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正式宣布,对美国科技巨头高通公司(Qualcomm)收购以色列汽车半导体企业Autotalks的交易展开反垄断立案调查。高通股价在盘前交易中应声下跌约3%,纽约盘前交易跌幅更达4%。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通报,高通公司于2025年6月完成对Autotalks的收购,但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这是高通第二次在中国面临反垄断调查——2015年,该公司曾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中国发改委处以60.88亿元人民币罚款。
交易价格缩水,股价波动
Autotalks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V2X(车联网)通信技术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其核心技术可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行人及其他车辆的直接通信,显著提升道路安全与交通效率。高通在2023年5月官宣将收购该公司,旨在强化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推动自动驾驶与辅助驾驶技术的商业化。
此次收购交易价格仅为8000万至9000万美元,远低于一年前因美国监管阻碍而终止的3.5亿美元报价。据PitchBook数据,高通17年来对Autotalks的投资总额已达1.1亿美元。分析指出,监管环境的变化促使双方重启谈判,但最终成交价大幅缩水,反映出跨国技术并购的复杂性。
调查消息公布后,高通股价在10月10日盘前交易中下跌约3%,纽约盘前跌幅扩大至4%。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之一,高通与中国市场关系密切——2024财年,其46%的收入来自中国客户,包括小米等头部企业。
怒喵科技创始人李楠(前魅族科技高管)对此在微博发文表示,当年高通对没有使用他们芯片的魅族瞎收费,其实就已经是垄断并且违法了。
李楠称,“当年所有媒体,一些不明真相的用户,甚至一些法律界内部人士都说是我们错了的时候。其实我就非常明确的知道,作恶的是高通,不是魅族。是有些人膝盖太软,加上时候未到。但是的确,我力主和高通打36个月的官司的意见没有实现,我无话可说。欣慰的是,最终历史证明,公正虽迟但到。”
资本市场对反垄断风险的担忧迅速蔓延。路透社指出,此次调查进一步凸显美国芯片制造商在中国面临的监管压力。此前,中国已对另一家美国芯片企业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显示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决心。
V2X技术竞争与监管挑战
V2X技术是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市场潜力巨大。Autotalks作为该领域的领导者,拥有全球首个专用V2X芯片组,技术壁垒极高。高通收购Autotalks后,将直接挑战恩智浦、博世等传统汽车电子巨头,加剧行业竞争。
高通汽车与工业业务负责人纳库尔·杜加尔(Nakul Duggal)强调,收购Autotalks是公司推进V2X技术全球部署的“战略性举措”。通过整合Autotalks的解决方案,高通计划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量产级车规认证的V2X系统,应用于道路基础设施与车辆部署,助力新一代安全功能与自动驾驶体验。
然而,跨国技术并购涉及数据安全、市场垄断等多重监管风险。中国《反垄断法》要求,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必须事先申报。高通未履行申报义务,可能面临罚款、业务拆分等处罚。
全球反垄断成趋势,科技巨头面临合规压力
这并非高通首次在中国触碰反垄断红线。2015年,中国发改委认定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通过“免费反向授权”等条款排除、限制竞争,对其处以60.88亿元人民币罚款,并要求整改专利授权模式。此次处罚被视为中国加强科技领域反垄断的里程碑事件。
近年来,随着全球半导体竞争加剧,中国对跨国技术并购的审查日益严格。2024年,高通曾因监管障碍放弃收购Autotalks,此次交易虽以更低价格完成,但仍未能规避中国法律的审查。
此次调查折射出全球反垄断监管的升级。美国、欧盟近年来均对科技巨头展开大规模反垄断调查,涉及数据垄断、市场支配地位滥用等问题。中国此次行动,被视为与全球监管趋势同步,维护本土产业链安全与市场公平。
路透社分析,中国对高通的调查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其他国家或效仿加强审查。对于高通而言,如何在全球监管压力下平衡技术创新与合规经营,将成为长期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