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启动一项新的试点项目,旨在推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安全运营。受此消息刺激,美股市场中eVTOL概念股全线大涨,Joby Aviation股价一度暴涨超11%。
这一政策举措不仅体现了美国对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视,也意味着全球eVTOL产业发展将进入加速阶段。根据美国垂直飞行协会(VFS)发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目前有超过1000个eVTOL研发项目。(下图来源:CSDN博客,作者:北京航通天下科技有限公司,2024-11-11)

一、项目内容
美国政府此次推出的试点项目包含至少五个由州和地方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的示范项目。项目内容涵盖短途空中出租车、长航程固定翼飞行、货运与物流,以及服务于应急管理、医疗运输或海上能源设施的飞行任务。
参与方将使用有人驾驶、可选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的先进空中出行飞行器。这些飞行器通常重量超过1320磅(599公斤),可搭载乘客,并采用新技术确保安全融入国家空域体系。
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宣称:“航空领域的下一个伟大技术革命已经到来。美国将走在最前列,而这将巩固我们在全球交通创新中的领导地位。”
二、市场反应
美国政府推出试点项目的消息立即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应。Joby Aviation股价盘中一度大涨超11%,Archer Aviation大涨超3%。
市场反应如此强烈,是因为这代表了政府对eVTOL产业的正式认可与支持。Joby Aviation公司对此表示赞赏,并认为:“纳入该项目的飞行器将在获得FAA全面适航认证之前,能够在部分市场开展运营,这是为规模化商业服务做准备的关键一步。”
摩根士丹利曾发布报告称,预计到2040年全球eVTOL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这一巨大市场潜力正是资本狂热追捧的根本原因。
(下图来源:CSDN博客,作者:北京航通天下科技有限公司,2024-11-11)

三、全球eVTOL发展态势
全球范围内,eVTOL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美国在加速部署,包括印度和阿联酋在内的多个国家也在加快eVTOL的部署。
7月,Joby Aviation已在迪拜完成试飞,将于2026年启动空中出租车商业运营,首个运营站点将设在迪拜国际机场附近。
适航取证能力是eVTOL厂商迈入市场并实现商业化的关键通行证。无论是有人驾驶还是无人驾驶,eVTOL制造企业都必须取得适航证,才能进行商业化销售和交付,这已成为行业的准入门槛。
四、中国eVTOL市场现状
相比之下,中国eVTOL市场同样发展迅速。2025年被认为是中国载人eVTOL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年,行业规模预计突破120亿元。
政策红利(如《低空飞行管理条例》实施)、技术突破(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与资本涌入(年内融资超80亿元)共同推动产业进入快车道。
中国eVTOL企业已经涌现出一批创新企业,在关键零部件、飞控系统、整机OEM等细分领域崭露头角。这些企业正沿着个人飞行和移动出行两条主航道加速前进,致力于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市场需求。
据报导,到2040年,中国eVTOL市场规模将达410亿美元,年销量约16万台。其中,个人飞行eVTOL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0亿美元,占比约为55%;出行eVTOL市场规模预计达180亿美元,占比约为45%。(下图来源:亿航智能官网)

五、电驱动系统的挑战
eVTOL电机作为电动飞行汽车的“动力引擎”,面临着比汽车电机更为严苛的技术要求。与传统汽车电机不同,eVTOL电机需要满足多项特殊要求:
功率密度要求高:需达到10kW/kg以上,远超新能源汽车电机的3kW/kg水平。这种差异源于航空领域的特殊限制:每增加1公斤重量,飞行器续航就减少约2公里。
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电机的大范围变工况动力输出能力、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是决定eVTOL动力特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适航认证要求:eVTOL电机属于航空设备,需要进行适航认证。由于主机厂适航要求高且复杂,电机厂和主机厂在适航通过后会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下图来源:赛峰官网)

六、电机技术突破方向
全球科研机构正从三大方向突破eVTOL电机的技术瓶颈:
材料革新:碳纳米管导线技术崭露头角,其导电性能是铜导线的3倍而重量仅为1/5,但量产工艺尚待突破。
新型钕铁硼永磁材料通过纳米复合技术,磁能积提升20%,使电机在高温环境下仍保持稳定输出。
散热革命:喷油冷却技术可将散热效率提升40%,通过直接对绕组喷射冷却油,解决了高功率运行下的温升难题。
集成创新: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的高度集成化设计,使系统体积缩小30%,同时通过智能热管理系统实现能耗优化。
七、产业格局与主要玩家
目前进入eVTOL电机领域的企业包括三类阵营:
一是自研电机的主机厂:较早进入eVTOL 领域的主机厂如Joby、 Archer、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均进行电推进系统自主研发,针对性进行电机设计。(下图来源于网络)

二是海外航空发电机厂商:EMRAX、赛峰、MagniX等海外主流电机制造公司航空电机产品在功率、转矩等技术指标上覆盖范围较大,可满足定制化需求。
三是国内电机电控厂商:国内eVTOL 电机电控供应商主要有卧龙电驱、天津松正、迈吉易威等。
中国eVTOL产业链已经蓄势待发。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从磁性材料、精密加工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集群,部分企业研发的高转速电机(20000rpm以上)已通过国际适航认证,开始向全球头部eVTOL制造商供货。
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和成本下降,eVTOL不仅将重塑城市交通格局,更将带动中国高端制造业全面升级,在这场航空动力革命中占据先机。
中国电机企业能否在这场动力系统的巅峰竞逐中脱颖而出,将决定其在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的最终位势.
免责声明: 图片和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编写于此只是为了传递行业资讯,如有误差欢迎指正,如有侵权请添加作者微信删除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