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集半导体行业资讯 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8 月 29 日,恒坤新材成功过会,科创板“光刻胶第一股”来了!
7月25日,在2025年IPO上会企业中,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坤新材”)率先登场,却因“知识产权纠纷”与“收入确认合理性”两大问题被暂缓审议。
然而,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挑战。在一个多月后的关键时刻,恒坤新材凭借硬核实力强势破局。它亮出了令人惊叹的“专利家底”——78项专利,其中45项为发明专利,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其在技术研发上的深厚积累,更以明确的核心技术100%自主研发,有力地回应了知识产权纠纷的质疑。同时,公司主动调整收入确认方法,以高度的合规性赢得了监管机构的认可。
8月29日,恒坤新材成功过会,正式成为科创板“光刻胶第一股”,开启了资本市场的新篇章。
7月25日,恒坤新材成为2025年首家遭遇暂缓审议的IPO企业。上市委提出的两大问题,直击科创板对企业的核心要求——科创属性与财务合规性。
一是技术知识产权风险。监管质疑公司核心技术是否存在权属争议,是否过度依赖外部引进技术。在科技竞争激烈的当下,核心技术的自主性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这一质疑无疑给恒坤新材的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是收入确认方法合理性。恒坤新材对引进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监管要求其论证该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并说明此前采用总额法的原因。收入确认方法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是监管关注的重点领域。
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专注于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客户主要集中于12英寸晶圆厂。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 - 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净利润却从1.01亿元降至9691万元,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这一现象反映出公司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成本控制、竞争压力等方面的挑战。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