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凯资本: 《2025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药与生物科技篇》
(完整版.pdf ) 以下仅展示部分内容 下载方式见文末
一、2024 年医药生物科技行业关键变化
(一)医药授权交易:中国成全球核心参与者
2024 年全球医药授权交易中,中国地位显著提升。交易数量上,美国 338 件、中国 124 件、欧洲 165 件,三者占全球超 80%;交易金额方面,中国对外授权总金额 522.6 亿美元、首付款 41 亿美元,超越欧洲和日本,仅次于美国;单笔交易规模更凸显优势,中国平均单笔总金额 4.2 亿美元、首付款 3305 万美元,均高于美国(2.7 亿美元、2386 万美元)和欧洲(2.1 亿美元、1640 万美元)。
从交易结构看,中国创新药占比 67%、生物类似药 10%,肿瘤和罕见病是热门治疗领域。授权交易对企业意义重大,2024 年中国创新药领域融资总额 281 亿元,而对外授权首付款达 298 亿元(40.99 亿美元),首次超过融资总额,成为重要资金来源。跨国药企积极 “扫货” 中国资产,核心原因包括应对专利悬崖(如武田引进亚盛医药药物接棒专利到期产品)、认可中国创新实力(如普方生物 ADC 药物 18 亿美元被收购)、政策与资本协同(《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及 AI 降本)。不过,行业也存在隐忧,部分 Biotech 因现金流压力低价出售早期资产,且 “me-too” 类创新多、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中国研发支出中基础研究占比约 6%,远低于美国 15%)。
(二)NewCo 模式崛起:创新药企出海新路径
2024 年 NewCo 模式成为中国创新药企国际化重要方式,通过 “产品授权 + 股权” 结合,实现 “风险分担 + 权益保留”。恒瑞医药率先以 60.35 亿美元将 GLP-1 产品海外权益授权给美国 Kailera,获 1.1 亿美元首付款及 19.9% 股权,此后康诺亚、岸迈生物等 10 家企业跟进,2024-2025Q1 交易总金额超 100 亿美元。
参与企业多为上市公司,资金注入效果显著,平均首付款约 3705 万美元(剔除恒瑞后 2981 万美元)。该模式帮助企业短期获得资金,同时通过股权绑定锁定长期回报,但也面临治理权稀释(外方投资人参与管理)、跨境合规(数据、外汇审批)等挑战,且本质是过渡性方案,尚未替代 IPO 或并购成为主流退出方式。
(三)产业驱动投资:并购成核心退出路径
2024 年 1 月 - 2025Q1,中国医药领域 3 亿以上交易 61 起、总额 759 亿元,较 2023 年(59 起、650 亿元)增长明显。其中并购 19 起、金额 511 亿元(占比 67%),2024 年单年并购 14 起、金额 437 亿元(占比 71%),较 2023 年(8 起、260 亿元)增幅近 70%,并购取代 IPO 成为核心退出渠道。
产业方参与度是关键推手,19 起并购中 18 起有产业方主导(如 Genmab 收购普方生物、华润双鹤收购华润紫竹);融资端 15 起大额融资涉及产业方(如箕星药业 1.62 亿美元融资),占比近 40%。投资逻辑转向 “优质资产聚焦”,偏好有稳定收入的传统药企、具备 FIC/BIC 潜质的创新药企,国资成为重要买方,多地设立医药并购基金(如北京 100 亿元、上海 100 亿元)。
(四)跨国药企在华战略:“进退结合”
- 战略收缩
:为应对集采和地缘风险,跨国药企剥离非核心资产,如 UCB 以 6.8 亿美元出售中国神经系统成熟产品、协和麒麟 7.2 亿元转让中国子公司;将成熟产品商业化外包,如辉瑞把 4 款肿瘤药中国运营权授权华润医药商业、拜耳将 2 款肝癌药推广权授予亿帆医药;退出亏损业务,如勃林格殷格翰因患者康复意识弱退出卒中康复领域。 - 进击创新
:加大创新资产引入,2024 年中国创新药 License-out 占全球 1/3,舶望制药与诺华 41.65 亿美元 RNAi 疗法合作、礼新医药与默沙东 32.88 亿美元双抗合作等重磅交易频发;深化研发与产能布局,阿斯利康 25 亿美元在华建研发中心,赛诺菲、第一三共等扩建生产基地(如第一三共 11 亿元建 ADC 产线),既利用中国研发低成本优势,又强化供应链韧性。
(五)IPO 与集采:行业生态加速重构
IPO 方面,2024 年 A 股医药 IPO19 家、募资 235.56 亿元,虽较 2023 年回暖,但审核仍严,港股成为重要补充,2024 年 6 家药企港股上市,2025Q1 维昇药业、映恩生物(募资 15.13 亿港元)陆续融资,18A 通道适合未盈利企业。集采方面,2024 年第十批国采平均降幅 71.2%(前九批 53%),仿制药企业毛利率逼近零,倒逼行业转型,传统药企转向改良型新药和高端制剂,创新药企构建 “医保 + 海外授权 + 资本市场” 平衡模型。
(六)AI 制药:技术深化但商业化待突破
全球 AI 制药市场 2021-2024 年复合增速 30.1%,预计 2026 年达 29.9 亿美元。2024 年技术持续突破,DeepMind AlphaFold3 提升蛋白质结构预测精度、晶泰科技 “AI + 机器人实验室” 缩短晶型筛选周期,但临床阶段应用有限,仅聚焦患者招募(如和铂医药将 II 期试验招募缩至 39 天),尚未大幅降低整体研发周期与成本。
资本层面,2024-2025Q1 全球 AI 制药融资 51.6 亿美元、BD 交易 169.13 亿美元,但二级市场回调(晶泰科技股价跌 62.2%),核心挑战包括数据质量依赖、算法黑箱、临床转化难。中国 AI 制药融资 4.01 亿美元、License-out19 起,虽研发效率获认可,但面临靶点同质化、资金分散、人才断层等问题,需政策引导构建标准化数据体系与监管框架。
二、2024 年市场表现
(一)二级市场:A 股承压,港股回暖
- A 股
:医药生物板块 2024 年初 - 2025Q1 累计跌幅 10.42%,弱于沪深 300 指数,市值从 4.20 万亿元波动至 3.92 万亿元。IPO 虽有回暖(19 家、235.56 亿元),但 2025Q1 暂无企业上市,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研发型企业)遇冷,2024 年无企业 IPO。 - 港股
:医药生物板块同期累计涨幅 11.45%,市值从 1.68 万亿港元升至 2.01 万亿港元。2024 年 6 家企业上市(募资 26.4 亿港元),2025Q1 映恩生物上市首日暴涨 116.7%,18A 通道仍是未盈利企业融资主要选择。 - 美股
:标普 500、纳斯达克指数分别涨 18.43%、17.16%,但纳指生物科技指数仅涨 1.10%,中国创新药企因地缘风险(如《生物安全法案》)赴美上市受限。
(二)一级市场:融资双降,投资聚焦优质资产
全球医疗健康一级市场 2024 年融资 582 亿美元(略增 1%),但事件数降 25%(2291 起),单笔金额增 33%;中国市场融资额、事件数双降 33%、37%,投资人保守,转向二级市场并购或聚焦抗风险资产(如现金流稳定的传统药企、获跨国药企认可的创新药企),国资成为主要买方,但风险厌恶度高,进一步压缩投资力度。
三、行业困境与机遇
(一)困境:周期调整与结构性挑战
- 融资寒冬持续
:Biotech 现金流承压,一级市场活跃度低,IPO 窗口窄,早中期项目依赖非传统退出路径。 - 出海风险加剧
:NewCo 模式面临控制权稀释、中美合规壁垒(如美国 2025 年药品 232 条款调查),License-out 受数据跨境、外资审查影响。 - 政策 “双面性”
:医保控费、集采压缩利润,创新药定价灵活性低,Biotech 回本周期延长。
(二)机遇:全球化与技术突破
- License-out 与 NewCo
:2024 年交易规模、频次创新高,2025Q1 延续增长,NewCo 模式绑定长期权益,成为出海重要补充。 - AI 制药降本增效
:国产大模型(如 DeepSeek)降低计算成本,在靶点筛选、工艺优化等环节落地,未来有望突破临床应用瓶颈。 - 跨国药企合作深化
:跨国药企因专利悬崖加大对中国资产投入,2024 年 License-out 中 71.5% 首付款来自跨国药企,直接并购案例增多(如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 - 政策红利
:医保创新药支付优化(如 “丙类药品目录”)、首发定价政策(企业自主定价空间),地方政府设立并购基金,推动产业整合。
四、2025 年核心投资主题
(一)老龄化驱动生物科技机遇
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超 3.1 亿(占 22%),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激增,政策推动抗衰老、老年病早筛产业发展(如《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核心方向包括:干细胞与 iPSC 技术(如拜耳 BRT-DA01、睿健医药 NouvNeu001 治疗帕金森)、创新药靶向突破(GLP-1 长效化 / 口服化、ADC 双抗肿瘤治疗)、癌症早筛(和瑞基因莱思宁 ® 灵敏度 95.42%),但需突破技术瓶颈(如 ADC 生产工艺)与商业化支付难题(创新药定价高、商保覆盖不足)。
(二)AI 制药:法规突破带来增长预期
中美政策推动 AI 制药,中国《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支持大模型平台,美国 FDA 拟取消部分动物实验要求。2024-2025Q1 全球融资 51.6 亿美元、BD 交易 169.13 亿美元,但二级市场调整,核心挑战是临床转化难。中国 AI 制药在 License-out(占全球 26% 金额)表现突出,但需解决数据分散、人才断层问题,未来聚焦标准化数据平台与可解释模型构建。
(三)生物科技产品权益出海爆发
中国成为全球单笔授权金额最高、首付款最大的国家,2024 年对外授权 124 起(523 亿美元),2025Q1 新增 41 起(369.29 亿美元),恒瑞、礼新医药等企业入围全球交易 TOP20。License-out 重塑估值逻辑,推动企业盈利与市值提升,NewCo 模式加速,未来或开启中国 Biotech 以跨国药企并购为目标的时代,补充 IPO 退出路径。
(四)生物制造全球化
中国生物制造企业加速 “出海”,CDMO(药明康德、金斯瑞海外收入超 50%)从 “代工” 转向 “共研”,制药装备(东富龙出口占比 30%)向欧美市场突破,合成生物(金斯瑞、蓝晶微生物)输出平台技术。企业通过新加坡、爱尔兰建厂规避地缘风险,未来政策(出口退税、GMP 国际接轨)与品牌建设将决定国际竞争力。
(五)行业整合加速
政策(“并购六条”、上海 12 条)与资本寒冬推动并购,2024 年 3 亿以上并购 22 起(2023 年 8 起)。跨国药企并购创新资产(如强生 146 亿美元收购 Intra-Cellular),国内上市公司横向扩张(博雅生物 18.2 亿收购绿十字)与纵向整合(东北制药切入细胞治疗),国资与并购基金(上海 100 亿生物医药基金)入局。但需警惕高估值(如博雅生物溢价 182%)、跨界整合失败(双成药业收购芯片企业终止)风险,并购后整合能力(研发转化、渠道协同)是关键。
五、市场变化与新交易模式
(一)行业结构性变化
- 产业链重构
:中美对抗下,CDMO 订单流向海外,跨国药企调整布局(如罗氏美国 500 亿美元投资),供应链区域化不可逆转。 - 资本退出难
:中美 IPO 监管收紧,美元基金撤资,一级市场估值回调,对赌协议阻碍融资,并购成为主要退出方式,但面临估值分歧。 - 政策与利润压力
:第十批集采降幅 71.2%,仿制药利润承压,企业转向成本控制(精益生产)与创新研发,院外自费市场增长。
(二)新交易模式与增量资金
- 国资 + 上市公司合作
:东诚药业在政府支持下并购核药企业,国资成为增量资金,与龙头企业设立产业基金(上海生物医药基金),聚焦链主企业上下游。 - 上市公司并购整合
:华润三九 62.12 亿收购天士力、四川双马 15.96 亿收购深圳健元,补全管线与渠道,抵御风险。 - 基金并购上市公司
:启明创投 4.52 亿收购天迈科技,借助上市公司实现资产证券化,成为退出新路径。 - 跨国药企业务调整
:优时比出售成熟产品、阿斯利康 1.6 亿收购珐博进中国业务,“退成熟、进创新”,动态优化在华架构。
(三)交易角色关注点调整
- 国资
:从 LP 转向产业基金主导,偏好稳定盈利项目,联合龙头企业降低风险。 - 头部上市公司
:关注临床后期资产与成熟业务,部分转型创新,通过多地布局应对地缘风险。 - PE/VC
:VC 聚焦临床后期与盈利赛道,PE 偏好低估值成长期企业,探索并购上市公司、亲自运营企业等新模式,延长投资周期(达 10 年)。 - 跨国药企
:“进退结合”,剥离集采影响资产,加码创新授权与本土产能,中国成全球战略关键节点。







☟☟☟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筹备组征集公告☜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清华第四版】DeepSeek+DeepResearch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
【清华第七版】文科生零基础AI编程:快速提升想象力和实操能力
【清华第十一版】2025AI赋能教育:高考志愿填报工具使用指南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北京大学第五版】Deepseek应用场景中需要关注的十个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
【北京大学第九版】AI+Agent与Agentic+AI的原理和应用洞察与未来展望
【北京大学第十版】DeepSeek在教育和学术领域的应用场景与案例(上中下合集)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一--吴飞:DeepSeek-回望AI三大主义与加强通识教育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二--陈文智:Chatting or Acting-DeepSeek的突破边界与浙大先生的未来图景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三--孙凌云:DeepSeek: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和人机协作的新常态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四--王则可:DeepSeek模型优势:算力、成本角度解读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五--陈静远:语言解码双生花:人类经验与AI算法的镜像之旅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六--吴超:走向数字社会:从Deepseek到群体智慧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七--朱朝阳:DeepSeek之火,可以燎原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八--陈建海: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与AI通识教育之未来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1册-技术解析篇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2册-开发实战篇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3册-行业应用篇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4册-个人使用篇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厦门大学第一版】DeepSeek大模型概念、技术与应用实践
【厦门大学第五版】DeepSeek等大模型工具使用手册-实战篇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DeepSeek技术溯源及前沿探索》(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2025从大模型、智能体到复杂AI应用系统的构建——以产业大脑为例(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智能金融——AI驱动的金融变革(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人工智能重塑科学与工程研究(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司法及相关思考(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AI大模型如何破局传统医疗(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2025年大模型:从单词接龙到行业落地报告(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2025大小模型端云协同赋能人机交互报告(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DeepSeek时代:让AI更懂中国文化的美与善(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智能音乐生成:理解·反馈·融合(附PDF下载)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走进海洋人工智能的未来(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当艺术遇见AI:科艺融合的新探索(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AI+BME,迈向智慧医疗健康——浙大的探索与实践(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心理学与人工智能(附PDF下载)
资料下载方式
Download method of report materials

【中国风动漫】《雾山五行》大火,却很少人知道它的前身《岁城璃心》一个拿着十米大刀的男主夭折!

如需获取更多报告
报告部分截图

编辑:Zero

文末福利
1.赠送800G人工智能资源。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人工智能”。
2.「超级公开课NVIDIA专场」免费下载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公开课”。
3.免费微信交流群: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分享群、
人工智能知识分享群、
智能机器人交流论坛、
人工智能厂家交流群、
AI产业链服务交流群、
STEAM创客教育交流群、
人工智能技术论坛、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论坛、
AI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雄安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细分领域交流群:
【智能家居系统论坛】【智慧城市系统论坛】【智能医疗养老论坛】【自动驾驶产业论坛】【智慧金融交流论坛】【智慧农业交流论坛】【无人飞行器产业论坛】【人工智能大数据论坛】【人工智能※区块链论坛】【人工智能&物联网论坛】【青少年教育机器人论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论坛】【AI/AR/VR/MR畅享畅聊】【机械自动化交流论坛】【工业互联网交流论坛】
入群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入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