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标准化指引(2025版)》
(完整版.pdf ) 以下仅展示部分内容
下载方式见文末
《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标准化指引(2025 版)》是为适配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社会发展需求,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系统构建了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的标准化框架,为技术应用、风险防控、治理优化提供了全面指引,适用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多主体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
一、总体要求:界定核心内涵、目标与适用范围
(一)基本内涵
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的标准化,是以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等科学循证方法为基础,围绕智能技术社会应用的现实或潜在问题,探究技术社会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而制定、发布、实施关于 “基本原则、测试优化方法、效果评估” 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核心是通过标准化手段保障智能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二)工作目标
建立 “研究制定 - 实施反馈 - 优化完善” 的闭环工作机制,建成覆盖智能技术主要社会应用场景、贯穿技术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为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标准化创新奠定基础,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 核心内容
:明确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的基本原则、常见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及影响评估指标、人工智能社会实验通用程序,构建标准体系框架; - 适用范围
:覆盖智能技术社会应用与评估领域的标准化活动,可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提供规范,同时供各地方、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参考使用。
二、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三大核心原则
(一)增进福祉,注重和谐(社会发展层面)
以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人与智能技术协同共生,具体包括:
- 促进和谐共生
:降低技术引发社会冲突的风险,以技术进步增强社会向心力与凝聚力; - 遵守公序良俗
:坚守技术全生命周期的伦理价值与道德观念,以 “科技向善” 引导文明行为,保障社会规范; - 确保公平普惠
:避免技术应用中的偏见歧视,实现技术覆盖全民,让全社会共享创新成果。
(二)以人为本,保障权益(个人权益层面)
以保障人类基本权利为核心,尊重个体差异与诉求:
- 保障基本权利
:确保智能技术在产品设计、系统搭建、服务提供中不侵犯个人生命健康、人身自由、私人财产等权利,符合法律法规; - 体现关怀救济
:关注不同群体的技术适应性,弥合技术鸿沟,为技术使用困难者提供替代方案,促进人机友好交互; - 保证知情同意
:明确告知用户智能产品 / 服务的功能与局限,保障用户 “知情 - 选择 - 退出” 的权利,提供简便的操作方案。
(三)包容创新,持续优化(技术治理层面)
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可控,构建开放敏捷的治理环境:
- 实现责任可溯
:明确技术研发与使用相关方的责任,建立伦理冲突与技术事故问责机制,确保技术 “可审核、可监督、可追溯”; - 强调审慎敏捷
:动态评估技术发展水平与社会影响,禁止技术滥用 / 误用 / 违规恶用,建立敏捷响应机制,及时化解风险; - 促进包容开放
:推动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跨国界合作,形成广泛共识的治理框架与标准。
三、智能技术社会应用场景与影响评估:三维度拆解
根据技术作用对象,将应用场景及影响划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明确各层面的核心场景、潜在影响与评估指标。
(一)微观层面:作用于个人
- 核心应用场景
:自动驾驶(生物特征识别、环境感知辅助驾驶)、智能家居、智能客服、健康监测(辅助诊断)、智能推荐(信息推送)等; - 潜在影响
:个体心理状态(如人脸识别对安全感的影响)、行为模式(如自动驾驶改变出行范围)、价值观念、社会关系(如网络游戏影响家庭关系)的变化; - 评估指标
:
个体行为:移动应用使用频率、用户意愿、兴趣热点、活动轨迹等; 个体感知:风险认知、技术接受程度、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
(二)中观层面:作用于组织与行业
- 核心应用场景
:智慧教育(师生画像、虚拟教师)、智慧医疗(医学影像智能识别、辅助诊断)、智慧金融(市场预测、风险评估)、智能制造、智能电网等; - 潜在影响
:组织业务流程(如智能制造重构管理流程)、组织关系、职责分工、运行模式(如智能电网改变能源分配方式)的变化; - 评估指标
:
经济效益:智能推荐对销量的影响、智能制造对生产效率 / 质量控制的提升; 治理与协同水平:企业战略转型动向、产业生态发展、组织响应速度对行业协同效能的影响。
(三)宏观层面:作用于社会
- 核心应用场景
: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城市大脑监测调度)、数字乡村、智能应急管理、能源大数据预测(用能需求、经济发展)等; - 潜在影响
:公共治理方式(如数字政府改变响应流程)、社会服务能力、应急响应效率、公众参与模式(如互联网平台影响社会舆论)的变化; - 评估指标
:
政府治理效率: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对资源调配速率的提升、智能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率 / 节能减排的贡献; 公共服务质量:公共服务均衡度、公众满意度(通过传感器数据或舆情监测分析)。
四、人工智能社会实验规程:三阶段操作框架
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是探索智能社会治理路径、形成标准的核心方法,分为 “实验准备 - 实验开展 - 实验反馈” 三个阶段,确保实验科学、合规、可落地。
(一)实验准备,组织应用
- 明确技术与场景
:聚焦核心问题,选取典型技术与场景(避免重复建设),观测对微观 / 中观 / 宏观层面的综合影响; - 确定参与主体
:明确应用主体(具备场景建设条件)、研究主体(有治理研究与政策经验)、技术主体(具备场景搭建技术),分工清晰; - 设计实验方案
:建立组织实施与沟通机制,保障场地、经费、数据,解决场景建设、布点、成果转化问题; - 防范伦理风险
:制定伦理风险预警与应急预案,开展伦理审查(如抽样分组保障弱势群体公平性),符合法规与社会伦理。
(二)实验开展,科学测量
- 选取测量要素
:围绕实验目标(解决社会问题 / 提升治理效能),选取体现技术综合影响的要素; - 明确测量指标
:将要素转化为可测度变量(如 “技术对组织运转的影响” 转化为 “机构调整、出行方式” 等数据指标); - 科学抽样与分组
:选择规范抽样方法,设置实验组与控制组,考虑弱势群体,保障数据代表性; - 数据收集与分析
:综合观察记录、问卷调查、大数据捕捉等手段,开展定性 / 定量分析。
(三)实验反馈,综合评估
- 成果集成
:结合技术发展潜力、社会接受度、经济文化环境,形成技术标准、规范、政策建议等成果; - 实验评价
:评估场景建设、组织保障、风险防控、计划执行、成果转化等环节的成效; - 成果反馈
:将实验经验与政策建议反馈至相关主体,为智能技术赋能治理提供参考。
五、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标准体系框架:五大模块
构建 “基础通用 - 发展与治理原则 - 场景应用 - 技术和方法 - 效果评价” 的完整体系,覆盖智能社会治理全流程,各模块功能与内容如下:
(一)基础通用标准
为治理标准化提供基础支撑,包括:
- 术语标准
:规范智能社会治理相关概念、新技术 / 新场景的定义; - 分类与代码标准
:规定治理概念、事项、工具、场景的分类原则与编码方法; - 通用指南标准
:提供治理所需的指导性资料(如指南、指引)。
(二)发展与治理原则标准
明确治理的价值导向与核心要求,包括:
- 通用原则标准
:规范技术应用、社会实验等通用原则; - 技术与人类福祉原则标准
:保障技术促进心理感知、社区参与、经济公平、人居环境优化等福祉目标; - 技术伦理原则标准
:规定技术应用与科研的伦理要求,符合社会伦理; - 技术安全治理原则标准
:建立隐私保护、安全响应等治理原则。
(三)场景应用标准
针对不同领域的治理场景制定规范,核心覆盖 9 大领域:
- 基层治理
:智慧社区、智能网格管理、矛盾调解系统等,提升治理效率与风险评估能力; - 医疗健康
:智能临床辅助诊断、医疗机器人等,保障医疗公平性、合规性、安全性; - 能源治理
:能源数据开放、智慧能耗监测等,提升数据透明度与能源利用效率; - 环境治理
:绿色低碳模拟、污染防治智慧系统等,支撑精准治污与生态保护; - 教育治理
:智慧校园、个性化辅导平台等,防治青少年网络沉迷,维护身心健康; - 养老治理
:居家 / 社区 / 机构智能养老服务,保障老年人信息安全与社会融入; - 体育治理
:智慧场馆、智能训练系统等,保障健身数据安全与体育服务公平; - 经济治理
:智能工厂、智慧金融等,解决经济不平等、安全风险、结构性失业问题; - 政法治理
:智慧法庭、政法大数据平台等,确保算法决策合理性。
(四)技术和方法标准
提供治理所需的技术工具与操作方法,包括:
- 社会影响分析测量技术
:规定技术综合影响的分析框架、评估维度与测量路径; - 治理主体测量标准
:规范多元主体(政府、企业、公众)的属性、关系及治理规范的测度方法; - 计算实验与模拟演化技术
:明确智能社会治理的模拟机理、实验方法与推演模型要求; - 社会实验方法
:规范实验规程、规范性测评与方法选取; - 伦理审查与风险管理
:规定伦理风险识别、审查程序、风险管理方法; - 数据管理方法
:规范数据收集、汇交、解析、验证与共享机制。
(五)效果评价标准
评估治理成效与风险,形成闭环优化,包括:
- 综合影响评价
:评价治理效果的完整性、测量准确性、数据规范性、模型合理性; - 治理绩效评价
:评估应用主体的治理效能、效果反馈与纠偏方法,保障科学性与有效性; - 风险跟踪与评价
:识别、预防、监测实验中的伦理风险与社会问题,提供评估方法。




☟☟☟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资料下载方式
Download method of report materials


如需获取更多报告
报告部分截图

编辑:Zero

文末福利
1.赠送800G人工智能资源。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人工智能”。
2.「超级公开课NVIDIA专场」免费下载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公开课”。
3.免费微信交流群: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分享群、
人工智能知识分享群、
智能机器人交流论坛、
人工智能厂家交流群、
AI产业链服务交流群、
STEAM创客教育交流群、
人工智能技术论坛、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论坛、
AI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雄安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细分领域交流群:
【智能家居系统论坛】【智慧城市系统论坛】【智能医疗养老论坛】【自动驾驶产业论坛】【智慧金融交流论坛】【智慧农业交流论坛】【无人飞行器产业论坛】【人工智能大数据论坛】【人工智能※区块链论坛】【人工智能&物联网论坛】【青少年教育机器人论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论坛】【AI/AR/VR/MR畅享畅聊】【机械自动化交流论坛】【工业互联网交流论坛】
入群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入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