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起飞前的多维攻坚:低空人才紧缺待解,安全监管成关注焦点

eVTOL产业通 2025-09-23 18:00

资讯配图

“作为新兴产业,当前eVTOL(电动垂直起降器)行业各板块人才紧缺问题突出,企业正优先招聘具备民航、通航工作经验或知识基础的人才,同时也欢迎汽车行业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跨界人才。当前低空市场上完全匹配经验的人才很少,招聘难度较大,招聘后需内部培养。”

近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合翼航空副总经理彭思璇向澎湃新闻谈到了eVTOL行业人才紧缺问题。

目前,合肥骆岗空中交通运营中心正在进行“载人常态化运营”,按照“安全第一、稳步运营”规划,确保安全、稳定、流畅过渡至全面面向公众消费者的常态化商业运营模式。

资讯配图

骆岗飞行

彭思璇介绍,合翼正通过常态化的演示飞行测试和应急演练,持续积累飞行数据与试验数据,同步测试安全运营管控系统及雷达、气象监测等配套设备,验证系统对复杂环境的适配性,为后续场地与系统同步复制做准备。

彭思璇指出,目前主要分三步推进,第一步为载荷试运营,搭载大米、沙包等测试;第二步为载人试运营,目前每天约12个飞行班次,五成左右班次可载人,同时进行空载常态化训练;第三步为面向公众全面开放。首先面向内部员工及外部定向邀约的乘客,通过购票平台进行乘机体验,在积累足够的安全运营经验后,运营商将对外公开售票。

合翼航空成立于2024年,由合肥市国资平台与亿航智能合资成立,是一家专注于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营的公司。2025年3月,亿航智能(Nasdaq:EH)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及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意味着中国无人驾驶“载人时代”正式开启,标志着低空载人服务可以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逐步走向大众消费的普及阶段。

当前,eVTOL行业内飞手与维修人员的缺口尤为显著。有eVTOL人士指出,飞手需先考取民航局中型超视距执照,再接受内部特定航空器操作培训,而当前外部培训航空器操作证的费用就高达十几万。

此前,大疆方面也向澎湃新闻表示,当前,中型无人机执照对操控员的要求仍沿用过往技术标准。这导致部分操控员考取执照时面临耗时久、难度大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运载无人机的发展。在运行管理层面,运载无人机多为短途运输,“属地运行”特征显著,若继续采用运行安全风险评估、空域评估等传统管理方式,将增加用户的合规时间与经济成本,大疆期待未来相关管理流程能进一步简化。

安全始终是eVTOL行业发展的首要考量。合翼航空相关负责人此前就强调,尽管所有飞手都经过严格专业培训,但实战经验和应急处理能力仍需通过实际飞行不断积累和提升。

而近期行业内发生的安全事件也引发了广泛关注。9月16日,有消息称,在长春航展现场两架小鹏汇天eVTOL(电动垂直起降器)相撞后坠机。当时,小鹏汇天方面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称,今天下午,广东汇天通航在长春航展预演结束后,参与双机编队演练的两架飞行器因飞行间距不足发生接触,其中一架飞行器正常降落,另一架飞行器在着陆时发生机身受损起火。现场人员安全,相关部门已有序完成现场处置工作。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不过多位eVTOL企业内部人士表示,小鹏汇天的事故发生后,目前暂未看到eVTOL行业监管政策有收紧的趋势。

一位eVTOL公司中层向澎湃新闻记者分析,后续可能需先看调查报告结果,明确问题后才会有相应监管反馈;从行业角度看,此次事故中人为因素责任可能较大,短期内行业管理肯定会更严格,但这对中长期发展是好事,尤其是对坚持以适航为核心的团队而言,当下首要任务是保证适航的顺利开展。

该中层进一步指出,短期内研发阶段的飞行可能会要求更严谨、低调,同时无论是标准类、运动类还是无人机的适航情况,都会要求项目方严格按照局方当前的管理要求执行。

在监管层面,9月19日,民航局官网发布消息称,9月18日,民航局在京召开9月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安全运行态势并部署下一阶段安全工作。民航局局长宋志勇指出,要毫不松懈落实各项安全工作要求,不断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坚决守牢航空安全底线。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不断推进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加强安全监管的精准性、实效性,提升行业整体安全管控能力。要进一步严密生产组织,加强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落实落细各项安全措施,严防不安全事件发生。

宋志勇强调,认真落实近期关于通航安全的有关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优化完善规章标准,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飞行,确保通航安全平稳运行。

从行业整体发展态势来看,今年低空领域热度较去年有所下降,但政策层面仍在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引。

2025年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原则,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稳妥推进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发展。

对于eVTOL行业的未来落地时间,多家头部企业此前预计,未来两三年将会迎来国内eVTOL落地的新阶段。多家eVTOL企业高管透露,公司载人eVTOL型号计划在2026年底获得适航取证,最快有望2027年开始实现商业化运营。也有企业创始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低空载人出行真正迎来“元年”可能还需三到五年时间,要实现大规模安全运营,仍需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下一步将根据运营情况合法合规开展EH216-S航空器低空观光商业运营,以及逐步开拓城市通勤等其他更多场景,打造低空经济商业运营样板,并逐步复制推广至全国。”对于合翼的后续发展,彭思璇向澎湃新闻介绍,未来,合翼航空将管理并运营不同种类飞行器,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低空运营管理平台,针对空中交通接驳、低空文旅观光、空中物流配送、消防应急救援等多个场景提供运营服务;同时,也将整合eVTOL起降场标准软、硬件设施产业链路,提供技术融合的数字化UAM智慧起降场建设及运营全流程方案,构建体系化、规范化、智能化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商业运营模式。

来源:澎湃新闻

免责声明:  图片和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编写于此只是为了传递行业资讯,如有误差欢迎指正,如有侵权请添加作者微信删除文章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eVTOL 安全
more
2025深圳eVTOL产业发展大会暨低空经济展览会
倾转or复合翼?哪个才是eVTOL飞行器主流构型
报告丨中国载人eVTOL行业白皮书
中国eVTOL电机产业迎来历史性机遇!
未来全球近300款evtol将精简为5-6款核心构型
东方卫视 | 焦点对话:eVTOL相撞坠机,低空经济如何“安全起飞”
“云帆”展翼!全国首型吨级全倾转eVTOL在鲁试飞成功
200架!沃飞长空获川发租赁eVTOL意向采购订单
深谋商业化一骑绝尘!人形机器人中标国网电力,大载重eVTOL即将首飞
突发:长春航展现场,两架eVTOL相撞后坠机。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