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六部门联合发文推进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保障工作,按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应用场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低空经济观察 2025-08-22 08:37
资讯配图
请将「低空经济观察」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

■ 8月21日「低空经济观察」获悉,江西省气象局联合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西监管局、中国民用航空江西安全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保障江西省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其中明确,加强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为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提供气象支撑;加强低空综合管控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提升低空飞行气象保障数字支撑能力;构建专业化气象服务保障平台,提升精准气象服务能力;拓展应用场景,加大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供给;开展飞行气象安全动态评估,构建气象保障低空安全协同创新机制。「低空经济观察」将主要内容分享如下。

资讯配图

「低空经济观察」了解,统筹推进低空经济气象保障工作,《通知》围绕六个方面提供具体工作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通用航空和低空飞行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新质生产力。气象条件与通信、导航、监视共同构成通用航空和低空飞行安全的四大核心要件。开展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保障,是为低空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保障的重要举措,为江西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新高地,构建安全有序、开放高效的飞行环境提供关键支撑。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提升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相关工作落地见效。

二是加强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为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提供气象支撑。各地要按照开放共享原则,建立气象与通信、导航、监视等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机制。各地气象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设计,要结合低空飞行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统筹布局、按需推进低空经济气象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要聚焦典型场景下低空气象监测预警服务需求,组织研发和选用专业设备,为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提供气象基础支撑。民航、通用航空机场及无人机运营企业要配合气象部门为气象观测设备安装部署、运行维护、计量检定等提供必要的保障。各地气象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设备计量检定,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全省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基础设施标准建设,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由江西省气象学会负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上岗培训和上岗证照颁发。

三是加强低空综合管控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提升低空飞行气象保障数字支撑能力。气象部门牵头整合各类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安全保障相关数据,建立统一的气象数据共享平台,制定气象安全保障数据概念模型和交换模型,统一数据接口和传输标准,明确数据交换的内容和格式,构建高质量低空飞行气象数据集;拓宽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保障信息获取渠道,建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民航、通用航空机场及无人机运营企业等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主动提供飞行计划、航空情报等数据,并加强数据质量审核,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是构建专业化气象服务保障平台,提升精准气象服务能力。气象部门通过整合多源气象监测数据、智能网格气象预报预警以及航空飞行参数等构建专业化气象服务保障平台。以需求为导向,为飞行运营主体提供起降场三维风场模拟、航路大气环境监测以及高影响天气的气象风险预警,并向运营企业或用户推送通航与低空飞行气象服务产品。依托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型以及快速更新同化、AI后处理等技术,联合开展中低空三维气象湍流精准监测与反演、高影响天气风险预警等技术攻关。当天气风险发生时,通过北斗地空通信系统为飞行运营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定制化的天气风险保障服务和保险理赔全链条气象咨询服务。要充分发挥低空经济气象服务功能,努力实现低空飞行风险减量最大化,同时最大限度提升低空飞行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气象导航最大程度优化低空飞行航路规划,达到低空治理提质增效目标。

五是拓展应用场景,加大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供给。推动建立“精准服务+科技赋能+协同保障”的人工影响天气立体服务体系,加大无人机布局力度,进一步完善空中飞机和地面火箭、烟炉相结合的立体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鼓励推广无人机、直升机等航空器在气象监测、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的应用,开展增雨抗旱、水库蓄水、改善空气质量和重大活动保障等服务,推动气象低空技术应用赋能防灾减灾、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依托省内通用航空机场、无人机起降场和航空飞行基地,探索性开展特定场景的人工消云、减雨服务。利用有人机和无人机协同作业,组织开展人工增雨和消雾科学试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驱动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革新。

六是开展飞行气象安全动态评估,构建气象保障低空安全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江西省通用航空和低空飞行气象中心作用,基于低空气象精密监测预报数据,动态跟踪分析飞行气象条件许可评估报告。飞行运营主体应通过江西通航和低空气象服务平台实时上传相关数据,并根据气象风险评估报告启动飞行或调整飞行计划。建立健全气象、民航监管、金融监管、公安、交通运输等多位一体的气象安全保障协同机制,推动各民用航空器和无人机运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共同提升复杂天气下联合处置能力。加快建立“气象+保险”协同模式,探索发展低空飞行气象保险产品和业务,为江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为确保《通知》各项要求落实落细,六部门将联合推进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集机构设置、部门联动、飞行评估、业务规范、平台应用、资质培训、科技创新、学科体系为一体的低空气象全链条服务体系,并及时评估总结相关做法进展成效和典型案例,推广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先进经验和创新举措。

资讯配图
■ 新闻多一点

「低空经济观察」获悉,江西省气象局所属江西省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中心”日前入驻“省通用航空协调运行中心为全省唯一的A类飞行服务站提供低空飞行气象监测预警情报业务,定期制作发布全省通用航空机场和低空经济气象风险等级区划等公共服务产品,面向所有通航和无人机作业实施企业提供高价值数据服务平台查询和航线气象风险评估服务。这也标志着江西省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中心A类飞行服务站提供气象服务保障实现业务

据悉,江西省通用航空协调运行中心成功通过A类飞行服务站符合性检查,江西省第一家也是当前唯一的A类飞行服务站。20239月,江西气象部门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部署,联合省通用航空协调运行中心等相关部门共建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台,以通航机场气象服务为突破口,拓展到涵盖应急救援、航空护林、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监测、遥感航拍、旅游观光、物流配送等多元化场景,包括各类固定翼、旋翼有人机和无人机在内的全方位低空经济气象保障业务,形成“有机构、有专班、有平台、有技术、有产品、有服务规范”的“六有”通航气象与低空飞行气象业务体系。

目前,江西省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服务中心已经在九江共青城、抚州南城、吉安桐坪等飞行服务站,设立气象服务保障席和气象数据监控席,并配备“631”智能外呼终端,便于实时获取预警预报等信息,拓宽低空气象服务保障渠道。对接全省12个通航机场、95家通航飞行企业,平均每天为20余个飞行计划、50余架次飞机提供气象实况信息、短临短期预报信息,发布飞行气象条件评估报告等全链条、伴随式气象保障。同时,江西气象部门有序推进气象观测基础设施建设,在通航机场、航线建设风廓线雷达、毫米波云雷达、能见度观测仪等多种气象观测设备,提升低空重点区域的气象监测能力。

据「低空经济观察」了解,下一步,江西气象部门将按照“气象—通信—导航—监视—保险”“五位一体”的模式,聚焦低空物流、文旅观光、消防应急、人工影响天气、遥感航拍、农业生产等需求旺盛的场景,定制化打造观测站网布局、气象预测评估模型以及低空飞行航路气象共享数字底座等,提供以气象导航应用为主线的“一站式”低空飞行敏捷服务。


推荐阅读

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平行报告会筹备推进会在芜召开

120所高校拟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丨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

低空经济赋能文旅新生态!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 · 低空文旅生态建设与发展报告会即将启幕,共拓“空中视角”万亿蓝海

安全先行!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锁定核心议题,护航产业腾飞


■ 欢迎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们,每日为您及时提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政策形势、低空经济发展国内外最新动态信息。

信息来源:中国气象局、江西省气象局网站,「低空经济观察」编辑整理。欢迎投稿、合作推广,请点击下方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请点击这里👈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气象 航空
more
解读《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要求》:筑牢低空经济安全发展基石
又快又准,AI气象预测系统实现行业突破
对话气象专家邬锐:沙漠里降暴雨是罕见极端天气,未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或将北移
低空数字底座:地理信息与气象服务如何守护低空经济安全?
中国气象局:全国首家低空气象实验室落户成都 助力低空经济安全高效发展
低空气象百米级预警:数字孪生平台如何逼停80%事故?
低空经济政策密集落地!云南重金扶持千亿产业;江苏破解低空气象“卡脖子”难题;民航局再松绑通用机场审批
智慧气象点亮低空经济星辰航图——全国首个无人机气象服务中心运行一周年侧记
全球首个全链式空间天气AI预报模型“风宇”!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牵头,联合南昌大学、华为共同研发
全国首家!成都低空气象实验室揭牌,为低空经济装上“气象智慧大脑”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