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狂欢背后,人形机器人代工厂才是真赢家

资讯配图

会议预告

9月11日,“2025人形机器人感知与控制峰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敬请关注!

资讯配图
“万台”订单背后,谁在悄悄“拧螺丝”?

文|编辑部

今天,人形机器人正走向量产的十字路口。

8月21日,智元机器人表示,今年出货量将达到数千台,明年预计数万台,未来几年希望年出货规模达数十万台。(延伸阅读:智元机器人:今年出货数千台,明年出货数万台

8月20日,天太机器人在佛山签署了全球首例“万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订单协议”。(延伸阅读: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10000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订单!

短短两个月内,行业已接连出现多笔千万级乃至亿元级订单,采购方从教育科研延伸到工业制造、商业运营、政企服务。(延伸阅读:连下千万级大单!人形机器人“大订单”时代来临?

然而,在诸多大订单背后,交付却成了最大的挑战。品牌们高举“万台”大旗,资本市场热血沸腾,但真正把这些订单变成现实的,却是隐身在产业链深处的中国工厂。

资讯配图

01

“万台”订单背后,谁在悄悄“拧螺丝

一边是高举“万台”大旗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另一边,是悄然加速入局的代工厂。
在深圳、苏州、宁波等地的生产线上,零部件组装、整机测试、柔性排产已经悄然展开。没有这些代工厂,所谓的“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可能连出货都难以保证。真正的赢家,或许并非那些站在镁光灯下讲故事的品牌,而是深藏在产业链腹地的制造企业。

接下来,几家典型的整机及零部件代工企业,正逐渐走到台前——

蓝思科技

凭借近三十年的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精密制造经验,蓝思科技已将优势延伸至人形机器人赛道。

在零部件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六维力矩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关键部件已量产,并利用曲面玻璃、纳米微晶玻璃和轻量化材料技术,为机器人外壳提供解决方案。目前,蓝思已与多家机器人企业合作,研发通用型核心部件。

2024 年起,蓝思与智元机器人展开深度合作。2025 年初,双方联合交付全球首款全栈开源机器人“灵犀 X1”,蓝思深度参与关节模组、DCU 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生产与测试,助力智元冲击年产超千台的目标。同年 4 月,双方合资成立湖南智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规划人形机器人精密产线,加速产业化。

8 月,公司披露已全面承接智元多款机器人业务,不仅供应灵巧手等结构件,还承担整机组装,全年交付数百台。依托全球研发基地与 CNAS 品控体系,蓝思在高精度零部件量产上取得突破,未来产能与价值量前景可观。

领益智造

领益智造最初专注消费电子,逐步成为多家国际大牌的核心供应商。近年来,公司积极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依托功能件、结构件与模组装配的积累,开展关键零部件和整机代工。

目前,领益已与智元新创、国创中心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覆盖数据模型、应用场景开发、新材料引入和整机交付。

在制造体系上,公司搭建了滚柱丝杆、空心杯电机、减速器、灵巧手结构件等产线,并具备“底盘—整机—测试—包装”的全流程交付能力。灵巧手模组已实现量产,整机装配和场景适配业务持续推进。

此外,领益还开放全球 58 个制造基地的工业场景资源,涵盖搬运、装配、巡检、接待等上千子场景,帮助机器人企业进行功能测试与数据采集。

均普智能

作为均胜电子旗下企业,均普智能在智能制造领域积累深厚,近年来快速崛起。2023 年,公司成立宁波均普人形机器人研究院,专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

在零部件方面,均普自主开发了六维力传感器、全固态激光雷达、超宽光谱相机等关键传感器,并与合作伙伴联合研发旋转关节模组,完成类摆线减速器样机。

在本体方面,2024 年公司自主研发了“贾维斯 1.0”和“贾维斯 2.0”,并推出可负载 10kg 的手臂样机,双腿模组研发同步推进,四足机器人样机亦已完成。

均普积极构建产业协同生态,与智元机器人、禾川机器人、节卡机器人、清华大学、帝国理工等展开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在智元机器人中标中国移动 7800 万元的双足机器人代工项目中,均普旗下普智机器人公司负责外壳设计和装配。

目前,均普的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公司已具备 200 台具身机器人下线的能力,涵盖人形和轮式机器人,并计划明年将产能扩展至 2000 台。

宁波华翔

作为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宁波华翔主要产品包括仪表总成、中控总成、门板总成、顶棚总成、立柱总成、后备箱零件、头枕、风管、储能模组塑料件等电子和新能源产品等。

6月26日,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宁波华翔发布公告表示,其下属子公司上海华翔启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翔启源”)于 2025 年 6 月 26 日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机器人”)签订了《委托生产合同》,基于双方资产、团队及其他资源,华翔启源已获得上海智元授权,将在未来三年内生产其部分全尺寸双足机器人产品,以满足上海智元的产能需求。
博众精工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慧制造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消费类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行业的制程设备和智能解决方案。

博众精工是智元机器人本体代工的核心合作伙伴,主要负责其远征系列(如远征 A2)的整机组装与生产。截至 2025 年 3 月,博众精工已交付智元机器人订单超 100 台,且订单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博众精工还为智元机器人独家提供用于人形机器人组装的专用设备,包括工作台、治具等生产辅助工具。还向智元机器人开放智能生产场景及工业大数据资源,通过产业基金及客户资源整合,探索 “本体代工 + 场景适配” 的商业模式。

禾川科技

公司主营工业自动化产品,在工业控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2024 年8 月成立合资公司浙江禾川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并于当月完成“YOLO01”人形机器人原型机。

更专注于为人形机器人新赛道的核心研发动力驱动、电驱关节、灵巧手周边空心杯电机、微型力矩电机、中空型紧凑编码器、力矩电机等产品。 截止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布2款人形机器人本体。

8月26日,禾川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来,推出了多款核心零部件产品,其中包括旋转关节模组、线性执行器、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灵巧手等,目前已有订单,但规模不大。

02

从订单到股价,代工厂赢在哪?

在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叙事中,站在台前的往往是本体厂商,它们讲故事、签大单、登上新闻头条。但如果从产业链和资本市场的角度去看,真正稳稳接住红利的,很可能是代工企业。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订单兑现能力:谁能把故事变成出货?

人形机器人企业的“万台订单”听上去很诱人,但从签单到交付,中间存在巨大的落差。本体厂商缺乏柔性制造经验,难以承受大规模交付压力,而代工厂正是把订单落地为出货的关键环节。

很多机器人品牌仍处于研发导向或市场验证阶段,缺少量产体系的管理经验与硬件设施。而代工企业早已在消费电子、汽车等产业中积累起成熟的工程体系,能以极高的效率将产品从试制阶段迅速推进至量产交付。

蓝思科技、领益智造、博众精工等企业已在苏州、东莞、宁波等地开出人形机器人专线,一边打样、一边交付,“拧螺丝”的能力才是真正将“量产元年”落地的关键。

2. 现金流与盈利能力:谁最先吃到钱?

在本体厂商仍需依赖融资推进产品研发的阶段,代工厂的商业模式却相对简单直接——接订单、出货、回款。

从产业链分工来看,品牌公司承担了研发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而代工厂则负责产能落实和规模化生产,更容易形成正向现金流循环。

此外,大多数头部代工厂本身已是上市公司,其订单变化和产能释放能够迅速在财报中体现,成为二级市场资金追逐的目标。

本体品牌尚处于讲故事阶段,而代工厂已能通过真实的营收与利润表现获得资本市场的积极反馈。从股价逻辑看,这类企业的上涨路径更短、更实在。

3. 技术迁移与规模优势:谁更适合做量产?

制造能力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滚柱丝杆、谐波减速器,到电机、电池、力传感器,每一项关键部件的精密加工都需要高门槛的设备投资和良率控制。

代工企业的优势,正是在于它们可以将既有的工艺平台快速迁移至新兴赛道,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障产品一致性和批量效率。

领益、蓝思、均普、博众等厂商,过去十年已经在多个领域经历过从0到百万件产能爬坡的周期,它们理解产品生命周期如何管理,能以最快速度“批量复制”并应对客户的变更需求。而这,正是本体厂商最薄弱的一环。

4. 风险对冲与长期战略:谁能笑到最后?

与本体企业往往押注一条产品线、一个品牌不同,代工厂的业务组合更具弹性。它们往往同时服务多个品牌客户,能以“多线程”方式分摊单一客户的波动风险。这种订单结构不仅保证了运营安全性,也为企业长期稳健发展打下基础。

更重要的是,随着代工厂逐渐积累在机器人领域的工程经验和数据资源,它们并非永远局限于“幕后角色”。

未来不排除一部分代工企业会走向前台,通过自有品牌、平台输出、模块标准化等路径实现反向整合。在智能手机领域,代工厂转型自有品牌的尝试已经屡见不鲜,人形机器人时代也不会例外。

03

写在最后

人形机器人热潮正让“量产元年”成为现实,但真正把蓝图落地的,并不是舞台中央的品牌,而是隐身在产业链深处的代工厂。它们凭借交付能力、现金流优势和规模化制造经验,成为最早兑现红利的群体。未来,随着更多“万台订单”进入执行期,代工厂不仅是幕后支撑者,更可能是这场产业变革中真正的赢家。

9月11日,2025(第二届)人形机器人感知与控制峰会暨具身智能数据采集与训练技术论坛即将召开。该大会聚焦“感知-控制-数据”核心环节,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敬请期待!


资讯配图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交流群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推荐阅读

超140亿!2025上半年人形机器人融资盘点

超75款!2025上半年人形机器人新品图鉴

四个角色眼中的“人形机器人训练真相”

2024-2025年度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报

 本体 

优必选|宇树|智元|云深处|开普勒

越疆|众擎|数字华夏|威迈尔

魔法原子|逐际动力|星动纪元

供应链

电机-步科六维力-坤维科技航凯微电

控制器-阿普奇睿芯行灵巧手-灵巧智能

触觉-帕西尼戴盟|视觉AI-微亿智造

空间智能-无穹创新空间计算芯片-芯明

自主导航-小驱智能|激光雷达-万集科技

场景应用

3C-富士康|智能产线-豪森智能天奇股份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工厂 机器人
more
重磅公示!《2025年5G工厂名录》
工信部《2025年5G工厂名录》公示,四川29个项目入围
特斯拉柏林工厂起火,Model Y停产!
NVIDIA 推出 Spectrum-XGS 以太网,助力分布式数据中心迈入十亿瓦级 AI 超级工厂
长城汽车巴西第二工厂开始选址
突发!特斯拉工厂失火
告别外包困局!零代码数字孪生引擎助力卓越级智能工厂自主升级【送demo免费定制名额20个】
工厂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工人,现在怎么样了?
太狠了!国际纸业1年内裁员3600人,关闭数十家工厂,减产数百万吨箱板纸!
天味食品、英发睿能拟赴港股上市,极米科技越南工厂投运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