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生昆虫身上获得灵感 特种薄膜让机器人“水上漂”

科技导报 2025-09-30 22:27
从水生昆虫身上获得灵感 特种薄膜让机器人“水上漂”图1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刘霞
从水生昆虫身上获得灵感 特种薄膜让机器人“水上漂”图2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研究团队从自然界水黾等水生昆虫身上获得灵感,利用新型薄膜,研制出两款能在“水上漂”的机器人原型装置。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

从水生昆虫身上获得灵感 特种薄膜让机器人“水上漂”图3

图片来源:pixabay

新研制的两款装置各具特色:一款名为“HydroFlexor”,能通过模拟鱼类的鳍状运动实现推进;另一款名为“HydroBuckler”,可仿效水黾的划行动作,以独特的弯曲姿态在水面“漫步”

要让机器人实现水面漂浮与运动,必须配备超薄的柔性特种薄膜。传统制作工艺需在玻璃等刚性基底上加工薄膜,再转移至水面,此过程极易导致薄膜破损。而新技术实现了在液面上直接制造薄膜——团队先将液态聚合物油墨滴注于水面,待其自然扩散形成超薄无缝膜层,再通过激光切割技术,直接在水面塑造出机器人的肢体与躯干轮廓。

这些特殊薄膜采用双层复合结构,当受到外部红外线照射时,因两层材料热膨胀率差异会产生弯曲形变,从而将热能转化为驱动力。

这一技术不仅规避了柔性材料制造中棘手的转移破损难题,更打通了从薄膜制备到结构成型的全流程,为在液态环境中直接构建功能型柔性器件开辟了新途径。而且,这项突破性技术兼具广泛适用性与可扩展性:既能适配多种油墨与液体组合,又具备大规模生产潜力。最终,科学家将脆弱的薄膜材料转化为坚固实用的水上设备,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灾害救援、环境感知等领域。

团队强调,此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前景远超机器人范畴。它还可用于制造可穿戴医疗设备所需的超薄弹性薄膜,甚至为下一代电子产品研制高耐久性柔性元件。

从水生昆虫身上获得灵感 特种薄膜让机器人“水上漂”图4

精彩内容回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真“剁椒鱼头”,这家外卖平台推出超可爱无人配送车 | 区势·机器人
【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
【智造】全球首发AI+工业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工博焦点JAKAEVO,重构工业具身智能新范式
中国工业机器人 “王者” 揭晓!十大企业榜单出炉,榜首年收破百亿,这些关键信息藏不住!
思瀚发布《中国建筑机器人行业机遇挑战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让机器“看懂”物体如何摆放:单视图3D生成新框架,解决机器人空间感知核心难题
首驱发布智能出行机器人,两轮电动车也要卷智能了?
【10月29日】2025具身智能移动机器人产业峰会!
刚刚!软银系创始人4个月打造机器人超级黑马,获2轮近亿元融资
【投融资】Runway跨界机器人领域,获超5亿美元融资,AI世界模型成模拟现实训练新引擎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