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商务部突然打出“组合拳”,先后撤销了三星、SK海力士、英特尔、台积电在中国大陆工厂的“经验证最终用户”(VEU)授权。
根据规定,这四家工厂的验证最终用途VEU授权将在2025年12月31日被撤销。此后,他们在国内的工厂若要采购美国的半导体设备,需要逐一申请。虽说有豁免改为逐一申请并非意味着完全不能采购美国设备,但其中大大增加的不确定性,足以让各大厂商头疼不已。仅三星和SK海力士每年的许可申请就多达上千件;台积电的许可量虽还未明确,但推测只多不少。
据悉,英特尔在国内的工厂主要从事封测业务,受此政策的影响相对最小。台积电在国内的南京晶圆厂,主要生产16到12nm工艺产品,其营收占台积电总营收的3%左右,占比不算大。然而,三星和SK海力士受到的冲击则较为严重。这两家公司有1/3的内存、闪存芯片在国内工厂生产,不仅对自身意义重大,对全球半导体市场来说也举足轻重。
对此,美国商务部表示,这一决定是为了弥补“出口管制漏洞”,避免让美国公司处于“竞争劣势”。但美国财经媒体给出的观点则是,这实际上是美国强化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控制的重要一步。美国正在从单纯的资金支持,转向更具控制力的资本参与模式。通过这种方式,美国不仅能够控制本国企业,还能让三星、台积电等海外半导体巨头也服从于美国的战略需求。
同时,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美国这一做法,实则是其霸权思维在半导体领域的延续。通过掌控半导体产业链,美国试图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一方面,限制这些半导体企业在国内的发展,可以延缓相关国家半导体产业的进步速度;另一方面,将这些企业纳入管制,能让美国在全球半导体资源分配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对于被撤销豁免权的企业而言,未来充满了挑战。三星和SK海力士在国内工厂的生产运营可能会因设备采购的不确定性而受到影响,甚至可能需要重新规划全球产能布局。台积电虽在国内业务占比相对小,但豁免权取消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影响其全球战略布局。而对于美国自身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来说,也并非好事。中国是全球重要的半导体市场,限制这些企业在国内的发展,可能会导致美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量下降,影响相关企业的营收。
总之,美国撤销芯片巨头在华VEU授权,是全球半导体产业走向碎片化的又一标志性事件。未来几年,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格局或将更加复杂,究竟各大半导体企业将如何应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又将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往期精选:

请点下【♡】给小编加鸡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