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来了!还有三场硬核技术研讨会

智东西 2025-10-13 18:00

大湾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来了!还有三场硬核技术研讨会图1

11月19日深圳开启,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浪潮
继元年之后,具身智能在今年正式迈入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期。而人形机器人作为其最理想的物理载体,正在引领更多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拉开新一轮机器人革命的序幕。
技术侧,具身大模型领域,VLA、大小脑分层架构和世界模型等多种技术路线正蓬勃发展、交相辉映,持续提升机器人推理与动作执行方面的能力。在大模型Scaling Law的指引下,具身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真机数据与合成数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模型训练与评估的完整闭环。与此同时,模仿学习与强化学习作为两大主流训练范式,都为具身智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伴随着软硬件生态的日益成熟,各类软件平台与开源工具链不断涌现,显著降低了技术开发的门槛。在硬件层面,灵巧手、机械臂等核心部件持续创新,并与触觉传感等新型感知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拓展着机器人的操作能力与应用场景的边界。
产业侧,海外方面,特斯拉Optimus项目完成换帅,转向世界模型的全新探索;PI开源新一代具身大模型π0.5,在VLA这一技术路线上大踏步向前;Figure发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在规模化量产征程上埋头前进。与之相比,在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尤其是人形机器人领域。创业团队持续涌现,而AI、互联网、汽车、家电、手机等行业的大厂纷纷扩展研究具身智能或跨界入局人形机器人,时下头部企业更是完成上市或提速IPO节奏。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打开小规模量产窗口并加速落地探索,更多机器人本体则积极拥抱具身智能进行革新,机器人产业链的多点突破也已激活。
在上述背景下,智一科技旗下智猩猩、智东西、机器人前瞻将于11月19日在大湾区首次举办2025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EAIRCon 2025)。本次大会为期一天,由主论坛+专题论坛+研讨会+展览区组成,将以“具身启智 机器觉醒”为主题,邀请40+位嘉宾带来致辞、报告、演讲和对话,全方位解构具身智能掀起的新一轮机器人革命。

1

大会日程框架:三大论坛三场研讨会

全方位解构具身智能机器人

大湾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来了!还有三场硬核技术研讨会图2▲2025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日程
大会的日程框架目前已经敲定,将由一场主论坛、两场专题论坛、三场研讨会组成。
主论坛将于上午在主会场+分会场一拉开帷幕,将邀请知名学者、产业领袖、创业者、技术大咖和顶级投资人带来分享,并将进行一场高端对话。
人形机器人专题论坛、工业具身机器人专题论坛则将于下午在主会场先后进行,将分别聚焦人形机器人这一具身智能最佳载体及产业链层面的技术产品创新、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探索。
机器人模仿学习与强化学习研讨会、具身世界模型技术研讨会、具身VLA大模型技术研讨会则会在分会场一、二进行,将邀请来自高校、工业界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专家带来主题报告和技术分享。其中,研讨会主要面向持有闭门专享票、贵宾通票的观众开放。
届时,预计大会将吸引千人左右到场参会。
目前大会筹备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对演讲、赞助有需求的企业和研究人员,欢迎与我们联系咨询。

2

EAIRCon 2025展览区:

开放企业展位与Poster展示

EAIRCon 2025展览区,将紧邻主会场、分会场进行设置,由企业展位区、Poster展示区两个模块组成。
企业展位区主要设置在主会场外,展位以标展形式为主,预计将有10+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的企业参展,进行最新技术、产品与方案的展示和交流。目前,招展工作已启动,欢迎有需求的企业与我们联系申请。
同时,在分会场外,也首次设置了Poster展示区,设置了少许席位,主要面向受邀的学者和研究人员,目前也开放申请。
大湾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来了!还有三场硬核技术研讨会图3

▲往届大会展览区现场

3

回顾:王鹤与许华哲曾领衔分享

三场具身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4年4月18-19日,中国生成式AI大会(北京站)以“重构世界 奔赴未来”为主题,聚集54位产学研投嘉宾代表同台共探生成式AI全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为业界把握时代脉搏提供原创性、高质量的洞见参考。
54位产学研投嘉宾代表全程干货爆棚,大会报名咨询人数逾5200人,超过1800位观众到场参会,线上观看人次更是超过850万。参会观众们的热情溢满了1230平方米主会场,连分会场收费制的具身智能、AI智能体技术研讨会和免费开放的中国智算中心创新论坛都座无虚席,展区附近交流讨论声此起彼伏。
大会首日,由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领衔,25位嘉宾围绕大语言模型、视频生成、具身智能、音乐生成、世界模型、垂类行业大模型、AI全栈软件、加速大模型端侧部署等前沿议题,分享最新的研发与实践经验。大会第二天,29位来自生成式AI前线的学术代表、商业领袖、技术专家、青年学者们,继续分享了对关键技术创新、全栈软件及智算基础设施升级、AI应用落地探索实践、可持续商业模式的趋势洞察。
大湾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来了!还有三场硬核技术研讨会图4

▲2024中国生成式AI大会(北京站)现场

其中,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银河通用机器人创始&CTO、智源具身智能中心主任王鹤在大会首日的开幕式上详细解读了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定义、范围和关键技术。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科学家、通用视觉实验室负责人黄思远,科大讯飞人形机器人首席科学家季超,优必选副总裁、优必选研究院执行院长焦继超,EmbodiedGPT一作、香港大学在读博士穆尧,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研究员曾嘉,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具身智能实验室在读博士胡开哲,北京大学在读博士、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实习研究员黄江勇7位嘉宾受邀参与智猩猩具身智能技术研讨会,带来主题报告和圆桌Panel。
大湾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来了!还有三场硬核技术研讨会图5

▲智猩猩具身智能技术研讨会现场

2024年12月5-6日,中国生成式AI大会首次登陆上海,以“智能跃进 创造无限”为主题,邀请51位产学研投嘉宾代表基于前瞻性视角解构和把脉生成式AI的技术产品创新、商业落地解法、未来趋势走向与前沿研究焦点。
两天内,51位产学研投嘉宾代表密集输出干货爆棚,大会报名咨询人数超4000人,超过1200位观众到场参会。其中,在主会场进行的大模型峰会、AI Infra峰会的线上观看人次更是超过104万。现场参会观众们的热情十分高涨,主会场、分会场座无虚席,展览区附近的产业交流也十分活跃,15家企业的诸多新产品新技术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大会首日,由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副主任张奇领衔,17位嘉宾围绕通用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垂直大模型、智能体、具身智能、大模型对齐与安全、投资风向等前沿议题,分享了最新的研发与实践经验。大会第二天,34位来自生成式AI前线的学术代表、商业领袖、技术专家、青年学者们,围绕智算集群、原生加速技术栈、企业智能体、向量数据库、RAG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多位嘉宾进一步分享了AI Infra领域关于智能体开发管理平台、实时语音、向量数据库、向量模型、RAG技术、数据编排等方面的行业观察和深入见解。
大湾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来了!还有三场硬核技术研讨会图6

▲2024中国生成式AI大会(上海站)现场

其中,银河通用机器人联创合伙人、大模型负责人,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具身智能PI张直政博士以《具身智能从“专”到“通”之路》为主题在大会首日的大模型峰会上午场进行了分享。在具身智能技术研讨会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王泰,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家远,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穹彻智能实习研究员吕峻,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数据智能负责人李广宇,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在读博士王雪松,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特别研究助理姚方龙6位青年学者和技术专家带来了主题报告和圆桌Panel。
大湾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来了!还有三场硬核技术研讨会图7

▲具身智能技术研讨会现场

今年4月1-2日,2025中国生成式AI大会(北京站)以“大拐点 新征程”为主题,两天之内,超过50位产学研嘉宾密集输出高浓度、高质量的干货信息,深度解构DeepSeek引发的变革狂潮,全面展示覆盖深度推理模型、多模态模型与世界模型、AI Infra(AI基础设施)、AIGC应用、Agents(智能体)、具身智能等领域的生成式AI最新进展。
本届大会主会场举办开幕式、GenAI应用论坛、大模型峰会,分会场举办3场以DeepSeek R1与推理、AI智能体、具身智能大模型为主题的技术研讨会,期间既有同频共振,又有激烈观点交锋,现场参会观众超过1500人,展区亦是人头攒动,从早到晚充斥着热切的交流声,16家企业带来最新技术产品展示。
在大会首日开幕式上,产学研嘉宾围绕深度推理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AI智能体、AI算力基础设施、AI应用,分享了对最新技术思路与推动落地的观察与思考。在大会首日GenAI应用论坛上,AI平台、视频生成、智算云、AI PPT、AI搜索、AI动漫、端侧芯片领域的嘉宾代表各抒己见,剖析产业问题,畅谈落地思路,分享他们在真实应用场景中的实践经验和对未来趋势的研判。大会第二天举行的大模型峰会,更加聚焦于大模型产业链底层技术,从模型、中间件、云服务、知识图谱、存储、网络、芯片、数据平台等多维度切入,探讨突破大模型算法、算力、数据关键瓶颈的可行路径。
大湾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来了!还有三场硬核技术研讨会图8

▲2025中国生成式AI大会(北京站)现场

其中,在大会首日开幕式上,清华大学交叉学院助理教授、博导、星海图联合创始人许华哲发表了题为《破解具身智能中的数据难题》的演讲。许华哲从操作是具身智能的关键问题;操作不仅是视觉的,触觉也非常关键;以及如何生成海量数据三个维度进行了探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郝孝帅,北京大学在读博士、RoboMamba一作刘家铭,清华大学ISRLab在读博士生、星动纪元实习研究员郭彦江,清华大学TSAIL团队博士生、RDT一作刘松铭,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具身智能中心青年研究员汪汗青,群核科技科研算法专家汪仁涵6位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年学者和技术专家,则在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研讨会上带来了主题报告和圆桌Panel。
大湾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来了!还有三场硬核技术研讨会图9

▲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研讨会现场

4

观众报名通道开启:四类电子门票开放

随着大会筹备工作的全面启动,观众报名也正式开放。
大会设置了四类电子门票,分别是论坛观众票、论坛VIP票、闭门专享票和贵宾通票
四类电子门票中,论坛观众票为免费票,目前已开放申请,申请后需经审核通过方可参会;论坛VIP票、闭门专享票和贵宾通票均需购买。大家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小鸥”,进行论坛观众票的申请,或购买门票。已添加过“小鸥”的老朋友,可以给“小鸥”私信,发送EAIR 25即可报名。
演讲需求、会议赞助、展位赞助的专家或企业也可以私信“小鸥”进行咨询。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入选
赛场到市场的蝶变: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赛赋能产业,2025机遇再启
“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沪发布,人形机器人上榜
建议收藏!宇树机器人16家核心供应链企业大揭晓
英特尔推出机器人AI套件
【报告】总结专题三:2025 年汽车行业周报总结:智能驾驶与机器人赛道领涨,多板块分化中寻机遇(附PDF下载)
万里扬首台机器人行星关节模组下线,明年正式量产
超328亿!2025前三季度人形机器人融资狂飙
2025年Q3移动机器人行业融资情况:11起,总额超16亿
科协之声丨Deepseek、人形机器人、南水北调...“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