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前,我做了一个在朋友眼中"勇敢"(他们原话是"愚蠢")的决定——卖掉开了三年的本田思域,换了一台新能源电车。
当时朋友们都说我脑子进水:"电车不成熟!""充电麻烦!""电池衰减厉害!""二手车保值率低!"……
现在,五年过去了,我想给那些正在纠结要不要入手电车的朋友们分享一些真实经历。
这不是车企软文,也不是网上道听途说,而是一个普通人五年电车生活的真实感受。
一: "充电太麻烦"是真的吗?
刚买电车那会儿,我确实为充电焦虑过。
记得第一次跑长途去外地,导航上标注的充电桩到了却发现早已拆除,当时那个慌啊!
但五年过去了,中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小区现在有32个充电桩,公司地下车库有20个,周边商场、超市几乎都配备了充电设施。
我现在的充电方式特别简单:晚上回家插上充电桩,早上出门拔掉。一周只需充电2-3次,比我老婆刷抖音的频率还低。
充电时间?睡觉时间啊!谁会傻傻地守在车旁等充电完成?
当然如果你节假日上高速,那排队充电肯定会急死你,心里会很后悔买电车了!
有趣的是,我发现自己再也不用专门去加油站排队了。
记得以前开油车,每次看到油表警灯亮起就心烦,尤其是赶时间的时候。现在?
家就是我的"加油站",而且"油价"还特别便宜!
二:电池衰减有多可怕?
买电车前,最担心的就是电池衰减问题。
五年下来,我的电车电池容量确实有所下降,从最初的405公里NEDC续航,现在大约剩下350公里左右,衰减了13%左右。
听起来吓人?其实一点都不!
因为我日常通勤只有30公里,就算衰减30%也完全够用,不过冬天跑高速就还是有点慌了,比较电车都怕“冷”!
更何况,现在新出的电车续航都在500-700公里,就算衰减20%,也比我当年买的新车续航还长。
有个邻居开了8年的特斯拉Model 3,电池衰减了约20%,但他说:"这比我开了8年的奥迪A4发动机功率下降和油耗上升的情况好多了!"
三:维修保养真的省钱吗?
这可能是最让我惊喜的部分!五年来,我的电车海豚除了定期更换空调滤芯、雨刮片和轮胎外,几乎没有任何大修。
没有机油滤芯,没有火花塞,没有正时皮带,没有变速箱油......
朋友的同期购买的大众宝来,光是正时皮带一换就是4000多,而我?最贵的一次维修是更换前雨刮电机,花了800元。
有数据为证:我五年的保养维修总费用约6000元,而我朋友的宝来已经超过18000元。
这差距,抵得上几次国内旅游了!不过电车也有一个风险,那就是电池问题,换电池很贵!
四:用车成本:真实数据说话
很多人说电车省钱是忽悠人的,那我们就用数据说话:
1. 能源成本:我的海豚百公里电耗约12度电,按照0.5元/度的居民电价,百公里成本6元。我之前的思域百公里油耗7.5L,按照现在7元/升的92号汽油,百公里成本52.5元。五年15万公里下来,能源成本差距高达7万元!
2. 保养成本:如前所述,五年下来省了约1.2万元。
3. 保险成本:由于电车车损险比例略高,五年多花了约3000元。
4. 贬值成本:这是电车的痛点。我的海豚五年贬值约70%,而同期的思域大概贬值30%。按照10万购车价计算,电车多贬值了2万元。
综合算下来,五年总拥有成本,电车比燃油车至少省了7万多!这还是在我五年前买的"落后"电车基础上算的,现在的新电车续航更长、充电更快、贬值率也在改善。
小编给想买电车的朋友几点忠告
第一,别迷信"大电池"
很多人执着于70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型,结果预算大增。实际上,对大多数人来说,400公里续航已经足够日常使用,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家充条件。
第二,家充是关键
如果你有固定车位且能安装充电桩,买电车绝对是明智之选。如果你住在老小区没有固定车位,还是慎重考虑。
第三,别被"电池衰减"吓到
现在的电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大多数电车8年内的衰减都控制在20%以内,完全不影响日常使用。
第四,二手车确实是短板
如果你是频繁换车的类型,电车确实不太适合,因为贬值率较高。但如果你计划开5年以上,电车的总拥有成本优势就会非常明显。
第五,不要盲目跟风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电车。如果你经常跑长途,家里没有充电条件,或者预算非常有限,燃油车可能更适合你。
小编最后的忠告:
如果你问我"要不要买电车",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有家充条件,预算在10-15万,主要是城市通勤,那么买电车绝对比同价位燃油车省钱、省心、省力。
但如果你住在老小区没有固定车位,或者经常跑长途,燃油车可能更适合你。
记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固执己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做选择才是最明智的。
五年前我"勇敢"地换了电车,现在看来这个决定确实省了不少钱。
但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的用车习惯和对能源的认知。
你准备好拥抱电动时代了吗?如果小编给你20万,你会买电车还是燃油车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