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赛场,奔赴盛会:AWE2026吹响人形机器人“集结号”

电器微刊 2025-08-27 16:31

资讯配图

近期,网络上流行起一个颇具趣味性的概念——“显贵原则”,即穿搭要显贵,上身基础下身就不基础。不久前圆满落幕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恰是如此,可谓“项目基础,运动员就不基础”。这场以人形机器人为运动员的盛会,不仅搭建了全球顶尖技术的切磋平台,更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发展的精彩预演。

即将于2026年3月12~15日在上海举办的AWE2026,也将延续这一趋势,吹响集结号角,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更宽视野的展示与合作平台。

资讯配图

项目基础,运动员“身手不凡”

8月14~17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围绕百米短跑、1500米长跑、跳高、障碍赛、自由体操、足球比赛等26个赛项展开激烈角逐。

资讯配图

赛场上,各参赛机器人表现惊艳。星动纪元的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星动L7以95.641厘米的跳高成绩刷新世界纪录,其液压驱动系统与动态平衡算法实现仿生运动的突破。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具身天工Ultra”在百米赛道上跑出21.50秒的全球最佳成绩,依托全自主导航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即可感知环境并调整步态。宇树H1以6分34秒40刷新1500米纪录,其仿生奔跑技术实现3.3m/s移动速度。

除了传统体育项目,本次运动会特设工业、医疗、酒店三大场景赛区,将技术验证延伸至产业前线。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人形机器人已明确在服务特种领域需求、打造制造业典型场景、加快民生及重点行业推广三大拓展场景应用。围绕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优必选Walker S系列机器人已进入比亚迪长沙工厂,与无人车协同完成物流分拣,实现室内外场景物流无人化的无缝衔接。此外,人形机器人也逐渐渗透到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场景,研发具备多模态感知、场景自适应决策等能力的医疗、护理机器人。

资讯配图

这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虽已落下帷幕,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征程远不止于此。中研普华研究院数据显示,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突破640亿元;其中中国占比32.7%,市场规模或达750亿元。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或超4000亿元,中国有望突破3000亿元。

资讯配图

政策东风,企业“群雄逐鹿”

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前瞻布局和大力支持。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人形机器人视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是未来产业的新赛道。

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设定到2025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批量生产,以及到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等目标。随后,各地也积极响应,提供资金支持。例如,上海市于2025年8月6日发布《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的目标,并围绕感知决策、运动控制、具身语料、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广东省于2025年8月14日出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关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单个项目最高5000万元的支持。

在政策东风的吹拂下,企业纷纷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以特斯拉、比亚迪、小鹏汽车为代表的车企利用工程制造和资金优势积极布局。例如,比亚迪采取“自研+投资+应用”三位一体策略,计划在2026年前部署超2万台机器人。专业机器人公司如优必选、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等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产业链层面,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企业进入特斯拉机器人供应链,提供关键零部件支持。海尔、美的、格力等家电企业也不甘落后,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场景中的应用。AWE2025上,海尔智家专门设置机器人展台,集中展示人形机器人、洗护机器人、外骨骼助行机器人等多种类型的机器人产品。

资讯配图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25.5%。截至目前,中国已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93万家。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相关企业10万多家,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约45%。

企业的竞相入局必然带来技术创新、产业化进程和市场竞争等多重挑战,如何突破“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技术,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仍然是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政策与企业的双重推动下,人形机器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实用化和产业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资讯配图

精英荟萃,AWE2026将成新舞台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突破与产业化进程提速,AWE作为消费电子与科技产业的风向标,也将为其提供更高规格、更宽视野的展示舞台。

资讯配图

回顾AWE2025,宇树科技携四足机器人Go2及人形机器人G1惊艳亮相,36氪携手Cyan青心意创、大象机器人、高擎机电、云迹科技、擎朗智能等5家机器人企业打造“未来+机器人展区”,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展示了机器人的多样性和先进性,也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资讯配图

可以预见,此次AWE2026采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展区”双展区布局,更大的展区面积将汇聚更多顶尖企业与创新成果,集中展示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协作机械臂、商用机器人等前沿机器人产品,为观众带来一场科技盛宴的同时,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交流。




严正声明:“电器微刊”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需获授权。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具身智能赛道融资密集爆发:梅卡曼德、若愚科技、仁新机器人斩获融资
「摩根士丹利」人形机器人最新研报:趋势分析和主流价值链公司梳理(附报告)
为人类移民火星铺路?Science子刊:欧洲团队验证机器人自主探洞技术,打通地下家园第一关
红杉资本押注的新赛道,要“入侵”你的聊天机器人
【机器人】美媒盘点的10款令人惊艳的人形机器人,长什么样?
具身智能迎来“视觉革命”,阿里达摩院RynnEC实现像素级交互理解,机器人从此“眼明心亮”!
智启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具身智能机器人”产研融合峰会圆满举行
英伟达发售机器人“最强大脑”,王兴兴、王鹤体验评价:提升运动速度及动作流畅性
机器人电子皮肤,五大技术方向
【AI加油站】RPA 流程自动化系列四:PromptRPA——面向智能手机的自然语言驱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系统综述(附PDF下载)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