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编辑部
9月11日,在全球最大光电展——CIOE中国光博会的舞台上,我们把“人形机器人感知与控制大会”搬了进来。
这场大会关注“感知-控制-数据”三大核心环节,但我们聚焦的第一要点,是感知。
那么,为什么要在光博会上办这样一场大会?为什么要聚焦“感知”?这场大会又能带来什么?
为什么在光博会上谈人形机器人?
因为我们相信,只有站在光电技术的源头,才能把人形机器人的未来讲清楚。
CIOE中国光博会是全球光电行业的风向标,每年汇聚超过 3000 家企业和数十万专业观众。今年的展会规模达到24万㎡,覆盖信息通信、精密光学、摄像头技术、激光与智能制造、智能传感等八大主题展,是光电全产业链的年度盛会。
而人形机器人的“感知器官”,几乎全部诞生在光电领域:
视觉识别依赖光学镜头与图像传感器;
空间定位需要激光雷达与深度相机;
力觉与触觉则离不开先进材料和光纤传感技术。
可以说,没有光电,就没有人形机器人的感知。
从这个意义上说,光博会不仅是光电人的展会,也是人形机器人“感知器官”的源头。
这场大会可以让最懂“感知”的人和最懂“机器人”的人坐在一起,讨论如何让机器人真正理解这个复杂世界。
为什么要聚焦“感知”?
因为我们坚信,“感知”是人形机器人真正走向世界的起点。
没有感知,控制就是盲目的。仓储机器人如果不能精准识别货架与障碍物,就无法实现柔性作业。
没有感知,交互就是空洞的。机器人如果听不懂语境、看不懂情绪,只能做机械反应,无法实现自然的人机协作。
没有感知,数据无法转化为智能。感知是数据闭环的起点,没有准确的输入,就没有可靠的学习和决策。
因此,本次大会将重点围绕“感知-控制-数据”三大环节展开,其中“感知”是出发点,也是突破口。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感知的融合,不仅决定机器人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更决定它们能否真正具备“智能体”的雏形。
这场大会能带来什么?
这场大会不仅是思想的交流,更是合作的桥梁和产业落地的窗口。
前沿技术成果汇聚: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企业、传感器厂商和科研机构将带来在视觉识别、触觉传感、多模态融合、控制算法和数据采集等方面的最新突破,让行业第一时间了解前沿趋势。
跨界合作深度对话:光博会汇聚光电、机器人、AI 三大产业链,此次大会将打通上下游交流壁垒,让“造眼睛和耳朵的人”和“造身体和大脑的人”同台,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全景化联动展示:联盟将进行同步展示,地瓜机器人、万集光电、灵途科技、汉威科技、数字华夏、威迈尔、智动未来、洛伦兹等企业将集中亮相,呈现从核心器件到整机方案的应用成果,直观展现人形机器人感知与控制的落地进展。
聚焦感知,就是聚焦未来
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载体,而具身智能的前提是“感知”。
正如人类依靠眼睛去看、耳朵去听、皮肤去触摸,机器人也必须通过感知去理解和适应复杂的环境。没有感知,它们只是昂贵的“机械人偶”;有了感知,它们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中的“智能个体”。
这就是我们在光博会上举办人形机器人感知与控制大会的初衷:让光电与机器人不再是平行的产业,而是共同推动未来的双轮。
9月11日,我们将在光博会见证这一刻。因为我们相信,聚焦感知,就是聚焦未来。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报名参会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交流群

推荐阅读
本体
供应链
场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