΩ至GND
电压比较器(如LM339)判断连接角色
2.2 协议转换
USB 2.0兼容
D+/D-直接连接,添加15kΩ下拉电阻至GND(Device模式)
高速信号需匹配90Ω差分阻抗(PCB走线控制)
USB 3.0/3.1扩展(可选)
使用Redriver芯片(如PI3EQX1004)延长传输距离
TX/RX差分对需满足100Ω差分阻抗
三、调试与验证
3.1 关键测试点
CC引脚电压
Host模式:CC1/CC2电压≈0.4V(5.1kΩ上拉)
Device模式:CC1/CC2电压≈0V(5.1kΩ下拉)
D+/D-信号
插入设备后,D+应拉升至3.3V(枚举过程)
3.2 故障排查
无反应:检查CC电阻配置是否正确,模拟开关供电(VCC)是否3.3V稳定
速度降级:验证差分对等长(误差<50mil),阻抗控制(90Ω±10%)
本文凡亿教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