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中国能源转型正加速驶入快车道。近日,山东省接连出台两项重磅文件,率先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新能源电价市场化竞价体系。新能源上网电价的市场化定价,是破解行业发展瓶颈、激发市场活力的核心环节。8月,山东省印发《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全省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一方案从顶层设计层面确立了新能源电量市场化的核心方向,打破了传统电价机制的束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随后不久,便发布了《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下称《细则》),则以全流程标准化的竞价机制,将改革蓝图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路径,成为全国首个聚焦新能源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竞价的省级细则,为行业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山东经验”。《细则》的核心创新在于构建了“边际出清+动态调整”的竞价机制,既保障了市场的竞争性,又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在这一机制下,同类型新能源项目按申报电价从低到高排序,以最后一个入选项目的报价作为统一机制电价,确保所有入选项目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公平竞争,有效避免了价格混乱带来的市场扭曲。更为关键的是,针对边际机组可能因入选电量过少而面临经济损失的问题,《细则》设置了50%的比例限制:当边际机组入选电量不足申报量的50%时,将取消其资格并以前一项目报价作为出清价。这一动态调整机制如同为市场安装了安全阀,既维护了市场竞争的严肃性,又充分保护了市场主体的合理权益,让竞价结果更具可持续性。面对分布式光伏特别是户用项目分散化、碎片化的特点,山东创造性地设计了“自主申报+代理参与”的双轨模式。自然人户用项目可免缴履约保函,这一政策红包直接降低了散户参与门槛,让千家万户的屋顶资源得以高效盘活。这套制度设计,对于发电企业而言,透明化的竞价规则减少了寻租空间,促使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和成本管控;对电网公司来说,动态调价机制增强了系统灵活性,为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技术支撑;而对广大用户特别是农村居民来说,参与绿色能源生产的渠道更加畅通,乡村电气化进程随之提速。从更深远的视角审视,山东的实践突破了传统能源管理的思维定式。通过市场化手段平衡各方利益诉求,运用数字化工具重构电力交易体系,这种制度创新本质上是对能源治理范式的重构。它打破了行政指令主导的计划模式,建立起以价格为信号、以市场为纽带的新型能源秩序,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积累了宝贵经验。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更多热点文章阅读AI 大年,传感器狂欢!三大传感器企业H1:最高营收超37亿,一家首度盈利华为云架构大调整,波及千名员工,All in AI能否扭亏为盈从GPU到ASIC,AI服务器电源芯片爆发!全球人形机器人首个10000台大单!竟不是优必选或宇树?DeepSeek V3.1发布!拥抱国产算力芯片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