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9月18日,中芯国际股价盘中狂飙超8%,一举冲破127元,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虽然收盘回落至9771亿元,但这场资本盛宴已经向世界宣告:中国芯片正迎来高光时刻!
收盘时,中芯国际股价定格在122.15元,市值9771亿元。这个数字背后,是市场对中芯国际乃至整个中国芯片产业的强烈看好。资本市场的热捧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中芯国际坚实的业绩基础之上。
刚刚发布的中报显示,中芯国际上半年销售收入达到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2%!毛利率更是大幅提升7.6个百分点,达到21.4%。更令人振奋的是,公司对第三季度的预期依然乐观:收入环比增长5%到7%,毛利率保持在18%到20%的高位。
就在市值突破前夕,中芯国际完成了一笔关键交易。9月8日,公司宣布以定增方式收购子公司中芯北方剩余49%股权,实现全资控股。中芯北方不是普通企业,它拥有两条月产3.5万片的300mm生产线,合计月产能高达7万片!
截至2024年底,中芯北方总资产443.53亿元,净资产407.57亿元,年净利润16.81亿元。这笔交易背后,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亦庄国投等国家队力量的鼎力支持。全资控股意味着中芯国际对核心产能的掌控力进一步增强,战略布局更加清晰。
当前,AI浪潮正席卷全球,而算力需求正是推动芯片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在近日的数字生态大会上透露,腾讯云异构计算平台已对主流国产芯片进行适配。“很多国产芯片在不断提升计算性能”,这句话背后,是整个国产芯片生态的日渐成熟。
随着云厂商不断提升高端芯片使用及开发需求,中芯国际作为产业链关键环节,无疑将受益于这波AI算力大潮。全球半导体市场也在快速回暖,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7%,中国市场增长21%,这片沃土正孕育着无限可能。
从28纳米到14纳米,再到更先进的制程,中芯国际一路走来并不轻松。在美国持续打压的背景下,每一步技术突破都凝聚着中国芯片人的智慧与汗水。
如今,万亿市值只是一个新的起点。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AI、智能汽车、物联网等新需求爆发,中芯国际肩负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希望。
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下了信任票。这信任,源于中芯国际扎实的技术积累,源于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更源于无数中国芯片企业不甘落后、勇攀高峰的精神。
站在万亿市值的新起点上,中芯国际面前是广阔的蓝海,也是艰巨的挑战。先进制程的竞争从未停止,全球半导体格局仍在重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芯片产业已经驶入了快车道,而中芯国际正是这艘破浪前行的旗舰。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1.中国比较厉害的半导体公司
2.半导体行业,年薪40W是什么水平?
3.半导体丨全球十大封测龙头
4.光刻胶:中国三剑客杀出重围
5.半导体,最具潜力的5家公司
6.半导体设备该变变天了
7.Fab大厂工作5年,“我”变成了高薪废物?
8.假如明天失业,后天你能干什么?
9.半导体行业,亏损最惨的4家公司
10.中国Fab大厂一览表
中国芯,我的心,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呗!


关注我获得
更多精彩
声明:本文素材引自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资料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请审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