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8 日,智元机器人(AgiBot)在福州新区注册成立「福建具福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00 万元人民币,法人由智元生态合作部负责人陈兆祥出任。
股权穿透显示,具福科技由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持股 65%、福州新区引导基金(通过宋超群 SPV 间接持股)持股 25%、闽籍产业投资人林杰持股 10%。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智元机器人首次引入地方政府基金作为股东。
“3+1” 高含金量经营范围
具福科技的业务布局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链,业务涵盖三大核心方向与一项配套业务。
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与租赁。
人工智能基础软件与嵌入式算法开发。
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通用应用系统的建设与运营。
以及配套业务: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含关节电机、驱控一体设备、力觉 / 视觉传感器)的本地化采购与测试。
为何落子福建?
福建在政策、场景、供应链三方面的优势对智元机器人形成吸引力。
首先福建政策优势显著。 福州新区此前推出《关于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的十条措施》,明确提出 “对前 100 台量产机器人给予每台 20% 补贴,单企最高 500 万元”,真金白银降低初期量产成本。
福建应用需求旺盛。 其地坐拥纺织、鞋服、锂电、光伏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这类行业对柔性搬运、智能质检、鞋面缝合等场景的机器人需求极为迫切,为产品落地提供 “真实试验场”。
再者,福建供应链响应同样迅速。 宁德电池、厦钨稀土永磁、福耀玻璃等核心供应链企业均在具福科技 30 分钟车程范围内,可实现 80% 零部件 4 小时到货,大幅缩短生产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8 月下旬,智元已参股设立「小鹭智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 2 亿元在厦门海沧建设机器人生产基地,预计达产后年产值约 5 亿元。
此连环动作,呈现出 “双线并进” 态势,既通过具福科技整合政策与数据资源,又借生产基地推动商业化量产,为日后发展形成合力。
生态意图:把“数据—场景—量产”闭环做厚
过去人形机器人公司多停留在 Demo 阶段,缺的是持续场景数据与批量订单。
智元通过具福科技这一地方合资平台,左手拿政府补贴与订单,右手拿工厂真实数据,再把数据回流上海总部迭代模型,形成 “越用越聪明、越聪明越好用” 的飞轮,构建对手短期内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把第二城暂定福建,智元显然已将赛点拉到了生产一线。 在这场硬仗中,谁先实现千台级量产、获取千万条场景数据,谁就能握紧下一轮融资与订单的入场券。
往期推荐

商务合作

张先生:18594278240(同微)
Email:zhangsihan@of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