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能源汽车超时占用充电桩 94 分钟不挪车被收 438.4 元,女子起诉车企后法院驳回

8 月 30 日消息,为防止汽车充电后占用充电桩,越来越多车企的自建充电桩和第三方充电 App 纷纷开始收取超时占用费,收费标准在每分钟数角至数元不等,部分品牌不设封顶,车主充电后未及时挪车,便有可能会被收取极高额的占位费。
据“看看新闻”报道,上海一位新能源车主顾女士在一次充电后未能及时挪车,继续占用充电车位 94 分钟,产生了 546.85 元账单,其中充电费 108.45 元,另有 438.4 元的“超时占用费”。与新能源车企协商无果,顾女士起诉到法院,要求退还超时占用费 438.4 元。对此法院一审驳回了顾女士的全部诉请,顾女士不服,提起上诉。法院认为,涉案超时占用费不存在过高情形,无需进行调整。最终,上海一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谁看了都觉得车企做得对
2、教育局回应上海斥资 1.4 亿元给学生配运动手环:免费发,项目正招标中

8 月 30 日消息,上海市 12 个区教育局发布公告,计划为三、六、七、十年级学生采购运动手环设备,总预算金额约 1.4 亿元。这一举措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争议。据上游新闻,以嘉定区为例,拟投入约 2480 万元采购 10.88 万套运动手环及其配套设备,用于体育课数据采集与学生运动安全监测,3 年内完成所有学生全覆盖。
对此,金山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上游新闻称,该项目由区级统一招标,政府财政拨款采购,设备将免费发放给学生。未来将出台配套使用细则,家长可通过学校反馈使用问题。目前相关采购计划处于意向公示阶段,具体实施时间及设备技术参数尚未公布。

如果采购产品合适,对学生来说确实有帮助
3、国家安全部曝光加密通信软件潜藏“暗流”,需高度警惕

8 月 30 日消息,国家安全部今日发文《别让加密通信成为安全幻觉》,称一些通用加密通信软件在为信息提供保护的同时,也为境外间谍不法活动提供了新的掩护。其风险如暗流涌动,需高度警惕。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维护数据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相关单位和个人要提高数据安全意识,履行网络安全义务,共筑数据安全防线。要建立健全通信工具使用规范,定期开展反窃密防泄密专项教育和技术培训,提升安全防范能力;要慎重选用通信工具,充分认识加密通信软件的潜在安全风险,严禁使用未经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境外加密通信工具;在日常通信交往中,坚决杜绝谈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等重要敏感内容。

加密用错了地方是真危险
4、微软解锁 AI 配音新技能:生成最长 90 秒多角色叙述,语音更像真人

8 月 30 日消息,科技媒体 Windows Latest 昨日(8 月 29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微软在 Copilot Labs 推出全新 AI 语音生成工具 Copilot Audio Expressions,可通过 Emotive 和 Story 两种模式生成更具情感的英文语音。
该工具目前提供 Emotive(情感表达)和 Story(故事创作)两种模式。

AI配音除了情感,还需要转折
5、马斯克 SpaceX 第一枚 30 手火箭宣布诞生


只要有尝试机会,总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