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史密斯 AI 整活翻车,被狂喷后神回应翻盘,彻底把自己活成了表情包

APPSO 2025-09-03 18:25
承认吧,现在一提到某些明星,你脑子立刻浮现出来的不是他们的作品,而是他们的表情包。
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就以曾经诡异的「吃意面」表情包横扫互联网。最近他又和 AI 杠上,陷入「AI 假观众」风波:他在演唱会宣传片中被指使用 AI 生成粉丝画面,引发网友争议。
资讯配图
平心而论,也不是每一帧都那么离谱,有些看上去比较像是加了一个「AI 味」很重的滤镜,但有些镜头就较为离谱了。比如下面这张:
资讯配图
这些 AI 合成画面的破绽被揭穿后,粉丝们纷纷炮轰:「这么有钱却懒得拍真的观众,用 AI 糊弄」「看得人毛骨悚然」。
他原本兴致勃勃地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巡回演唱会片段,想展示与歌迷近距离互动的热烈氛围,这样一搞似乎有些尴尬。
但是,史密斯毕竟是 AI 的「行业标准」,没在怕的。面对质疑,他并没有恼羞成怒,反而选择以自嘲方式妙招回应。8 月 30 日,他又上传了一段新视频,配文调侃「今晚的观众超级热闹!」镜头一扫台下,只见满场观众的头部全变成了 AI 生成的猫咪:
资讯配图
这种幽默反击的处理方式,成功让舆论欢快地跑偏了,可谓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
想必,威尔·史密斯也是很熟悉 AI 玩梗的套路了,毕竟不是第一次。在 2023 年年初,由 AI 生成的「威尔·史密斯吃意大利面」视频就在网上病毒式传播。
资讯配图
由于太过奇形怪状,这个梗一度被拿来作为测试生成式视频的「野生」benchmark——手指和面条都生成不好,说什么自己是最强模型。
但仅仅过了一年,生成模型技术突飞猛进。2024 年时,由可灵 AI 生成的升级版的「史密斯吃面」视频出现:画面质感已经以假乱真,甚至令许多网友分不清是真人表演还是 AI 合成。
资讯配图
后来,威尔·史密斯干脆亲自下场「整活」:他在 Instagram 上分享了一段新版吃面视频,和旧版对比——但实际上,下方是他真人拍摄的。
资讯配图
原本用来嘲笑 AI 的意面梗,就这样被史密斯本人玩明白了。难怪他在处理最新的争议上,也一样游刃有余。
谁都逃不过:「梗图化」的明星们
史密斯绝非唯一一个在网络表情包文化中躺枪的明星,但是在他的同行中,能坦然接受还幽默应对的,并不是多数。
张学友的表情包,在国内也是一个经典永流传,这实际上出自大导演王家卫的首部电影长片《旺角卡门》。
资讯配图
没想到,多年后,张学友的表演以表情包的方式彻底留在了互联网上。他本人回应自己被「梗图化」时,有一点无奈,但也有几分打趣。
资讯配图
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也是为互联网奉献了无数梗图。网友们恶搞他的方法更是别出心裁——把他在各个影片中的抓狂镜头,剪成一个鬼畜合集。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这些混搭片段正是利用他本人的形象,与角色之间的巨大反差,产生出反转的喜剧效果。但是,这种玩笑对凯奇本人来说就……一言难尽。
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他有点后悔当年上网搜自己的名字,因为发现全是各种恶搞片段,被截成表情包或鬼畜。
「我知道这是为了搞笑,也确实好笑。」凯奇无奈地说,「但完全脱离剧情前因后果,只截取了几个瞬间,就好像我完全是个小丑,这并不是我演戏的初衷」。
资讯配图
他苦笑着承认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表情包符号,甚至促使他主演了新片《梦想情景》(Dream Scenario)去探讨名人形象与自我迷失的议题。
如果说凯奇属于被动「梗化」,那么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的处境则更耐人寻味。这位因《黑客帝国》和《疾速追杀》系列走红的男星,私下以谦逊和善良著称,常年保持低调。
资讯配图
但互联网却不放过他:从他某次在长椅上出神的照片衍生出的「悲伤的基努」表情包,到 E3 游戏展上他夸赞玩家「You’re breathtaking!」而被制成彩虹字幕的名场面,基努成了清奇又温暖的网络梗。
资讯配图
基努的态度是属于激进派:他透露自己在所有电影合同里都加了一条「不许数字修改我的表演」的条款。早年间他演出的一部影片,制作方曾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数字特效替他加了一滴眼泪,这令他震惊又恼火——「那我根本不需要来现场是吧?」。
被做成表情包可能还只是图个乐子,但 Taylor Swift 的遭遇就越过底线了。今年初,有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散布多张以她为素材、用 Deepfake 合成制作的色情图像。这些假照片公然传播了 19 小时,获得了上千万次浏览量和数十万点赞,直到账号被封才删除。
资讯配图
理论上,所有的社媒平台都是命令禁止这类合成的淫秽内容,但显然,审核有纰漏。斯威夫特的粉丝可谓是出离愤怒,痛斥这些图像「恶毒又厌女」,要求 X 平台给出交代。
这真的只是平台的「纰漏」吗?Meta 被爆出自家公司的生成式 AI 部门,有员工训练了泰勒·斯威夫特和赛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的 chatbot,已经有用户跟它们互动超过了 1000 万次——平台也是需要日活的。
最后还有一位自带流量的表情包富豪不得不提,那就是马斯克。纵横互联网多年,他已经到了对自己的表情包相当引以为豪的程度,直接就说了:「我就是 meme,我活在梗里」,以此炫耀自己对网络舆论的掌控。
资讯配图

从主体到素材:AI 表情包背后的逻辑
威尔·史密斯吃面的视频,之所以让人过目不忘,是因为它捕捉并放大了史皇开心大笑的面部特征,与意大利面这种反差元素结合,再加上 AI 生成的乱七八糟的四肢,就形成了荒诞的化学反应。
资讯配图
从传播学角度看,采用名人形象做素材,本身就降低了与受众之间的识别门槛。人们一眼认出是某明星,传播效果远胜陌生面孔。久而久之,不论是出于算法统计概率,还是人为有意引导,明星素材成了快速调动观众情绪的现成模板。
要不然,史皇吃面条,能成为 AI 模型的 benchmark 呢。
不同的,是艺人本身对这种趋势的态度与策略。当发现自己无法抗拒「被梗图化」的命运时,不同明星选择了不同的应对之道。一些人选择积极拥抱,巧妙利用这种现象反过来为自己制造话题和流量。
资讯配图
威尔·史密斯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并未抗拒网友对他的 AI 恶搞,反而多次亲自参与进来,把 AI 梗玩成了自己人设的一部分。
再看马斯克,走上了以梗制胜之道,我即表情包,有时用自嘲,有时用恶搞对手,把「玩梗」当成了一种公众沟通策略。
资讯配图
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主动参与了自身形象的数据化再创造。与其被动让他人定义,不如自己下场玩自己,用幽默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通过不断输出可以被截成表情包的素材,明星反而保证了自己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存在感:只要梗还在流传,流量和讨论度就有了保证。从这个角度看,这不失为明星在当下流量时代中,全新的自我营销手段。
毕竟,在信息洪流中怕就怕无人问津,成为表情包至少说明,这个人还活跃在大众的视野里,还没被遗忘。
资讯配图
欢迎加入 APPSO AI 社群,一起畅聊 AI 产品,获取#AI有用功,解锁更多 AI 新知👇
资讯配图
我们正在招募伙伴
📮 简历投递邮箱hr@ifanr.com
✉️ 邮件标题「姓名+岗位名称」(请随简历附上项目/作品或相关链接)
更多岗位信息请点击这里🔗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OpenAI的飞轮效应:资本、速度和用户习惯,如何锁死一场战争的结局?
AI将让中国制造如虎添翼
全栈势能 深耕产业|WAVE SUMMIT 产业论坛邀你与领先企业共探AI落地新路径
招聘最猛的竟不是OpenAI!这家陷入间谍案的HR初创,正在狂招工程师
【报告】AI专题二:2025年可信人工智能行业治理调研报告(附PDF下载)
对话心资本吴炳见:我不问AI创业的“终局”|甲子光年
【报告】AI专题一:2025年人工智能就绪度白皮书(附PDF下载)
"AI、激光、芯片……解放军装备已经Next Level"
消费电子8月报:机构上调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期,政策锚定“AI+”战略升级
「一句话生成爆款视频」,这款 AI 流量神器有点东西|AI 上新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