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携手共拓低空经济新蓝海,应急无人机成合作新亮点

低空之家 2025-09-23 22:00
资讯配图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吨级混动货运无人机“天目山三号”吸引众多东盟客商驻足,这款最大载重650公斤、航程1800公里的无人机,有望解决东盟岛屿、山区的物流痛点。
资讯配图
   9月的南宁,一架臂展5.2米的无人机悬挂在展厅墙壁上,成为东盟博览会上的焦点。来自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客商在这些创新装备前驻足交流,探讨低空经济合作的可能性。
资讯配图
 “我们已经出口到许多国家,这类无人机在印尼、泰国等也很受欢迎,希望借东博会进一步打开东盟市场。”星际航空公司副总经理何杰在展位前向客户介绍其油电混动大载重无人机的应用场景。
  本届东博会签约的155个项目中,10亿元以上大型项目达45个,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等细分行业。其中两个项目规模甚至达到百亿元级别。
  全国工商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副会长杨表示,中国与东盟正构建低空经济与应急救援一体化新模式,为区域安全与经贸合作增添动力。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认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利用AI开展监测预警能够挽救生命、降低损失,这是双方未来重要的合作方向。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在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亮点。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9月19日,以“低空协同 生态共建——打造中国—东盟低空应急共同体”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广西)—东盟应急无人机应用与发展交流会在南宁举行。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首次以应急无人机为核心议题的大规模线下交流活动。
资讯配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在会上表示,当前中国应急无人机应用的快速发展,为安全应急区域协作注入了新活力。航空应急救援在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凭借其响应速度快、救援范围广、机动性强等独特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交流会上,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介绍了“应急通信无人机基站组网调度系统”。该系统具备多机协同组网能力,能在“三断”时快速覆盖大面积区域,提升灾区通信恢复效率。
  广西壮志雄心科技研发的山地灭火无人机,两人即可展开作业,最大飞行速度20米/秒、抗风等级达7级、载重能力最高50公斤,能适配消防、救援等场景。这一针对性研发的装备,契合广西及东南亚喀斯特地貌的山火处置需求。
  低空经济正以前沿科技赋能千行百业。在东盟博览会现场,广西北投低空经济投资有限公司展出的吨级混动货运无人机“天目山三号”引起关注。该公司无人机技术顾问郑铁新介绍,这款无人机最大载重650公斤,最大航程1800公里,能广泛应用于快递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
 “东盟国家岛屿、山区、丛林众多,对这类无人机的需求很大,这两天我们接待了几批印尼、文莱、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客商,他们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郑铁新说。
  低空经济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在中山市,政务领域无人机应用模式已比较成熟。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无人机低空遥感智能识别自动巡查项目,有效破解传统人工巡查效率低、盲区多、响应慢等治理瓶颈。2024年以来,无人机累计执行飞行巡查任务逾15658架次,总飞行里程超12.1万公里,发现并处置隐患事件超2500宗,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和治理能力。
   中马“两国双园”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专业合作磋商会在东博会期间举行,提出了《中国—东盟低空装备安全验证标准互认倡议书》。倡议以中马“两国双园”特殊区位为战略支点,共建“安全适航检验检测中心”与“空天地海验证试飞中心”两大核心平台。这一倡议旨在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提出的“广西集成创新、东盟落地应用”战略部署,打造中国—东盟低空经济共同体。据统计,全球待适航取证的低空装备机型超2400个,而我国民航局适航审定编制内人员缺乏,传统审定模式难以满足需求。安全适航检验检测中心将聚焦整机静力测试、动力系统认证等十大专业领域,目标实现“一次检测、两国互认、多国通用”。中马关丹“两国双园”还将同步建设“空天地海验证试飞中心”,重点开展低空装备在复杂环境下的实景测试,模拟高原、海洋、城市峡谷等多场景飞行条件。这一布局通过广西在政策、区位、产业基础上的集成优势,将中马关丹园区打造为东盟地区首个具备全链条试飞能力的国际级平台。
  低空经济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日前在沪举行,展出面积突破6万平方米,累计接待观众超5.52万人次。博览会期间,共达成包括17.5亿美元订单在内的多项战略合作。沃兰特航空与泰国泛太平洋集团签署的500架eVTOL采购协议,总金额达17.5亿美元,创下中国航空装备出口单笔订单新纪录。这些飞行器将投入泰国岛屿间旅游运输与海上救援体系。
长三角地区宣布成立“华东(含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整合上海金山无人机制造基地、杭州低空物流试验区等7大产业聚集区,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在政策层面,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正式发布《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明确空域划设、起降点建设、航路导航等21项核心指标,为全国低空基建提供首个系统性方案。低空经济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亮点,正在从技术探索走向规模化商业应用,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力。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议定书将于今年10月正式签署,低空经济合作有望成为双方经贸关系的新增长点。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升级为3.0版将使双方经贸合作迈向新的高度,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不仅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更通过构建中国—东盟低空应急共同体,为区域安全与合作注入新动力。随着更多合作项目的落地,低空经济有望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又一重要支柱,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提升贡献力量。
搜集、整理、编辑:赵钰雯,责任编辑:张璐


资讯配图

商务推广、资讯发布、人物访谈、产品展示,请加微信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低空经济 应急 无人机
more
未来十年,低空经济将重塑就业市场:这些岗位正在消失,这些新职业即将崛起
【“湘”遇低空当有为】当北斗遇上无人机 精飞集团助力湖南低空经济“起飞”
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大会在津举行,破解人才瓶颈开启新篇章
【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是如何在全国“差异化设计”的?
政府采购驱动低空经济崛起,公共安全应用占比超50%成主力战场
2025西部(成都)国际无人机产业大会暨低空经济博览会
全国超50% eVTOL头部创新企业落户上海 加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低空经济高地
首个城市级低空场景白皮书!《合肥市低空经济场景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
300公斤级工业无人机引爆低空经济,这些应用场景正在改写行业规则!
单日狂揽120架订单!览翌航空eVTOL累计订单破480架,中国低空经济迎来“场景化落地”样本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