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冲刺70亿美元IPO,人形机器人赛道全面升温

电子工程专辑 2025-09-11 14:19

资讯配图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宇树机器人可以说是中国最热门的科技初创公司之一。

9月10日消息,这家公司正计划启动其首次公开募股(IPO),估值或将高达500亿元人民币(约70亿美元)。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加速崛起,也预示着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资讯配图


据知情人士透露,总部位于浙江的宇树科技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提交上市申请,目标估值较其2024年6月的上一轮融资实现显著跃升。若成功上市,宇树有望成为全球首批专注于人形机器人技术并实现IPO的科技公司之一,成为中国“硬科技”崛起的又一标杆。

资讯配图

从四足到人形:宇树的进化之路

人形机器人是指一种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其外观和动作设计类似于人类,可应用于工业和服务业。

实际上,宇树科技最初以高性能四足机器人闻名。其推出的Go1、B1等产品凭借出色的运动控制能力、轻量化设计和相对亲民的价格,在业内赢得了广泛关注。这些“机器狗”被广泛应用于安防巡检、教育科研、娱乐互动等多个场景,奠定了宇树在移动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和电机控制系统的飞速进步,人形机器人逐渐成为机器人产业的“皇冠明珠”。相比四足或轮式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在结构上更接近人类,能够适应人类社会已有的基础设施——如楼梯、门把手、操作台等,具备更强的通用性和场景适应能力。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宇树科技果断转型,将战略重心转向人形机器人研发。2023年,公司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G1,起售价仅为1.6万美元,远低于美国同行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的定价,迅速引发市场震动。2025年9月,宇树在重庆举行的“世界智能工业博览会”上展示了其最新产品R1,起售价更是低至5900美元,几乎将人形机器人的门槛拉入“消费级”区间。

低价并非宇树唯一的竞争策略。其背后是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本土化研发优势以及快速迭代的产品逻辑。更重要的是,宇树正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在真实工业场景中的落地。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等结构性挑战,自动化、智能化升级需求迫切。人形机器人因其灵活性和通用性,被视为“下一代工业劳动力”的重要候选。据公开报道,包括比亚迪(BYD)、吉利(Geely)在内的多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已开始在生产线上部署宇树的人形机器人,用于执行搬运、装配、检测等重复性任务。

IPO背后的底气:盈利与生态双轮驱动

除了中国强大的产业链优势,包括宇树科技在内的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快速增长,还得益于中国稳健的政策支持。

资讯配图

最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2023年,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的目标,并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今年2月,宇树创始人王兴兴更是与任正非、雷军、王传福、马云这些科技大佬一同参加了与国家领导人举行的科技企业座谈会,显示出机器人产业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与许多尚处烧钱阶段的科技初创企业不同,宇树科技已实现持续盈利。据公司近期向国内媒体透露,自2020年起,宇树便已实现盈利。目前公司营收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这一财务健康状况为其IPO提供了坚实基础,也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分析机构Omdia首席分析师连杰苏(Lian Jye  Su)指出:“宇树是全球领先的移动机器人供应商之一,极有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头部玩家。”据Omdia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1.5万台,其中宇树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国内竞争对手智元机器人(Agibot),位居第二。

宇树科技8月27日在其X账号上发布公告,披露了公司IPO计划,称正积极推进上市准备工作,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提交申请文件。据悉,公司最新的估值目标较今年6月最新一轮融资大幅提升。

目前,国际资本也高度关注这一赛道。宇树此前的融资吸引了吉利、阿里巴巴、腾讯等重量级战略投资者,显示出产业巨头对其前景的认可。一旦IPO成功,宇树将获得更充裕的资金用于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和全球化布局。

资讯配图

全球竞赛:中美角力,生态制胜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中美双雄并立的格局。中国凭借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庞大的应用场景和政策支持,在产品落地和成本控制上领先一步。除了宇树和智元机器人外,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主要有优必选、小米科技、傅利叶智能等。此外,一些新兴的初创企业如星动纪元、逐际动力、银河通用机器人等,凭借其在特定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逐渐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以上企业正加速“跑马圈地”,争夺工厂、仓库、商场等关键场景的入口。

而美国则依靠强大的芯片、软件和AI生态,在核心技术与创新深度上保持优势。其不仅拥有像英伟达这样的强大的芯片厂商,还有Physical  Intelligence和Skild AI等机器人软件供应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美国也涌现出一些蓬勃发展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比如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  Dynamics)和Figure AI。而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声称,计划今年生产约5000台擎天柱(Optimus)。

尽管当前人形机器人年出货量仍在“万台”级别,但市场普遍看好其长期增长潜力。美国银行美林证券在最新研报中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从2024年的2500台跃升至1.8万台,未来十年将呈指数级增长。更有乐观预测认为,到206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保有量可能达到30亿台,真正实现“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不过,要实现这一愿景,仍需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包括更高效的能源系统、更智能的AI决策能力、更安全的人机交互机制以及更低的制造成本。而宇树科技以“低价+量产”策略切入市场,恰恰为技术迭代提供了海量真实数据。正如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指出,尽管G1或R1在技术上并非最先进,但其大规模部署将为宇树科技积累宝贵的训练数据,用于优化下一代机器人模型的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和任务执行能力。

如今,中国人形机器人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近期举办的活动中频频占据了焦点。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谁能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平民化”与“通用化”,谁就有可能定义未来十年的产业格局。宇树科技的IPO之路,或许只是这场人形机器人产业宏大叙事的开端。

资讯配图


THE END


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加小编微信

现已开放地区群,请发送消息【深圳】【上海】【北京】【成都】【西安】到公众号


FCC撤销七家中国实验室认证,和3C认证区别在哪?

2025-09-11

资讯配图

又一国产5G手机芯片成功流片

2025-09-11

资讯配图

EDA巨头将裁员10%,股价暴跌

2025-09-11

资讯配图

豪掷18亿!乐鑫杀入路由器芯片新赛道

2025-09-09

资讯配图

戴尔中国区大裁员,补偿曝光!

2025-09-1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IP 机器人
more
我国已发布人工智能国家标准30项 15项人形机器人国标正在研制
小米布局机器人核心部件,投资关节技术企业「国华智能」|早起看早期
成立仅1月获2亿天使轮融资!这家具身大脑公司目标3年内拿下5亿机器人订单!
销量年增速超40%,中国智能焊接机器人何以领跑全世界?
自变量机器人、π相继开源,机器人迎来「新基建」!
宇树科技冲刺70亿美元IPO,人形机器人赛道全面升温
【AI】图灵奖和诺贝尔奖双料得主Hinton最新警告:杀手机器人或将带来更多战争,最大担忧是AI接管人类
【AI加油站】机器人设计系列十二:人工智能:复杂问题求解的结构和策略(附下载)
明日启幕!2025人形机器人感知与控制峰会
零的突破!中国首个基于世界模型的机器人任务执行系统(R-WMES)发布|成都新Tech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