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正成为新的经济疆域,而金融工具是开启这片蓝海的钥匙。
从深圳顺丰物流REITs的成功发行,到湖北竹山县PPP模式建设通用机场,再到江苏金融租赁“融资+融物”支持无人机采购,低空经济领域的金融创新正在全国悄然涌动。
随着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新兴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如何破解资金难题,成为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现实的关键。传统融资模式已难以满足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巨额资金需求,创新融资工具的引入迫在眉睫。

01 低空资产盘活:从“沉睡资产”到“活力资本”
低空经济涵盖无人机配送、城市空中交通、低空旅游等新兴业态,其产业链长、辐射面广,被普遍认为是万亿级新兴产业。然而,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对传统融资渠道吸引力有限。
面对这一挑战,多地政府和企业开始探索创新融资路径。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绿色金融等工具,正在将“沉睡”的低空资产转化为活跃的生产要素。
202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全面推动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的通知》,明确将产业园区列为重点支持领域,鼓励通过REITs打通“投融管退”全周期通道。这一政策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资产证券化开辟了道路。
低空资产盘活的核心在于实现价值发现与流动性提升。通过金融创新,能够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加快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02 REITs:唤醒沉睡的低空基础设施资产
REITs作为一种创新金融工具,能够将流动性较低的不动产转化为资本市场上可交易的证券,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退出渠道,实现资金循环利用。
南方顺丰物流REIT的成功发行提供了典型案例。2025年3月,由顺丰控股发起的公募REITs——南方顺丰物流REIT(代码:180305)正式启动公开发售。该产品总发售份额10亿份,发行价为3.290元/份,计划募集资金32.9亿元。
这一REITs的底层资产为深圳宝安机场空侧枢纽、武汉东西湖分拨中心及合肥蜀山物流中心,总可租赁面积超50万平方米。上市首日,该REITs价格涨超14%,显示市场对物流基础设施资产的强烈信心。
REITs模式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机场、物流枢纽、起降场等低空基础设施具有稳定的现金流特征,非常适合REITs的资产要求。
随着更多低空经济资产成熟,REITs有望成为盘活低空基础设施的重要工具。

03 PPP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天空联盟”
PPP模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能够有效解决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难题,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这一模式下,政府负责政策引导与监管保障,企业则带来技术效率与市场活力。
湖北竹山县的通用机场建设是PPP模式的成功实践。竹山县地处湖北西北部的秦巴山腹地,曾因山高谷深、交通不便而发展受限。该县通过PPP模式建设了湖北省首个通用机场,占地973亩,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建成运营的A1类通用机场。
这一项目采用“政府+社会资本”的协同开发模式:县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与土地资源,社会资本负责资金投入与运营管理。机场被定位为“华中地区首个低空飞行器试验基地”,吸引了23家企业签约,其中9家已投产。
PPP模式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竹山县案例中,社会资本的参与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还带来了市场化的运营理念和技术创新,使项目真正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
目前,该机场已保障飞行3400余架次,无人机测试超过300架次,成为秦巴山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04 绿色金融:为低空经济注入“绿色动力”
绿色金融作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的经济活动,与低空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低空交通工具本身具有低碳排放的特点,为绿色金融支持提供了基础。
江苏金融租赁的“融资+融物”模式是绿色金融在低空领域的创新应用。该公司战略聚焦新兴赛道,敏锐捕捉到低空经济领域产业升级与技术迭代的需求,为低空产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2025年上半年,江苏金融租赁与广东泰一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推出灵活、便捷的融资方案。通过创新的“以租代售”模式,帮助泰一科技有效缓解了设备购置的资金压力,促进了低空感知网络项目的快速落地。
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和绿色租赁等工具,精准匹配低空经济项目的资金需求特点。与自主投资建成专业低空感知网络的广东泰一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江苏金租全面调研企业需求后,通过创新的“以租代售”模式,帮助泰一科技有效缓解了设备购置的资金压力。
此外,江苏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绿色金融工具还支持了江苏华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引进大型直升机用于航空护林业务,实现无人区火情精准定位、快速响应,破解复杂地形救援难题。
05 多元化融资工具协同:打造低空经济生态圈
低空经济发展涉及基础设施、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等多个环节,需要多种融资工具协同配合,形成全方位的资金支持体系。
浙江低空经济基金的设立展示了多元化融资的协同效应。日前,浙江省首支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浙江空港低空经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完成备案,基金目标总规模30亿元,首期10亿元。
该基金由台州市科创集团联合浙江省机场集团、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采用“双GP双国资”管理模式,形成“省级统筹+市级支撑+区级落地”的资本协同网络。
基金投资方向紧扣低空经济核心领域,覆盖低空飞行器制造、基础设施建设、文旅运营服务、交通运输、物流等全产业链,构建起“空天一体、产用融合”的投资矩阵。
同样,延庆区的低空技术基金也是多元化融资的典型案例。2025年9月,北京延庆顺禧低空技术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成立,规模达3亿元。该基金将重点投向低空技术领域的早期及成长期项目,推动区域低空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
这种多元化融资工具协同的模式,能够为低空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资金支持。从早期研发到成熟运营,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场景,形成完整的资金支持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