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辅助工具到编程代理的演进
Alex: 我是 Alex,在 Anthropic 负责 Claude 关系团队。今天,我们想和大家深入探讨 Claude Code 以及软件工程的未来。非常荣幸能邀请到我的同事 Boris。
Boris: 大家好,我是 Boris,Anthropic 的技术团队成员,也是 Claude Code 的创造者。
Alex:对于那些没时间天天追踪新闻的朋友,你能帮我们快速梳理一下,编程领域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现在又处在一个怎样的节点?
Boris: 当然。一年前的编程和今天完全是两码事。那时候,你写代码会打开一个集成开发环境,用里面的自动补全功能,旁边再开个聊天窗口,偶尔在两者之间复制粘贴代码。
这在当时就是最前沿的 AI 编程了。大约从一年前开始,我们看到编程代理真正进入了开发者的日常工作流,不再是噱头或原型,而是开发环节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认为过去一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发者从直接在编辑器里修改文本,转变为使用一个代理来为你完成这些操作。这早已超越了简单的代码补全,而是让模型为你思考和编写代码。

Alex: 我明白了。也就是说,我们从过去那种凡事亲力亲为、手动复制粘贴、做些小修小补的工作模式,跨越到了一个更解放双手的时代。
现在,你只需要告诉代理你的目标,然后就可以放心地让它去执行大量编辑,甚至独立构建一个完整的应用。
Boris: 完全正确。一年前我们做不到这点,主要是因为模型本身的能力还不够强,同时,驾驭模型的上层框架和工具也不够成熟。
回想我们去年底刚推出 Claude Code 最早版本时,它还只是勉强能用。但我至今都记得,我们刚把它交给核心团队内测,第二天早上,我就看到有工程师已经在用它了。
那一刻的感觉太奇妙了。即便当时模型和工具都还很粗糙,但它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打造产品的核心:反馈、迭代与创造力
Boris: 在过去的一年里,模型在代理式编程上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同时,驾驭模型的这套框架,也就是 Claude Code 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好用。
你可以把模型想象成一匹马,而 Claude Code 就是那个能让你精准驾驭它的马鞍。从系统提示、上下文管理到工具集成,这一切共同决定了模型的最终表现。
这个进化过程其实非常自然。在 Anthropic,包括模型研究员在内的每一个人,每天都在使用 Claude Code 完成自己的工作。
在使用中,你会很自然地碰到模型的边界和极限。比如,模型可能不擅长某种代码修改,或者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我们会从这些失败的案例中学习,然后把经验融入到新模型里,教它如何做得更好。
Alex:当你评估一个新模型或者新功能时,你是怎么判断它是不是真的变好了?
Boris: 我会直接用它来完成我当天的工作。我最理想的一天就是从早到晚都在写代码,所以我会用最新的工具来处理我遇到的真实问题,比如写新功能、修复 Bug,甚至是阅读 Slack 消息来回应用户反馈。
最好的评测,就是最接近真实生活和工作的评测。我们曾努力想建立一套标准化的产品评测体系,但后来发现,最真实的信号还是来自一线的体感——它用起来是不是真的更聪明了。
Alex:我感觉 Claude Code 的内部试用和反馈循环做得特别好,你有什么秘诀吗?
Boris: 其实就是最朴素的道理:认真倾听用户的声音,并且让这个过程尽可能简单直接。我们专门建了一个反馈频道,我要求自己,只要看到反馈,就用最快的速度去修复问题,然后告诉用户:你的问题解决了。
这种正向的循环鼓励了越来越多的人提供宝贵的反馈。说实话,在 AI 领域,没人敢说自己什么都懂,我们都是在摸索中前进,而用户的需求就是最好的指南针。
Alex: Claude Code 作为一款产品,目前你最兴奋的新功能是什么?
Boris: 我最兴奋的是它的可定制性,我们一直在努力让它变得像乐高一样可以自由组合和扩展。
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扩展点,比如 CLAUDE.md
配置文件、钩子系统、斜杠命令和子代理等等。
用户可以把常用的工作流封装成一个自定义的斜杠命令,比如一键生成符合团队规范的 Git 提交信息。这些小工具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也让 Claude Code 变得更有生命力。
拥抱变革:工程师的新角色与未来
Alex: 展望未来 6 到 12 个月,你觉得工程师的工作会变成什么样?
Boris: 我认为会是一种混合模式。亲手写代码的环节不会消失,但形式会变。未来的动手更多是指挥 Claude 去精准地修改代码,而不是自己逐字逐句地敲。
同时,工程师将承担更多决策者的角色。Claude 会主动完成一些任务,甚至自己完成初步审查,而你的工作,是判断这个方向和结果是否是你想要的。
最终,我们会从关注具体任务,上升到关注更高层次的目标。你只需要设定方向,剩下的执行过程,Claude 会帮你处理。
Alex: 听到这些,工程师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角色在短时间内将发生巨变。对于希望适应这个新世界的人,你有什么建议?
Boris: 这让我想起我上中学时,偷偷在计算器上用 BASIC 语言编程,把数学题的答案都输进去。那种用代码创造工具、解决问题的纯粹快乐,让我至今难忘。
曾几何时,编程的门槛变得非常高,各种复杂的技术栈让人望而生畏。但编程代理正在改变这一切,它让创造的门槛再次降低。
现在,一个好的想法远比实现它的技术细节更重要。因为代码本身不再是那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了,你可以借助代理随时重构和优化它。
我的建议是:基本功依然重要。编程语言、系统设计这些知识你还是要去学。但更重要的是,要敢于去创造。如果你有一个产品或创业的点子,现在就是把它变成现实的最好时机。
Alex: 最后,作为 Claude Code 的创造者,能给我们分享一两个使用它的独家技巧吗?
Boris: 当然。第一个技巧是,如果你是新手,先不要急着用它来写代码。把它当作一个代码库的提问专家,先用它来帮你理解项目。
比如,你可以问它:这个函数为什么这么设计?它会帮你追溯 Git 历史,给你一个清晰的答案。当你习惯了与代理这样互动后,再开始让它帮你写代码。
第二个技巧是,根据任务的难度,选择不同的互动模式。对于简单的任务,直接在 GitHub issue 里呼叫 Claude,让它自动生成代码。
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先和它一起制定一个清晰的计划,达成共识后再让它执行。而对于那些真正复杂的挑战,你依然是主导者,把它当作一个强大的结对编程伙伴来使用。
Alex: 这些建议非常实用。Boris,非常感谢你今天宝贵的分享,这次交流太棒了。
Boris: 谢谢你,Alex。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