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又一里程碑事件: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长存集团”)正式召开股份公司成立大会,并选举产生首届董事会。这标志着其历时多年的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跃迁,也为后续可能的资本运作(如IPO)铺平道路。
更引人注目的是,随着战略投资落地与技术成果兑现,长存集团最新估值已突破1600亿元人民币,首次跻身《2025全球独角兽榜》,位列中国第9、全球第21,成为当前全球半导体领域估值最高的未上市企业之一,堪称“中国芯势力”在存储赛道的旗舰代表。
资本重构:百亿元级战略注资,打造多元协同“资本生态圈”
2025年是中国半导体“资本深化”之年,而长存集团成为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
- 2025年4月
,养元饮品旗下泉泓投资、农银投资等15家机构联合完成超百亿元战略投资,涵盖国家级基金、地方国资、产业资本与头部金融机构,凸显其“国之重器”地位获得广泛认可; - 同年7月
,公司新增6个员工持股平台,覆盖核心技术与管理骨干,强化长期激励机制,稳定“人”的核心变量。
如今,长存集团已形成国有主导、多元协同、产融结合的股权结构:既有国家大基金、地方国资的长期支持,也有民营产业资本的战略协同,更有专业投资机构的市场背书。这种“混合所有制+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正成为中国高端制造龙头企业走向国际竞争的典型范式。
产业升维:从“单一制造”到“全产业链生态平台”
过去,外界常将“长江存储”等同于3D NAND制造商。但如今的长存集团,已悄然完成从“产品公司”向“平台型企业”的战略升维。
其产业版图横跨五大核心板块:
- 闪存制造
:长江存储——国内唯一3D NAND原厂; - 晶圆代工
:武汉新芯——专注特色工艺与嵌入式存储代工; - 封装测试
:宏茂微电子——提供先进封测支持; - 产业投资
:长存资本——布局半导体上下游创新企业; - 园区运营与孵化
:长存科服——打造“存储+”创新生态。
这种“制造+投资+服务”一体化的生态架构,不仅增强了集团内部协同效率,更形成了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系统性掌控能力,显著提升抗风险能力与技术迭代速度。
技术护城河:Xtacking®四代演进,定义中国存储“技术范式”
技术是长存集团最硬的底牌。其自主研发的晶栈®Xtacking® 架构,已成为全球3D NAND领域最具创新性的技术路径之一。
- 六年四代演进
,IO接口速度从初代800Mbps跃升至3.6Gbps,性能提升超4倍; - Xtacking 4.0
已实现量产,推出512Gb TLC、1Tb TLC、2Tb QLC等高密度产品,存储密度与能效比达国际先进水平; 架构具备高兼容性,可灵活适配多种主控与应用场景。
2025年,该技术再度荣获全球闪存峰会(FMS)“最具创新存储技术奖”,累计四次斩获该奖项,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存储舞台上技术话语权的象征。
更重要的是,Xtacking®并非闭门造车,而是逐步开放合作生态,吸引全球主控厂商、模组厂、终端品牌共同开发解决方案,推动“中国架构”走向世界。
市场落地:三线并进,国产存储全面“上车”
长江存储的产品已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全面覆盖三大核心市场:
- 嵌入式存储
:进入智能穿戴、物联网、汽车电子等供应链; - 消费级SSD
:多款产品搭载于主流PC品牌,性能对标国际一线; - 企业级存储
:面向AI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推出高耐久、低延迟产品,已通过多家头部云厂商认证。
在中美科技博弈背景下,其“安全可控+高性能+高性价比”的组合,正加速替代进口产品,成为国内数字基础设施的“存储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