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看趋势:低空经济如何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发展

低空产业圈 2025-10-03 07:00

深圳最高1500万元适航奖励、苏州施行低空经济促进条例、梁平50亿元特种飞行器项目开工……近期各地密集出台的低空经济政策正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低空经济正在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2025年,低空经济领域迎来政策爆发期。从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低空经济由“积极培育”升级为“培育壮大”,到全国30个省份跟进出台地方方案,低空经济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政策导向正从鼓励创新、试点示范,转向构建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这一转变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式驶入发展快车道。

从政策看趋势:低空经济如何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发展图1

01 政策换挡:从“积极培育”到“培育壮大”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由“积极培育”升级为“培育壮大”,这一措辞变化的背后是国家对低空经济战略定位的显著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从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全国发布低空政策108份,其中35%直指基础设施,25%聚焦应用场景。

政策重心正从制造转向运营与基建,表明低空经济正从实验室和试点区域走向规模化实际应用。

9月30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印发的《实施细则》提供了政策精细化的最佳案例。该细则明确了载人eVTOL航空器适航取证一次性奖励1500万元,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奖励500万元。

同时规定了每家企业每年获得奖励合计不超过3000万元。这种精准的财政激励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动力。

从政策看趋势:低空经济如何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发展图2

02 规则重塑:立法保障与标准构建

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前提是安全的飞行环境和完善的法律框架。9月30日,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宣布,《苏州市低空经济促进条例》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标志着苏州低空经济发展驶入有法可依、规范提速的“快车道”。

《苏州市低空经济促进条例》共五十六条,设总则、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飞行服务、应用推广、促进措施、安全保障、附则八章。

对市、县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按照“市域统筹、县区协同、集约高效、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低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建立健全低空飞行安全保障体系是此次立法中的一大亮点。条例规定政府应当加强对低空飞行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低空飞行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

更引人注目的是,苏州支持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社会组织等依法联合设立低空安全保障基金,因低空飞行遭受人身、财产损失不能得到及时赔付的,可由低空安全保障基金先予支付。

03 场景拓展:从“小众体验”到“大众服务”

2025年以来,低空经济正从“小众体验”迈向“大众服务”,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这一转变在低空物流领域表现尤为明显。

从政策看趋势:低空经济如何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发展图3

深圳市对低空物流配送的资助政策极为细致,区分了小型与大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不同奖励标准。

每条新开航线年度飞行架次达到5000架次以上(小型)或1000架次以上(大、中型)即可获得相应奖励。这种按规模分级奖励的机制设计,旨在鼓励企业不断扩大运营范围。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在黄山徽州区新签约的“西溪·天工智谷”低空经济项目中得到充分体现。该项目包含山岳景区物流服务、索道等设备高空无人检测作业及无人机科普课堂文旅教育产品开发。

并有望与黄山风景区开展合作,面向全国200多个景区推广山岳类景区物流无人机产品及无人检测等服务。

苏州市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同样不遗余力,引导鼓励更多低空运营企业、医院和机构,开展血液、检验样本、急救药品、紧缺医疗器械等医疗物资以及精密元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低空快速转运。

从政策看趋势:低空经济如何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发展图4

04 基建先行:起降网络与服务平台构建

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的物质基础。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建华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苏州已建成各类起降点263处,获批低空航线337条,包括有人机航线189条,无人机航线148条。

这些数字背后体现的是城市低空交通网络的雏形初现。

在提升飞行服务保障能力方面,苏州打通数据通道对接省级飞行服务平台,加快实现省市飞行数据共建、数字共治。

引导更多企业将飞行数据接入市级低空飞行服务监管平台,推动飞行活动全程可追溯,加快实现市域飞行“看得见、呼得着、管得住”。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实施细则中也明确规定,从事低空物流和低空运输的企业飞行数据由我市低空智能融合系统平台运营主体负责提供复核数据。

这种统一的数据平台为低空交通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

05 产业集聚:区域竞争与梯队格局

低空经济领域的区域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各省市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制定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与路径研究2025》显示,广东、江苏、北京以五大维度均高于90分的成绩领跑。长三角、珠三角专利占全国38%,通用机场数量占全国47%,形成“东强西弱”创新落差。

9月29日,梁平区特种飞行器智慧工厂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集研发、制造、试飞于一体。

作为重庆市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低空装备产业发展试点区,梁平区以此项目为契机,抓好全产业链招商,引进更多项目布局梁平、扎根梁平,全力打造低空产业高地。

同一天,辽宁省低空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专题会议在沈阳召开,会上发布了《辽宁省低空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辽宁省提出目标,到2027年新能源飞机、工业级无人机、军用无人机实现谱系化和产业化,高商载货运无人机、混电动系统等重大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

从政策看趋势:低空经济如何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发展图5

06 资本布局:沿“技术-制造”赛道集中下注

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资本市场对低空经济的态度日益积极。2024年国内低空经济投融资245亿元,eVTOL制造独占50%事件,亿元级融资18起。

资本沿“技术-制造”赛道集中下注,短期仍由上游驱动。

2025年以来,eVTOL领域大单不断。沙特阿拉伯的自动化智能科技企业FrontEnd、机场运营商Cluster2Airports与中国亿航智能签订谅解备忘录,将在沙特全国推出自动驾驶飞行器和空中出租车服务。

国内eVTOL主机厂订单也在激增。8月26日,沃兰特航空与农银金租签署10架天行VE25-100 eVTOL确认订单和110架意向订单,总额30亿元。

按照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2023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9.8亿元,预计到2026年达95.0亿元,3年复合增速113%。这些数据预示着低空经济市场潜力巨大。

低空经济政策的演变路径已经清晰可见:从中央到地方,从宏观指导到微观操作,从单一部门到多部门协同,中国正在构建一个全方位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随着政策、资本、技术的共同发力,低空经济正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发展,从概念走向现实,有望成为拉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增长极。


参考资料来源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实施细则》政策解读材料

黄山徽州区新签2亿元低空经济地标项目

2025科技热点不断:低空经济大单频现,多领域市场潜力惊人

《苏州市低空经济促进条例》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梁平区特种飞行器智慧工厂项目开工

低空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专题会议在沈阳召开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低空经济
more
【低空经济】中央空管委牵头|多地联动推进低空经济
西宁低空智航应用平台正式发布,打造高原低空经济“智慧中枢”
陕网联举办“AI+低空经济”主题座谈会 共探融合发展新路径
2025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低空经济融合创新专题会议在辽宁沈阳举行
从演示到商用:低空经济规模化运营的挑战与路径
卓翼智能闪耀第四届全球数贸会:以硬核科技赋能低空经济新未来
低空经济早报:9月28日
华夏盛即将亮相2025成都无人机大会及低空经济博览会!
低空经济万亿市场的天空新蓝海
低空安防技术创新主题论坛在津举行,共绘低空经济安全发展蓝图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