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中国机器人市场格局重塑,头部品牌引领增长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25-10-09 18:08

根据MIR Databank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排名中,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斯顿”)连续两个季度位居首位,市场份额达到10.5%(含旗下品牌埃斯顿酷卓),成为国内出货量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供应商。同期,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至55.3%,较2024年全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

2025上半年中国机器人市场格局重塑,头部品牌引领增长图1

作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竞争最激烈的区域市场,中国汇聚了超过95%的国际主流机器人品牌。在此背景下,本土企业的持续增长引发业界关注。分析认为,埃斯顿近年来在技术平台升级、场景工艺深耕及全球化布局方面的系统性投入,是其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的重要动因。

技术底层重构:从“编程设备”向“工业智能体”演进

2025年初,埃斯顿推出新一代开放式控制平台NGC,并在德国Automatica展会上发布支持二次开发的ERI(Estun Robot Interface)操作平台。该平台提供多类API接口、开发套件及SDK工具,支持4ms级实时通信,可实现多机器人协同、外部轴联动以及与视觉、力控等传感器的深度集成。

业内专家指出,此类平台的开放性有助于加速机器人在复杂产线中的部署效率,尤其在焊接、打磨、无序抓取等依赖感知与自适应能力的场景中表现突出。通过融合运动控制、机器视觉与轻量化AI算法,部分应用已实现“免示教”编程,降低对操作人员技能门槛的要求,推动工业机器人由传统“执行设备”向具备一定自主判断能力的“工业智能体”转型。

工艺纵深突破:构建“水平+垂直”解决方案体系

在拓展应用场景方面,埃斯顿近年来持续推进工艺软件与行业需求的深度融合。2025年7月,其防爆型喷涂机器人通过相关认证,标志着公司在金属加工领域完成了从压铸、冲压、折弯到焊接、打磨、喷涂的全工艺链覆盖。

目前,埃斯顿的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家居、建材、家电等一般工业领域,并逐步向汽车制造高端场景渗透。在汽车覆盖件冲压、白车身焊装、结构件焊接及总装等环节均有项目落地。公司采用“模块化菜单式”方案配置,兼顾底层技术统一性与应用定制灵活性,推动业务从单机销售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转型。

这一策略也被视为应对行业同质化竞争、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的关键路径。

全球化布局加速:从“中国供应”迈向“本地服务全球”

在供应链层面,埃斯顿正加快构建全球化生产与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在全球设立75个业务网点。2025年7月底,其位于波兰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连同此前收购的Cloos、M.A.i.等海外企业资源,形成中国5大、海外3大生产基地的产能布局。

这一“Local for Global”模式意味着国产机器人企业正从产品出口转向本地化运营,增强对海外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也标志着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国际化能力迈入新阶段。

市场趋势:智能化、高安全、柔性化成主旋律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AI与端侧智能技术加速融合,提升设备易用性与部署效率;二是应用场景由广度扩张转向深度落地,工艺know-how成为竞争壁垒;三是国产厂商在技术、供应链和品牌影响力方面持续追赶,与外资品牌形成更趋平等的竞争格局。

尽管市场仍面临宏观经济波动、终端投资意愿波动等不确定性,但以埃斯顿为代表的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升级,正在重塑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竞争逻辑——从价格竞争走向价值竞争,从单机性能比拼转向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较量。

文章来源:机工产业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ABB机器人被软银收购,市场、人才还保得住吗?
灵心巧手正式发布Open TeleDex模块化机器人遥操作系统
定了!杭叉首款人形机器人,10.29上海见
宇树机器人上架沃尔玛,基本款售价为21600美元
深度解析估值最高的人形机器人:背后折射哪些产业趋势?
RGB-D视觉能否让机器人自动精准对接?
2025年高工人形机器人年会,启幕!
年入超5亿元,毛利率超65%,国产泳池机器人龙头赴港IPO
NVIDIA 培训 | 每月小讲堂:Isaac Sim 机器人开发核心概念
Hi,上海!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峰会即将启幕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