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莓QNX推出QNX OS for Safety 8.0,加速安全关键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图片来源:黑莓
技术类型:量产应用
概要:
黑莓QNX宣布发布QNX® OS for Safety 8.0,这是一款预认证、可立即部署的硬实时操作系统,面向汽车、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和国防等安全关键型嵌入式系统,旨在加速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要求的开发与认证
技术创新点:
关键性调度技术:通过Hypervisor实现安全岛技术,严格隔离驾驶控制模块与娱乐系统,确保非安全应用故障不影响制动、转向等核心功能,资源抢占风险趋近于零
微内核架构:基于QNX SDP 8.0的下一代微内核设计,最大化利用64位ARM处理器性能,提供微秒级任务调度精度和硬实时响应能力
预认证安全机制:预认证符合ISO 26262 ASIL-D、IEC 61508 SIL3等全球最高安全标准,提供锁步核监控、内存保护单元预验证组件
云原生支持:支持AWS云平台部署,提供ARM64二进制云边一致性及CI/CD流水线集成,实现嵌入式系统的云端仿真测试
POSIX兼容性:遵循POSIX标准,允许Linux开发者无缝过渡至QNX平台,支持汽车、医疗、工业机器人等多领域安全需求
应用前景:
在汽车领域,其ASIL-D预认证能力已经被各个车企采用显著降低核心模块故障率。在工业应用领域,通过IEC 61508 SIL3认证,为工业控制系统和协作机器人提供确定性调度与功能安全框架
技术应用建议:
建议前瞻性适配应用于高性能一芯多屏、舱驾一体融合域控方案等代表技术,保障汽车安全运营和算力资源高效运转
起亚与Autonomous A2Z合作开发L4级自动驾驶汽车

图片来源:起亚
技术类型:量产应用
概要:
韩国起亚汽车与初创公司Autonomous A2Z签署合作协议,起亚提供基于“超越车辆平台”(PBV)的首款车型PV5,而A2Z利用其自动驾驶技术,将PV5改装为可在指定区域无需人工干预的L4级自动驾驶车辆
技术创新点:
模块化PBV平台:起亚PV5基于模块化PBV,支持按需定制,适配多种业务场景,为自动驾驶改装提供灵活基
L4级自动驾驶改装:A2Z利用其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将PV5转换为L4级车辆,支持指定区域内无驾驶员操作
多车型协同运营:A2Z整合55辆自动驾驶车队的运营经验,支持PV5基车辆与其他车型(如ROii及改装巴士)在复杂场景下的协同运行
全球技术竞争力:A2Z的自动驾驶技术全球排名第11(Guidehouse评级),结合起亚量产能力,确保技术的高效落地与市场化
应用前景:
双方合作将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与模块化车辆平台结合,为定制化移动出行服务提供了广阔前景。该技术可应用于城市无人出租车、机场摆渡车及物流配送车队,特别是在指定区域(如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实现高效、安全的无人驾驶服务
应用规划:PBV系统于2025年7月在起亚Hwaseong工厂实现量产
技术应用建议:
建议在中高端市场优先部署该方案,以实现定制化无人驾驶服务。同时,利用模块化平台降低改装成本,开发高端无人VIP接送或移动会议室服务,适用于机场、景区等复杂环境。未来,可与云端AI合作开发OTA更新与预测性维护功能,支持动态场景适应
中国研究人员发明新型电池设计

图片来源:期刊《Nature》
技术类型:预研技术
概要:
中国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在锂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将能量密度提升至600Wh/kg,远超特斯拉当前最高水平
通过创新设计去局部化电解液,解决了传统电解液因离子聚集导致的“堵塞”问题,提升电池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技术将大幅提升电动车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时间
技术创新点:
去局部化电解液设计:创造高度无序的溶剂化微环境,降低锂离子迁移动态阻力
界面稳定性强化:设计稳定电极-电解质界面,防止因界面不稳定导致的性能衰减
本征安全突破:电解液在开放火焰条件下不易燃,显著提升电池安全性能
极端温度适应性:电池能在极低温度下正常工作,避免传统电解液的冻结问题
应用前景:
在电动汽车领域,可革命性延长续航里程至1000公里以上,大幅减少充电频率,推动电动车普及和化石燃料替代;对于可再生能源电网,高能量密度电池能高效存储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能源,提升电网稳定性,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
应用规划:目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尚未量产
技术应用建议:
该技术可应用于高性能电动车类型,如高端轿车、SUV及长途商用车,以解决续航焦虑和充电效率痛点,其更适合轻量化电池包与一体化模组结构设计,从而提升整车续航表现。同时,配套开发新型液冷或相变散热等先进热管理方案,以保障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沙基推出LNP™ THERMOCOMP™非卤化阻燃改性料

图片来源:沙基
技术类型:量产应用
概要: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沙基)推出LNP™ THERMOCOMP™ WFC061I改性料,为电动汽车控制单元外壳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该材料具备非卤化阻燃性、轻量化与高结构强度,并为首款支持激光焊接的阻燃PBT材料,可提升安全性、生产效率及环保性,替代金属或含卤聚合物
技术创新点:
无卤阻燃技术:非溴化及非氯化阻燃体系,避免燃烧释放有毒气体,提升火灾安全性,满足严苛车规标准
激光焊接兼容性:全球首款激光焊接阻燃PBT,透光率达20%,支持无胶水精密装配,简化生产流程
轻量化替代优势:高强玻纤增强PBT基材,替代金属外壳减重40%以上,同时保障结构强度与抗冲击性
环保材料替代:无卤素添加剂设计,解决含卤聚合物污染问题,符合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制造趋势
应用前景:
该材料将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EVCU外壳,并可拓展至其他电气系统保护组件。凭借轻量化和激光焊接适配性,它能够推动车企在电控安全、节能与快速制造方面取得突破
应用规划:目前该材料已全球上市
技术应用建议:
建议该改性料优先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高压配电盒壳体及车载充电机防护罩,替代金属或含卤阻燃塑料。其非卤化阻燃特性可有效抑制高压短路引发的火势蔓延,同时通过低透光率支持激光焊接密封,提升壳体气密性,防止湿气侵入导致高压漏电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2025全球前瞻技术情报》
8月下期(25期/年,30-35页/期)
《2025全球前瞻技术情报》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自动驾驶、新材料、跨界技术、投融资事件、发现初创等几大板块,提供前瞻技术应用案例分析、典型技术应用分析等,并通过盖世汽车的解读与点评,为行业用户提供及时、全面的新技术发展动态。
欢迎扫码报名,免费获取情报样本
▼▼▼

盖世汽车研究院月刊



-END-
喜欢本篇文章请点个 赞
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