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ScienceAI 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掌握
新鲜的 AI for Science 资讯

编辑丨%
日常生活中,物品收到过大的力后常常会断裂开——就像被掰开的意大利面。但在分子世界中,有些结合键却表现得像「唱反调」:越拉越牢。这类奇特的相互作用被称为逆锁键(catch bonds)。几十年来,它们一直是免疫学和分子力学的谜题——人们知道它们存在,却始终看不清它们在受力下的真实动作。
为了挑明键受力阈值的存在与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与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等引入了 AI 增强的分子动力学方法,揭晓了这个答案:逆锁键在施加力后几乎立即「启动」。
相关的研究内容,以「AI Uncovers the Rapid Activation of Catch-Bonds under Force」为题,于 2025 年 9 月 11 日发布在《Journal of Chemical Theory and Computation》。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ctc.5c01181
逆锁键的激活机制
逆锁键的存在能解释许多生物现象:免疫细胞如何在湍急血流中驻足,血小板如何在受损血管上停靠。但它们究竟通过怎样的结构变化实现「越拉越稳」,以及这种变化发生在什么时间尺度上,一直存在争议。
传统实验只能测到结果,却无法看清瞬间的分子运动;而常规模拟计算量庞大,往往跟不上这种快速事件。不过上述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计算机单分子力谱方法,结合分子动力学(MD)模拟、动态网络分析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建模,研究 XDoc:CohE 复合物——一种在降解纤维素的细菌中发现的超稳定键。

图 1:XDoc:CohE 复合物的机械稳定性。
实验开始于 200 次独立 SMD 模拟以获取断裂力分布——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了 2200 个轨迹片段。随后利用动态网络分析计算出氨基酸解除数量与相关性,并训练回归模型。
团队非常惊讶地发现,在 XDoc:CohE 界面中,没有找到任何 200 次模拟所共有的氨基酸接触。也就是说,在所有的单分子动力学轨迹中,连接这两者的任何一对残基的平均运动相关性都没有超过0.2。
预测断裂的瞬间
团队系统地测试了一系列机器学习算法,以确定仅使用运动相关性作为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哪些算法在预测 XDoc:CohE 复合物断裂力时表现最佳。
具体而言,整体方法采用动态网络分析,用来确定相邻残基,并计算这些残基的 α 碳运动之间的相关性,然后筛选出平均运动相关性超过 0.2 的残基对。
出乎研究者的意料,在所有窗口,即使使用 「离断裂事件最远的窗口(断裂前 2.1ns)」 的数据,模型仍能有效预测断裂力 ——SVR 模型表现最优,最差 MAPE 仅 10.6%(平均 9.5%±0.8%),且所有模型对 「机械稳定性排序」 的预测精度极高。

图 2:从相关性预测断裂力。
即使 XDoc:CohE 界面的总相关性在下降,机器学习预测的质量仍随着力的增加而提高,而 XDoc:CohE 界面仅呈弱正相关(0.37)。除此之外,AI 仅使用模拟数据的短片段就能做出准确的预测,甚至在键实际断裂之前。
这一点令人惊讶,因为此处测试的所有机器学习模型都仅使用相关性数据进行训练,这表明它们并非依靠相关性测量值的增加来更准确地预测断裂力。相反,这些模型正在解读由运动相关性所捕捉到的系统特征。
关于生物工程蓝图
研究系统地揭示了 XDoc:CohE 界面在机械应力下的复杂动态,阐明了这种逆锁键在不同力度下的表现。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技术,研究团队得以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剖析该系统的机械稳定性特征。
这项研究还突出了人工智能在理解复杂生物数据方面的能力。这些模型不是依赖于静态结构,而是捕捉了蛋白质界面上的动态运动模式,发现了预测稳定性的微妙信号。
相关链接:https://phys.org/news/2025-09-ai-uncovers-hidden-nature-toughest.html
人工智能 × [ 生物 神经科学 数学 物理 化学 材料 ]
「ScienceAI」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及基础科学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欢迎关注标星,并点击右下角点赞和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专业从业者社区,以获得更多交流合作机会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