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Science Advances封面文章:可增强软体机器人操作能力的折纸外骨骼

ScienceAAAS 2025-08-16 07:30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为“Origami Exoskeletons for Enhanced Soft Robotic Manipulation”的封面文章,首次提出可增强软体机器人操作能力的折纸外骨骼。


资讯配图

Science Advances封面文章(Volume 11, Issue 31, 01 Aug 2025)



软体机器人具备超柔性结构特征,可实现大幅形变与运动。受限于软材料低杨氏模量的固有特性,其难以生成操作所需的高输出力,导致搬运、抓握及支撑等任务执行受限(图1A)。受甲壳类生物外骨骼启发,研究团队设计出兼具刚柔混合与力学多稳态特性的折纸薄壳结构,该结构可作为软体驱动器或软体机械臂的外骨骼(图1B)


折纸外骨骼单元无需外力即可维持多种稳定构型(包括展开态、折叠态与弯曲态)(图1C)。展开态与折叠态均对应单元局部应变能极小值,确保系统处于稳定平衡态。变形过程中,折纸外骨骼的力—位移响应呈锯齿状特征:稳定态呈现高刚度特性,不同稳态间可实现低刚度长行程切换(图1D)。此特性为形变能力与承载性能的本征平衡奠定了理论基础。


资讯配图

1- 仿生折纸外骨骼:(A)软体臂大形变与高承载的矛盾关系;(B)甲壳类生物外骨骼结构与材料特征;(C)多稳态折纸单元及力学特性;(D)折纸外骨骼力—位移曲线及外骨骼增强型机械臂


现有刚度增强技术涵盖颗粒阻塞/纤维/层干扰、拮抗驱动、自锁结构、形状记忆材料(合金/聚合物)、低熔点合金、热塑性材料及刚性折纸机构等。此类方法在非伸展及低伸展区间(伸缩比≤200%)可有效提升刚度,但对大伸缩比软体臂系统存在变形局限性。此外,现有的侵入式增强设计还会破坏软体臂原始结构,导致应力集中或自由度损失。本工作提出非侵入式刚度调控方法,通过折纸外骨骼在软体臂外部卷曲包覆,在保持本征柔顺性前提下实现结构刚度与承载能力的阶跃式提升(图2A)。研究团队设计的外骨骼增强软体臂在300%伸缩比下等效模量达26.13 MPa(图2B)。相较刚性骨架,多稳态折纸外骨骼降低了对驱动器的精度要求,并显著减少了维持目标构型所需的持续驱动力。


资讯配图

2- 折纸外骨骼增强型软体臂性能及应用:(A)折纸外骨骼卷曲包覆软体臂实现非侵入式增强;(B)刚度增强方法效能对比;(C)外骨骼增强型软体臂在小型无人车/无人机平台的集成应用


智能灵巧机器人Intelligent and Dexterous Robot, IDR)团队长期聚焦灵巧机器人结构设计、本体感知与智能控制研究,持续推动灵巧机器人在各类复杂任务场景中的试验及应用。


此次提出的外骨骼增强机械臂融合轻量化构造、高压缩比及快速集成优势,可进一步集成于无人系统实现大尺度空间灵巧操作,并满足负载需求。例如:小型无人车搭载的外骨骼软体臂成功于700 mm高度(约7倍车高)完成水果采摘;无人机平台的外骨骼软体臂成功完成抽屉开启并完成目标物抓取(图2C)。该方法突破了柔性与负载的矛盾关系,在保留软体臂原始设计理念前提下,通过非侵入式增强显著提升了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操作能力,推动柔性操作向大变形、高负载及强适应性方向发展。


资讯配图


本文由作者团队投稿,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Science/AAAS立场。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点分享
资讯配图
点收藏
资讯配图
点在看
资讯配图
点个赞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兰剑智能上半年新增15亿元订单,营收达6.2亿元;凯傲集团、蚂蚁机器人、诺力股份等官宣海外大动作 | 本周要闻
人形机器人爆火!7月亿元级融资激增220%,谁在闷声发财?
告别“鬼打墙”!中国团队让机器人导航更“丝滑”,效率提升24.5% | 卓越亮点
宇树机器人“撞人逃逸”火到国外,王兴兴回应:下次不遥控了
人形机器人芯片突击战
电阻网络+折纸力学,这款可编程折叠组件让机器人拥有了“形态自由”
本周智元动作不断:拿订单、入股玉树智能、推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计划开售机器人
【机器人】笑死,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全是鬼畜名场面!这锅粥大家来趁乱喝了吧
从MIDI乐谱到“类人灵魂”:机器人鼓手用90%+精准度复刻人类演奏魅力
苹果2027年发布家用机器人,透视家用人形机器人的全景路径、玩家 |CyberRoboPro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