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开启付费新玩法:抓住这 3 个信号,看懂 AI 的下个十年

智能情报所 2025-10-02 14:54

ChatGPT 期待已久的商业化举措,不仅揭示了自身的未来,也为整个 AI 产品世界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注解。

作者:NATHAN LAMBERT

日期:2025年9月30日

自 ChatGPT 人气暴涨以来,其商业化路径就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外界猜测其最可能的方向是购物和广告,尤其是 Fidji Simo 加入并担任应用部门 CEO 之后,这种猜测更是不绝于耳。

将广告作为 AI 的商业模式,合乎逻辑,却难以实现个性化和专业化。我们知道用户在 AI 模型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如何才能巧妙地将赞助内容融入其中?这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像 Perplexity 等公司的早期尝试也未能如愿。

购物是另一条可行的道路。但长久以来的疑问是,AI 模型能否精准找到你想要的商品,能否准确洞悉你的偏好,并自如地浏览网页以应对结账时的各种复杂情况

这要求 AI 模型在现有基准测试上实现能力的跃升,而非仅仅发明一种新的广告服务方式。OpenAI 的 o3 模型在搜索功能上迈出了一大步,证明了此路可行。剩下的难题,要么是商业层面的——OpenAI 必须去达成交易;要么是 AI 技术层面的——ChatGPT 在为你管理网站方面还不够出色。

从购物到智能体

昨天,ChatGPT 终于迈出了整合购物功能的第一步,推出了“在 ChatGPT 中购买”功能。这是一种简洁的结账体验,其后端建立在“智能体商业协议”之上。

ChatGPT 开启付费新玩法:抓住这 3 个信号,看懂 AI 的下个十年图1

这次的合作伙伴阵容,完美地补足了 OpenAI 现有模型的优势。GPT-5-Thinking 模型最擅长在网络上发掘小众内容,而 ChatGPT 的首批购物伙伴 Shopify 和 Etsy,正是无数小众特色电商商家的聚集地。

如果这条路走得通,用户将能主动发现那些过去在谷歌上很难、甚至根本找不到的宝藏。

这种协同效应,将是未来其他智能体反复上演的核心主题。一个完美的模型,若没有足够的信息或实践场域让它去思考、搜索和行动,就无法构成一个真正有用的应用。

一个关键的转变正在发生:模型在何处行动,正变得和模型本身同样重要。在购物场景中,这个场域就是由无数拥有自身排名和接口的商店所组成的庞大网络。

智能体商业协议是 OpenAI 与 Stripe 合作的产物,双方都将从中受益。Stripe 希望更多公司基于此协议进行开发,使其成为“智能体支付的开放标准”;OpenAI 则希望吸引更多商家采纳,从而不断扩充其内部的推荐和搜索引擎。

商业模式非常简单,按照 OpenAI 的说法,商家仅在交易完成后支付一小笔费用。OpenAI 的分成很可能高于 Stripe,并且随着其对消费者影响力的增强,这一份额还会持续增长

专业化开启 AI 新战局

我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如今,在网上淘到心仪好物,一如既往地困难重重。用户既要面对谷歌购物搜索的游戏化,又要忍受亚马逊平台上实体商品的劣质化。

许多最好的商品是通过 Meta 的精准广告等服务被动发现的,但获取心仪之物的代价,不应是忍受这种被迫的注意力分散。

OpenAI 无法对导致这些乱象的商业力量免疫,但他们会用全新的视角来应对这些技术领域的周期性难题。如果 OpenAI 成功了,他们将没有对手。

他们手握近 10 亿的周活跃用户,没有任何同行能以如此规模提供智能体模型。是的,谷歌可以改变搜索结果,但 GPT-5 Thinking 这样模型的搜索深度,与之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这种智能体模式,旨在让 ChatGPT 成为跨越所有领域的终极智能体应用。

智能体模型的理念,尤其是 GPT-5 路由器的出现,本身就宣告了那种试图用一个巨大模型解决所有问题的宏大构想正在瓦解。

OpenAI 只在判断免付费用户确有需要时,才调用更昂贵的“思考”模型,同时又为编码产品提供了完全不同的模型。

另一方面,Claude 昨天也发布了新模型 Claude 4.5 Sonnet,再次优化了其编码性能和速度——但他们并未建立一个庞大的模型家族。

不同的模型服务于不同的场景,AI 公司必须做出抉择,专注于特定领域。这预示着一个由多样化模型供应商共存的未来。

如果说编码是感受 AI 原始智能和能力的前沿阵地,并且 Anthropic 已将全部资源押注于此;那么,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商业化,则可能需要截然不同的模型。

ChatGPT 开启付费新玩法:抓住这 3 个信号,看懂 AI 的下个十年图2

这正指向了 OpenAI 已领先业界半年的网络智能体。

专业化正让 AI 市场变得愈发有趣,打破了过去数年间 OpenAI 和谷歌等巨头亦步亦趋的局面。曾几何时,每家公司发布的产品功能和能力都大同小异。

现在,单纯在基准测试上爬山已无法直接创造用户价值,尤其是在文本领域。每家 AI 公司的愿景都开始变得更加具体和独特。我曾在夏初对此做出预测:

这将是一条全新的行业路径,沟通方式也会随之改变。未来的产品发布会更像 Anthropic 的 Claude 4,基准测试得分仅有微小提升,但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却是一大步。

我当时忽略了一点:这会反向减少实验室发布的模型数量。因为真正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集成和应用中,而非模型本身。

未来的发布会更可能像今天这样,Claude 在推出 Sonnet 4.5 的同时,也带来了 Claude Code 的第二版。尽管行业仍在消化推理模型带来的最后一波红利,短期内会依然繁忙,但长远来看,围绕模型发布本身的炒作将越来越难。

终局之战:唯一的智能体应用

我们来看看今天基于不同模型推出的应用。如果你还没体验过 GPT-5-Thinking 甚至 GPT-5-Pro 的极限搜索能力,那你真的应该试试。它是一种革命性的计算方式,能发掘出网络中无数被埋没的角落。

从尚未被发掘的潜力来看,这类重搜索的思考模型,其价值似乎远高于已被广泛使用的编码智能体。毕竟,后者只是大语言模型的首个规模化应用,而前者则开辟了全新的使用范式。

随着编码智能体变得更加自主,它们将持续重塑软件行业,但这将是一个缓慢的共同进化过程。

OpenAI 会聚焦于其垂直整合的智能体应用,而 Anthropic 和 Gemini 则可能为重塑网络和工作的海量 AI 应用提供动力。

OpenAI 的版图只会不断扩张。邮件处理、日程安排、旅行预订等日常数字任务,无疑都在其路线图上。

他们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他们的宏大愿景,能否被精心打磨成人们真正离不开的产品。即便购物这条路没能撑起他们的估值,他们也早已准备好尝试更多方向。

OpenAI 不仅在模型多样性上领先,更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足以激励各行各业的公司与他们合作。

主导了移动时代的应用范式将会复兴。AI 应用的早期形态需要用户深度参与,最早的受益者是集成开发环境(IDE)和终端工具,因为这些场景允许用户细致地检视过程和结果。

AI 的前沿探索仍将在这些领域继续,但大众化的日常使用,将回归到标准的应用模式——功能独立、操作简单、云端部署。一个 AI 应用越简单,它的潜在用户就越广。

有了购物功能的加持,OpenAI 在其下一代视频模型 Sora 2 发布后,很可能会顺势推出一款独立的 TikTok 式应用,此举紧随 Meta 在其 AI 应用中推出 Vibes 之后。

ChatGPT 开启付费新玩法:抓住这 3 个信号,看懂 AI 的下个十年图3

与此同时,OpenAI 的 Codex 网络智能体已集成在 ChatGPT 中,它对软件工作模式的改变,甚至比编码智能体更具颠覆性——它让你仅通过手机上的一个提示,就能构建真正的网站,甚至商业应用。

在 6 到 12 个月内,这些今天看来还略显粗糙的智能体应用(其瓶颈在于 AI 能力,而非界面),将会变得无比流畅,用起来如同第二天性般自然,尽管它们与过去几十年的技术相比是彻头彻尾的创新。

如果 OpenAI 的目标是成为那个唯一的“智能体应用”,这也为我们揭示了不远的未来: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应用,都将进入一个智能体时代。

想约会议?让谷歌日历的智能体去处理。邮件应用会自动找到下一个客户并提醒预约。银行应用一个指令就能帮你报税。

这样的场景无穷无尽,难度也千差万别。OpenAI 的雄心,是成为服务所有这些需求的唯一入口。而整个行业,正在和时间赛跑,力图在 OpenAI 抵达之前,率先成为自己垂直领域的主宰者。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AI】刚刚,奥特曼预言:人类「只剩」最后5年!
一杯咖啡,3亿美金!斯坦福天才少女退学创业,Meta AI大牛排队加入
AirPods Pro 3体验:降噪大升级,音质小修补 | 视频
首位 AI 女演员签约出道,网友讽刺:娱乐圈全是人设,AI 来岂不正好?
【报告】AI专题一:高盛-中国生成式AI应用的商业变现之路(附PDF下载)
创作者、分发者还是消费者?3 种 AI 视频模式,你在哪一层?
雀巢、高露洁正在用的黑科技:生成式AI如何颠覆包装行业?
2025,中国企业的“AI生死战”:谁先醒来,谁被埋葬?
首位 AI 女演员签约出道,好莱坞炸锅,同行阴阳:谢谢你抢走我的饭碗
刚刚,奥特曼首曝:AI取代CEO后,我想去当农民!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