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嗨,我是阿诚,这是我的第166篇文章,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半导体制造里非常低调但关键的设备——CMP(化学机械抛光)。
在芯片的生产线上,有一道工序几乎没人会关注,但缺了它,晶圆就像是没刮胡子的脸,毛躁不平——这就是CMP。它负责把各种材料层磨得平平整整,让后续的光刻、沉积、刻蚀都能顺利进行。
重点来了:全球CMP设备市场,几乎被两家公司垄断——美国应用材料(AMAT)和日本荏原。根据相关数据,前者市场份额64.1%,后者29.1%,两家合计直接把蛋糕切走了93.2%!尤其在14nm以下的先进制程工艺上,基本只有这两家说了算。
但在国产化大潮下,中国企业正在一点点往里挤。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六家在CMP设备赛道上默默发力的国产企业,它们还没上市,知名度不高,但一个个都很“有戏”。
1. 元夫半导体
元夫半导体是无锡先导控股的核心子公司,主业是切磨抛设备和耗材,涵盖了激光设备、减薄机、CMP机、抛光垫、砂轮……可谓“硬核全家桶”。
他们的技术底子不差——核心团队来自国际知名半导体设备企业,减薄和抛光经验拉满。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过5%,研发团队100多人,手握50多项专利。
亮点产品是全自动12寸CMP设备,不仅能跑Oxide、STI、铜、钨、Poly等主流工艺,还强调降低运维成本,提高产出率。说白了,就是帮晶圆厂把“良率”这根弦绷得更紧。
元夫的定位很明确——打破技术壁垒,国产替代进口,走的是大厂路线。
2.特思迪
特思迪是那种一看就很“理工男”的公司。它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立志做“全球技术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
这家公司有两个实验室:朗途实验室和砺晶实验室。前者研究表面界面控制,后者深耕平面加工工艺。说白了,他们把理论研究、数据库建设、工艺突破一体化搞定。
代表产品是TMP-200S CMP机,能做氧化物、STI、SOI、MEMS等薄膜的抛光。设备采用多分区气囊加压,能做到纳米级精密去除,还能外挂摩擦力检测、电涡流、红外检测等功能。
市场竞争力在于科研积累深厚,适合做多工艺适配,是那种能把CMP工艺数据库做到很全的公司。
3. 晶亦精微
晶亦精微是目前国内CMP设备体系最完整的企业之一。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从8寸到12寸,从CMP基础技术到工艺验证,它几乎全链条覆盖。
核心技术包括:纳米级平坦化、电磁一体化终点检测、超净无损清洗、智能工艺控制系统。
他们的12寸CMP设备 Skylens 已经跑进28nm及以上多条国际主流产线。特点是2×2双通道并行工艺平台、实时终点检测、高效清洗,工艺适应性很强。
4. 众硅科技
众硅科技成立时间不长,但亮点很足。它不仅做出了国内成熟的8寸抛硅工艺设备,还拿下了国内首台8寸抛铜工艺设备的认证。
要知道,铜连线是CMP设备最核心的应用之一,能抛铜就意味着他们成功攻克了关键技术壁垒。
目前,他们的6寸CMP设备已经在第三代半导体产线接单,12寸样机也落地了。
5.梦启半导体
梦启半导体虽然年轻,但背靠上市公司长盈精密,资金和产业资源都不缺。主营业务涵盖晶圆减薄机、CMP机、倒角机、研磨机等硬脆材料加工装备。
他们的技术优势是高精密研磨抛光,专利30+,加工精度可达0.15μm,兼容Φ4~12英寸晶圆。
代表产品是单面CMP抛光机 DL-855/4P,主打单面精密抛光,效率高,运行稳定。应用范围不止半导体,还涉及LED芯片、太阳能、碳化硅等材料。
6. 合美半导体
合美半导体的定位和前几家不一样,它主要聚焦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磨抛,比如碳化硅(SiC)、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锂钽酸盐(LT)、锂铌酸盐(LN)等。
它的代表产品是HSM-CMP系列,支持4~8英寸晶圆,能跑STI、ILD、TSV、TGV等工艺。设备设计科学,自动化程度高,支持多工艺组合,适配灵活。
虽然现在AMAT和荏原依旧是大魔王,但随着先进工艺对CMP依赖度提升,国产厂商们只要在12寸量产、铜工艺突破、第三代半导体适配这三大方向持续发力,就很可能在未来几年逐步撕开国际巨头的口子。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1.中国比较厉害的半导体公司
2.半导体行业,年薪40W是什么水平?
3.半导体丨全球十大封测龙头
4.光刻胶:中国三剑客杀出重围
5.半导体,最具潜力的5家公司
6.半导体设备该变变天了
7.Fab大厂工作5年,“我”变成了高薪废物?
8.假如明天失业,后天你能干什么?
9.半导体行业,亏损最惨的4家公司
10.中国Fab大厂一览表
中国芯,我的心,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呗!


关注我获得
更多精彩
声明:本文素材引自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资料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请审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