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之外的更优解: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跃迁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4 19:06

9月的上海工博会微亿智造董事长兼CEO张志琦站在新品发布讲台上,向业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让工业机器人通过具身智能再进化,实现机器人向智能伙伴的革命性跨越。


他们在会上展示多个工业具身智能落地实际场景,以及发布一条工业具身智能柔性生产线,宣告具身智能正从单体智能走向群体智能



人形机器人之外的更优解: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跃迁图1


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这一变革性概念的提出并非无来由,当工业自动化浪潮席卷全球,发展近30年的工业机器人却仍困在部署成本高、柔性不足、智能缺失的三重困境里渗透率却远未跟上制造业需求。


IFR数据显示203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900万台机器人密度却仅300/万名员工这意味着,2030年全球制造业仍将依赖约3.88亿名人工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97%


制造企业的顾虑很容易理解:传统工业机器人要靠专业人员编程调试,数月才能上岗,换个产线就水土不服人形机器人实际落地却陷入性价比悖论复杂结构反而导致场景适配性有限


凭借感知-学习-决策-执行核心能力与端-边-云架构,微亿智造试图寻找到一个中间最优值既比传统机器人更柔性智能,又比人形机器人更经济实用


由此,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式提出并亮相。


这是一类兼顾两者特性的新物种,微亿智造AI深度融入机器人本体,通过端-边-云一体化实施架构以及独创的快慢思考双系统,构建起了独特工业场景的机器人技术体系。

 


人形机器人之外的更优解: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跃迁图2


快慢思考双系统构建具身智能核心


实验室里的具身智能技术要落地,最先卡壳的往往是冷启动


大多具身智能机器人没数据就不会干活,不干活又拿不到数据。微亿的解法通过快慢思考双系统,一边解决当下能用的问题,一边构建长期更智能的能力。


所谓快慢思考协同机制其实并不难理解,类似人类认知心理学中的双系统理论,快思考系统相当于机器人的反射神经,即时反馈、学习人类经验;慢思考系统则是机器人的深度认知核心,负责模型的持续训练与迭代,实现长期自主能力。


这套逻辑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机器人能够从第一天起就快速投入生产,直接把传统机器人数月的部署周期,压缩到数周,形成价值创造与数据获取的良性循环既解决机器人冷启动难题,又让机器人实现持续智能进化与性能提升!



人形机器人之外的更优解: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跃迁图3


--三层协同保障批量落地


实验室技术要批量落地,光靠快速部署还不够,一套能复用的通用架构,才能保证集成商避免大规模定制化改造。


在更底层,微亿智造通过端-边-云三层技术架构,形成可规模化应用的通用技术范式


云端是整个系统大脑,主要负责模型训练与数据处理,能预先训练模型,并把端侧传回来的工业数据快速训练AI算法,然后在仿真器中,模拟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任务执行过程,使得机器人运动路径趋于最优,最终发给端侧执行。


边缘侧是连接感知与执行智能中枢,负责实时运行复杂的工艺算法及AI模型,充当快慢系统间的桥梁。机器人执行任务时,不用每次都去云端调数据,直接从边缘侧调用算法例如识别PCB板的位置,边缘侧的AI模型0.1秒就能算出抓取坐标,比传统机器人快上数倍,从而完全满足工业场景的实时性要求。


端侧是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及末端执行器、传感器是快思考的物理载体由于核心AI能力都在边缘侧和云端,本体负责感知执行,例如本体视觉快速识别工件位置,接收边缘侧的指令后,马上调整机械臂角度抓取这种轻量化设计让机器人更容易满足批量部署的经济性要求。


三层架构一协同,就形成了云端练能力、边缘传指令、端侧做执行的闭环:不管是给新能源车企做压铸件修整,还是给电子厂做PCB上下料,机器人能快速切换场景这才是批量落地的精髓:不是给每条产线造一个机器人,而是让一个机器人能适配千条产线。



人形机器人之外的更优解: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跃迁图4


竞争壁垒:全栈技术与数据优势筑牢落地根基


当然,技术好不好,最终要看落地产线里的实际效果。


目前微亿智造已经规模化落地应用3C电子、汽车制造、快消品、新能源及半导体等行业,IDC《中国AI视觉工业机器人应用份额,2024》报告中市场份额第一每一个案例都在印证:它比传统机器人更柔、更智能,比人形机器人更经济、更好用。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压铸件检测与修整场景,微亿智造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实现近100%自动化检测与修整相比人形机器人,针对检测与修整的专项设计更具性价比,满足批量生产需求。


PCB板上下料场景,微亿智造的柔性上下料系统,通过高性价比高精度感知识别、自主新品导入、无编程路径规划、免示教换型切线,实现上百种PCB板的适配,亚毫米级感知精度一台设备取代1-2名人工作业,一年即可实现投资回报经济性与实用性远超传统自动化设备与人形机器人。


微亿智造的这种多场景批量成功落地表现,源于其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


在数据层面,通过多年商业化部署,微亿智造积累业内规模最大的真实工业场景精标数据库,数据量超15TB,包含10亿多条与实际工艺制程水平对齐的数据这些真实数据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基础,让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中都能精准适配。


其次,微亿智造行业首创人机交互系统,更是将数据采集与模型开发集成在实际产线,形成端云一体模型训练闭环,能加速技术迭代。


相比传统方式,其最小样本需求数量减少90%,模型开发周期缩短80%还支持热更新至现场,从而大幅提升了技术迭代与场景适配效率,为批量落地提供快速响应能力。



人形机器人之外的更优解: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跃迁图5


结语与未来


微亿智造的技术落地逻辑,其实戳中了工业自动化的核心痛点:工厂要的不是实验室里的人形黑科技,而是能快速上岗、越用越顺、成本可控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


他们快慢思考系统解决了01的落地门槛,用--架构解决了1100的批量复制再用真实产线的数据证明:比传统机器人更柔、更智能,比人形机器人更省、更好用,不是口号,而是具身智能技术的现实其真实服务好客户的能力已经成为技术闭环最好的证明。


当越来越多的微亿机器人走进工厂,工业智能化或许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属,而是中小企业也能负担的常规配置让智能真正接产线的地气,让每一条产线都能享受到智能红利,而这或许才是从实验室到批量落地的终极意义,才是中国制造更实际的未来。



如需咨询企业合作事宜,欢迎联系机器人大讲堂-客服(19560423866,手机与微信同号)进行对接。


----------------END-------------------

人形机器人之外的更优解: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跃迁图6



工业机器人企业

 |  |  |  |  |  |  | |   |  |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

 |  |   |  |  |  | 

医疗机器人企业

 |  |  |  |  |  |  |  |  |  |  | 

人形机器人企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PNDbotics

具身智能企业

 |  |  |  |  |  |  |  |  |  |  |  |  | 科大讯飞 | |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    | 

核心零部件企业

 |  |  |  |  |  | 鑫精诚传感器 |  |  |  |  |  |  |  |  |  |  |  |  |  |  | | | 瑞源精密 |   |  | 

教育机器人企业

 |  |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机器人大讲堂】读者讨论群, 共同探讨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添加微信“robospeak2018”入群!


人形机器人之外的更优解: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跃迁图7
人形机器人之外的更优解: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跃迁图8



看累了吗?戳一下“在看”支持我们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工业 机器人
more
美团领投!10个亿砸向泳池机器人赛道
2025年下半年诞生机器人「新卷王」,原力无限带着Hyper-VLA和AstroDroid王炸来袭
2025迎人形机器人量产拐点,兆易创新全栈芯片已就位
2025迎人形机器人量产拐点 兆易创新全栈芯片已就位
特斯拉员工被机器人打晕,索赔5100万美元!
聚焦“人形机器人+”轨道交通,乐聚与宇翊技术达成战略合作
越疆的“关键一跃”:工博会展示从机械臂到人形机器人,按下“具身工业”产业加速键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工博会聚焦:越疆从机械臂到人形机器人,按下“具身工业”产业加速键
溢价239.09%!这家A股转让机器人公司股权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