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皮卡市场日益多元的今天,用户对车型的需求早已超越“拉货”的单一属性——有人需要它兼顾商用与家用,有人追求极限越野的乐趣,有人看重智能化带来的便捷,也有人关心全场景的动力适配。
上汽大通专为皮卡打造的星栈平台,以“全能源星湃动力”、“全球首创星桥架构”、“超级越野山海底盘”、“智能星云驾舱”四大核心板块,构建了一套覆盖全场景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到底能为用户带来什么?我们逐一拆解。
“一车6动力”是星栈平台最鲜明的标签之一,涵盖汽油、柴油、汽油超级混动、柴油超级混动、增程混动和超级纯电,这种全能源覆盖并非技术炫技,而是精准对接不同用户的核心需求。
对柴油动力用户而言,上汽π系列发动机是绕不开的亮点。2.0T/2.5T机型凭借2000bar燃油系统、双回路EGR等8大黑科技,拿下“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
即将量产的2.5TT双增压版本,功率达210kW、扭矩605Nm,将进一步强化重载与越野场景的动力储备。
混动系统则细分为“机械四驱”与“解耦四驱”。机械四驱(2.0T汽油+P2架构+8AT)通过40000N·m轮端扭矩和6秒级破百性能,瞄准重度越野与拖拽需求;解耦四驱(2.0T汽油+3挡DHT+P4)则侧重灵活,5秒级破百的同时,3挡DHT解决了电机高速扭矩不足的问题,高速超车仍能保持强劲加速,日常通勤用纯电模式可覆盖80%场景,兼顾经济性与驾驶乐趣。
柴油超级混动是皮卡首创,2.0T柴油机搭配功率分流变速箱,5.3吨驱动能力满足重载,能耗比汽油版节省35%,“行车1公里充1度电”的保电能力,对野外作业用户格外友好。增程混动则是长途穿越的“定心丸”,发动机热效率45%,1L油可转换3.6度电,搭配50kWh电池,彻底缓解续航焦虑。
纯电版本同样务实:双电机版5.8秒破百,适合城市通勤;分布式四电机版以800kW功率、14000Nm轮端扭矩实现3秒级破百,还支持原地掉头,交叉轴设计优化空间利用率,800V高压平台实现“充电一刻钟续航数百里”,平衡了性能与实用性。
星桥架构是星栈平台的“地基”,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皮卡“承载与舒适”“通过性与操控性”的固有矛盾。
在通过性上,硬连接结构在Z向节约30+mm空间,纵向通过角达21.5°,复杂路况的通过率显著提升。而整体承载式车身车架结构是关键——弯曲刚度比传统皮卡提升10倍,扭转刚度提升6倍,达40000+N・m/deg,比肩豪华车型,这意味着无论是重载还是越野,车身形变都更小,操控更稳定。
操稳性的提升肉眼可见:星际X的麋鹿测试成绩达75kph,接近轿车水平,这得益于前后解耦式双独立悬架——对轮心的纵向和侧向控制100%解耦,操控性能提升超20%。15对车身车架硬连接的优化设计,进一步强化了车身刚性,让“重载不飘、越野不晃”成为可能。
山海底盘的核心,是让皮卡既能“干粗活”,又能“玩精致”。
全球皮卡唯一的四气囊空气悬架是最大亮点,10项场景化功能直击痛点:自水平功能确保装载货物时车身姿态不变,提升安全性;便捷装载模式降低货台高度,搬运重物更省力;车载秤实时监控载重,避免超载;越野时,涉水自动升高离地间隙、露营自动找平路面,让复杂场景变得简单。
前悬的80mm空心衬套同样用心——不同于液压衬套过滤低频震动的逻辑,它在硬连接车身基础上优化冲击柔和性,既保证操控精度,又减少颠簸感,让皮卡的驾乘体验向SUV靠拢。后解耦式独立悬架则以Φ106mm二级隔振衬套提升静谧性,3.5T的GVW承载能力,在皮卡独立悬架中属同级之最。
星云驾舱的智能化,不追求“堆配置”,而是让功能真正落地。
“1+X+N”电子架构是核心:1颗高算力中央电脑作为“大脑”,实现座舱与智驾的跨域融合;X种智驾适配灵活满足不同需求;N个区域控制器提升局部响应效率。这种架构让功能更高效,也为未来升级留足空间。
实用功能随处可见:拖挂辅助支持输入拖挂参数,通过200万高清鱼眼摄像头自学习,结合A-Star算法自动完成倒车泊入,对房车爱好者或货运用户而言,大幅降低操作难度;8.8英寸仪表集成蓝牙、倒车影像等功能,避免频繁切换屏幕;15.6英寸中控屏支持多联屏交互,同时保留基础仪表信息,兼顾体验与法规。
越野场景的智能化更贴心:越野专家模式可自动调节视角,统计越野成绩并一键分享;转向补盲、窄路通行(360°双轮毂模式)等功能,让复杂路况的驾驶更安全。
星栈平台的价值,在于它没有用“技术壁垒”划分用户,而是用“全场景适配”拥抱多元需求。无论是靠皮卡谋生的创业者,需要的是可靠的动力、扎实的承载和低使用成本;还是追求生活方式的玩家,看重的是越野性能、智能体验和多场景适应力——在星栈平台上,这些需求都能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
技术的终极意义,或许就是让每一种选择都“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