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提出行业智能化「三步走」路径,为产业AI落地破题

36氪 2025-09-20 21:3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产业 AI 如何落地?

华为“三步走”路径为企业解题。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没有一家企业不在拥抱AI,但真正能够将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仍然凤毛麟角。当众多厂商仍在比拼模型参数之多、算法之新时,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AI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中跑起来,并创造出真金白银的商业价值。

这也是华为试图解答的核心命题。9月19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企业销售总裁陈雷分享了华为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当AI成为业务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应该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智能化升级路径。


资讯配图

于是,华为将自身的实践经验输出,联合伙伴发布了涵盖政务、教育、医疗、金融、制造等在内的9大行业解决方案。

华为的实践,正在成为一套可复制、可落地的行业标准范式,帮助千行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

资讯配图

智能化转型的五个关键发现

知名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预测,2027年80%的中国企业,将会部署本地多模型的AGI;到2029年60%的企业将把AI融入生产系统和产品服务,并成为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

但有了现成的技术,企业就能拿来用吗?现实是,技术供给和业务价值之间,仍然存在着一道巨大的鸿沟,而这也是当前企业智能化转型面临的核心挑战。

结合华为与伙伴的实践经验,陈雷分享了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五个关键发现:

第一,场景选择至关重要。AI的价值更在于与核心生产场景深度融合,从而重塑流程,推动智能产品与服务的交付方式;

第二,垂域数据的质量,决定行业模型的能力。行业智能化的落地,仅依赖开箱即用的通用模型是不够的。企业必须基于自身及所在行业积累的大量高质量数据,对通用模型进行训练和调优,才能形成专属的行业模型,构筑差异化竞争力;

第三,智能体(AI Agents)正在快速规模化,驱动对大规模推理的旺盛需求;

第四,人机协作正在成为新的组织范式;

第五,系统化治理与风险管理是必须守护的底线,必须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确保AI的应用安全、可持续、可信赖。

这些发现源于华为真实的洞察。以场景选择为例,它强调技术必须服务于业务本质,而非进行零散的技术点缀,这也是所有行动的战略起点和方向舵;对垂域数据的重视,也向行业发出了一则提醒:通用模型是“毛坯房”,而深厚的行业数据积累,才是打造它的最佳建材,也是这是智能化的质量根基;而智能体,则是将应用落地的核心载体。

华为的提示,也呼应了当下智能化转型大潮的现状。事实上,许多看似共性的智能化转型需求,在每个行业、每家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中,呈现的痛点与瓶颈是完全不同的。这意味着,几乎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坚实的技术底座和深入肌理的行业Know-how,才是智能化成功的前提。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技术提供方,还是企业决策者,都需要再向前走一步。

资讯配图

在全联接大会期间,陈雷也分享了华为推动行业智能化的“三步走”路径,为企业提供转型道路上的经验参考:评估高价值场景、结合垂直行业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以及规模化部署AI智能体,以重塑关键业务。

资讯配图

AI成为驱动增长的关键引擎

“三步走”路径,也将AI从技术概念转化为业务价值的系统性工程。实现这一工程,必然离不开面向AI的ICT基础设施,覆盖从数据准备、传输,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以及模型开发的全流程。也只有打好智能化底座,才能支撑起复杂多样的业务场景。

而这正是华为的优势所在。例如在数据治理方面,华为就能够提供完整的工具链,包括ModelArts一站式AI开发平台、DataArts数据治理与集成平台等,帮助企业将原始数据转化为知识,再将知识转化为模型。

华为在能源、制造、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等多个行业的转型实践,就是最佳例证。

资讯配图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电力都是个重度依赖人工的行业。设备的巡检、故障的判断和处置,不仅效率低下,也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基于昇腾算力平台与MindSpore AI框架,华为南方电网开发了电力行业首个自主可控大模型“大瓦特(MegaWatt)”,并融合计算机视觉(CV)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部署在昇腾大规模专家并行集群上。

得益于华为的AI能力,“大瓦特”突破了软硬件适配、预训练、模型微调等多个技术门槛,每分钟能处理100张问题图片,效率达到了传统人工智能算法的10倍。并且,能够针对电网异常情况秒级自动化生成处置预案,及时响应15分钟的电力市场调节需求。而这种级别的提效,无疑是通用大模型难以实现的。

在医疗行业,AI也已经成为了解放生产力的关键角色。润达医疗是一家全国知名的体外诊断服务商,这家公司基于昇腾推理服务器打造了AI病历一体机方案,瞄准广大医生病历书写工作繁重的细微痛点。

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例,这套AI生成式病历在华西医院的实际部署显示,最快仅需1秒就能生成一份病历,并支持医生个性化配置调优,在医生审核阶段平均不超过4处修改,支持一键回写到HIS系统,极大提升了诊疗效率。

不难发现,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之下,AI的角色早已不是锦上添花的单点创新,而是驱动业务增长的关键引擎,甚至是贯穿研发、生产、服务全价值链的生命线。也只有找准场景、夯实数据根基,才能让AI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资讯配图

做行业智能化的沃土

为什么华为能够成为这些企业的首选?

华为是国内最早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厂商之一。华为的AI能力首先在自身的生产、物流、研发、营销等场景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和验证,其中沉淀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宝贵的行业Know-How。

迄今为止,华为也是业界少有能够提供从底层算力、操作系统、开发平台到行业应用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厂商。例如,在数据存储、计算和网络领域,华为就能提供包括AI存储和UCM插件、800GE高速数据中心网络方案、高可靠星联光模块、昇腾384超节点集群等在内的一系列集成产品。

这种全栈技术布局确保了技术栈各层间的深度协同与优化,能极大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度和不确定性,正是企业当下最需要的一站式、高性能、稳定且可靠的AI底座。

不过,部署AI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上千行业的需求复杂不一,全球范围内都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大包大揽。这就离不开另一个关键角色:合作伙伴。

资讯配图

如果说华为的AI平台、算力和框架是一套顶级手术刀,合作伙伴就像是技艺熟练的外科医生,更加了解特定行业的流程、痛点与合规要求,能够将通用的AI技术“翻译”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可以说,合作伙伴是连接技术与商业价值的最后一公里。

在业界,华为拥有丰富的合作伙伴体系。截至目前,华为生态体系已汇聚6300多家鲲鹏伙伴、2700多家昇腾伙伴、70多家行业咨询公司及750家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合作伙伴的和持续投入,考验的是一家企业的生态号召力与凝聚力,本质仍是对华为技术能力和利益共享理念的信任。

某种程度上,华为也是最擅长做生态的企业之一。从To C到To B,华为无数次验证过这样一套模式:用技术和品牌力吸引合作伙伴,当生态盘子越来越大,触角延伸得越来越广,也能够快速吸收最新的需求与经验,实现对其自身能力的反哺,再将更扎实的技术输入全行业,形成正向增长飞轮。

如今AI在产业落地的过程中,这套逻辑仍然奏效。而华为的实践,也为全行业树立了一标杆人工智能的终极命题,从来不是实现与否,而在于如何造福于人如何与产业和社会共荣共生智能化浪潮袭来技术终会迭代,模型也会更新,但为产业构建一片生生不息的“黑土地”,远比交付一件工具更具长远价值。

华为所做的,正是以技术为肥、以开放生态为壤,与万千伙伴共同培育一片孕育智能创新的繁茂森林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华为
more
广汽有希望了!联合华为发布新品牌,退休老总被带走调查
深度拆解华为昇腾 AI 芯片路线图:光互连+超级集群,这才是对英伟达的真正威胁
领先英伟达两年后产品,徐直军详解华为最强“算力核弹”
华为云再掀算力风暴:CloudMatrix384超节点将升级,Tokens服务性能最大可超H20四倍
拆解华为65W氮化镓双口快充:​​深度解析内部设计、布局与散热...
最全!一文看懂华为昇腾芯片和超节点最新演进路线
华为超节点:用「一台机器」的逻辑,驱动AI万卡集群
华为发布面向智能世界2035十大技术趋势
【硬件资讯】国产算力芯片发展——华为公布昇腾芯片路线,龙芯首款GPGPU研发完成,头部科技企业全面适配国产芯!
新品 | 华为公布多颗昇腾芯片;荣耀将首发 10000mAh 巨无霸电池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