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521.SH,简称“芯原股份”)发布公告,宣布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国内RISC-V领域核心企业——芯来智融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芯来智融”)的股权,并拟同步募集配套资金。鉴于交易尚处初期筹划阶段,相关审计评估、交易金额及支付比例等关键条款尚未最终确定,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29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此次收购若顺利落地,将成为芯原股份在RISC-V架构生态布局中的关键一步,有望显著增强其在通用计算与异构计算平台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强强联合:补足CPU IP短板,构建“通用+专用”计算矩阵
芯原股份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IP授权服务商,已在GPU、NPU、VPU、DSP等专用处理器IP领域建立起显著优势。尤其在NPU领域,芯原已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其NPU IP已被91家客户应用于140余款人工智能芯片中,集成该IP的AI芯片全球出货量已接近2亿颗,广泛覆盖服务器、汽车、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多个市场。
2025年上半年,芯原推出的超低功耗NPU已可为移动端大语言模型(LLM)推理提供超40 TOPS算力,并已实现知名手机与平板产品的量产出货。同时,芯原正通过AI-ISP、AI-Display、AI-VPU等子系统方案,构建完整的AI加速生态。
而芯来智融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RISC-V CPU IP的研发与平台化解决方案,是国内RISC-V生态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已构建覆盖全场景的处理器IP产品线,包括:
- N/U系列
:面向IoT与边缘计算的32位处理器; - NX/UX系列
:适用于数据中心的64位高性能核心; - NS/NA/NI系列
:专用于安全支付、汽车电子与AI计算的定制化IP; 支持自定义指令扩展的NICE(Nuclei Instruction Co-unit Extension)平台,助力客户实现差异化创新。
目前,芯来智融已服务超300家国内外授权客户,产品广泛应用于AI、汽车电子、5G通信、工业控制、网络安全、存储及MCU等领域,并已加入RISC-V国际基金会银级会员、中国RISC-V产业联盟(CRVIC)副理事长单位等权威组织,具备全栈CPU IP研发能力。
协同效应显著,共拓AI与汽车新赛道
本次潜在收购将带来多重战略协同:
- 技术互补
:芯来智融的RISC-V CPU IP将与芯原现有的GPU、NPU等IP深度融合,打造“通用计算+专用加速”的异构计算平台,满足智能终端、边缘计算等复杂场景需求。 - 车规级协同
:芯来面向汽车电子的NA系列IP,可无缝对接芯原已通过ISO 26262功能安全认证的设计流程,加速车用芯片国产化进程。 - AI端侧强化
:芯来最新发布的NACC Micro-NPU产品,支持最高4TOPS算力并兼容TFLM等主流推理框架,将进一步提升芯原在端侧AI领域的解决方案能力。 - 生态共建
:双方在RISC-V与AI领域的技术积累,有望共同推动中国开放指令集生态与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度融合。
延续并购战略,强化IP矩阵布局
芯原股份近年来持续通过资本运作完善IP版图。2021年,公司曾以5400万元现金收购芯思原微电子相关资产,展现出成熟的并购整合能力。2025年以来,公司已落地多笔千万元级IP采购与服务合作,本次筹划收购芯来智融,被视为其强化核心技术壁垒、拓展RISC-V生态的战略延续。
不过,芯原股份在公告中也提示,本次交易仍处于筹划阶段,最终方案需经审计评估后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并须获得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存在不确定性。
行业意义:国产RISC-V迈向整合新阶段
随着ARM生态面临地缘与授权风险,RISC-V凭借开放、灵活、可定制的优势,正加速在中国落地。芯原与芯来的潜在整合,不仅是两家技术型企业的强强联合,更标志着中国RISC-V产业正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整合”新阶段。
若交易成功,芯原股份有望成为国内首家同时具备高性能RISC-V CPU、GPU、NPU、VPU等全栈核心IP能力的平台型企业,为中国半导体IP自主可控提供更强支撑,同时也将有力推动RISC-V在AI、汽车、数据中心等高端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