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车来了,燃油车的修车铺却先倒闭了!
各位车友们,小编今天想聊个有点扎心的话题。
最近小编路过汽修街,发现卷闸门拉下来七八家,拆掉的霓虹灯招牌孤零零躺在墙角,老师傅蹲在花坛边刷抖音,机器声早被手机外放声取代了。这场景,怎一个"凄凉"了得!
新能源汽车明明是在跟燃油车打架,结果修车铺却先躺枪了?
这剧情反转得有点猝不及防啊!
查了下数据,真吓人!今年前五个月新能源车维保量同比涨了37%,传统汽修厂接单量却暴跌42%。
一:保养需求少,修车单子飞了
全国超万家汽修厂上个月刚贴出转让告示,保养工位现在比停车位还空!
城郊结合部那些修车档最惨,以前修十台油车能赚九台的钱,现在十台电车有八台非回4S店不可。
朋友家附近的汽修店转型卖充电桩,结果充电车主连洗车都懒得消费,更别提换三滤了——因为根本没三滤可换啊!
电车的动力系统少了机油、火花塞、变速箱等传统部件,故障率低得吓人。
二:三电维修门槛高,汽修厂干瞪眼
再加上大部分新能源车给首任车主提供5至8年的"三电"质保,出了问题只能回4S店修。
车企这招"封闭式服务"玩得真狠!
现在全是电池电机电控这些"黑科技",高压电谁敢碰?
出事就是人命关天啊!车企技术还不公开,没原厂设备连故障都查不了。配件非要去4S店买,价格直接翻几倍!
三电系统全靠专检设备,外面店花二十万买的诊断仪可能明年就成废铁。
特斯拉换个刹车片都要回官方,隔壁修了二十年车的老王,现在连车门控制器都拆不开。
更绝的是远程OTA,上月有车主大灯故障,厂家后台直接修复,修理厂连汤都喝不着。
某款新能源SUV的后车架采用一体压铸,撞一下修不了只能整换,报价20万,车才28万!这不是修车,这是买新车啊!
车企把三电数据锁得比银行金库还严,非授权店连维修手册都拿不到。
比如北京一家汽修店修了国内某新能源品牌的车,发个视频还被告了,赔得连底裤都没了!
网友吐槽得好:"修个新能源车跟破解银行保险柜似的,汽修厂咋干?"
三:车企“锁死”车型系统售后,汽修厂没饭吃
比如之前上海两位修车师傅帮车主解锁某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结果被起诉判刑6个月,5000块收入全没收!
这不是杀鸡儆猴是啥?
汽修厂老板孔师傅苦笑道:"新能源车是电池+机械+IT的复合体,我们这些老技师学不会,修不了!"
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1.5万家汽修厂转让或倒闭,平均每天50家关门!
全国80万家汽修厂里,能修新能源车的不到5%,能精准修三电的更是凤毛麟角。
轮胎店倒是突然吃香了。电车扭矩大费胎,普利司通门店的扒胎机最近总排队。
可全中国会换轮胎的店有三十多万家,这点红利塞牙缝都不够。
苏州有家店搞出绝活,给特斯拉加装机械门把手,结果被律师函警告。
传统汽修人现在就像拿着螺丝刀修智能手机,工具全不对口。
新能源维修证培训费涨到八千块,还要绑定买厂家指定的万用表。广州有批老师傅组团考证,实操考试时连高压互锁装置都找不到。
更坑的是车企每年更新技术,去年学的电池拆装流程,今年可能就被作废。
也有闷声发财的。深圳有家店专修泡水电车,拆电池包的技术连4S店都来找他们。北京老杨把铺面隔出两间,左边修老头乐右边修五菱MINI,居然比修油车时赚得多。
前几天看见老汽修厂挂出"电车贴膜"的招牌,老师傅戴着老花镜裁改色膜。
卷帘门上新刷的标语挺扎眼——"修不了电机就修座椅,搞不定电池就搞装潢"。
时代的灰飘下来,有人被压垮,有人抖抖灰继续走。
只是不知道他们工具箱里,还能不能翻出适配这个时代的工具。
这场"电动革命",让无数燃油车修车师傅措手不及,不知何去何从!
那么您觉得下一个受到波及的会是谁?加油站?机油厂?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