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储能领跑:总装机超全球40%

电子工程专辑 2025-09-22 14:28

资讯配图

近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面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其首份储能专题研究报告完整版——《光伏与储能助力能源转型》。该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国在全球储能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特别是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型储能应用市场,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40%以上,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该报告由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是首次有中国企业深度参与的全球储能研究报告,由宁德时代与多家国际企业和组织共同编制。报告提出多项政策建议,包括设立国家储能目标、完善电力市场规则、开发金融产品降低投资成本等,以推动电力系统脱碳,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目标。

报告从技术和成本两大维度系统梳理了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研判未来趋势,为各国政策制定者制定储能及能源战略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该报告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光伏与储能的深度融合,是实现能源系统稳定、高效转型的关键。

随着全球集中式光伏与储能项目成本大幅下降,“光伏+储能”已成为当前最经济的绿色能源组合方案。这种组合既能匹配全球用电增长需求,又可支撑能源清洁转型进程。而在技术方向上,锂电池储能正突破现有响应时长限制,向4-8小时甚至更长期限迈进。未来,锂电池储能有望成为长时储能关键技术储备,满足电网在更长时间跨度内的灵活调节需求。

中国自“十四五”规划以来,便将新型储能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支持新能源配储的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产业链方面,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最具成本优势的储能产业链,从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能量管理,均实现了高度自主化。

尤为关键的是,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能源等领军企业不仅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持续提升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还在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新型技术路线上积极布局,为储能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7376万千瓦,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今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达到9491万千瓦。

此外,该报告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包括设立国家储能目标、将储能纳入电网顶层设计规划、完善电力市场规则以实现储能多重价值、开发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产品降低初始投资成本以及建立健全储能并网安全标准体系和实证平台等。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行动联盟主任Ilina Radoslavova Stefanova表示:“如果这些政策建议得到采纳和落实,将能够推动电力系统的脱碳进程,实现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目标,并为建立一个具有韧性的、完全可再生的全球能源系统奠定基础。”


THE END


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加小编微信

现已开放地区群,请发送消息【深圳】【上海】【北京】【成都】【西安】到公众号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储能 光伏
more
液冷技术在储能领域即将全面开花
GGII:2025年7月储能系统中标排行榜
储能重磅政策!《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GGII观点:
日本离岛最大储能电站投运,采用中国企业储能系统
2025年中国电网储能‌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中国储能市场已形成"电网侧引领、电源侧优化、用户侧拓展"的协同发展格局[图]
清华大学在石墨负极储能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
中国储能开启“反内卷”
GGII:8月储能EPC/系统开标21.6GWh,赣锋锂电位居系统中标榜首
电网互联催生储能热,巴尔干vs东盟,谁是全球储能增长新引擎
赛迪前瞻丨2025新型储能产业机遇与风险并存:传统市场筑壁垒,新兴市场增需求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