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设计:AI 端云共振,先进逻辑及存储芯片需求高增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10-14 12:00

1、 模拟:行业复苏与国产替代共振,车规/工业市场重点突破

国内市场:模拟芯片需求旺盛,国产替代空间广阔。9 月 13 日,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针对的是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初步证据显示,2022至2024年间,这些自美进口的芯片数量增长了 37%,但价格却下降了 52%,这种“量增价跌”的现象涉嫌倾销。

IC 设计:AI 端云共振,先进逻辑及存储芯片需求高增图1

目前,国内企业在消费电子市场实现规模与利润的稳健增长;车规、工业市场技术壁垒较高、客户黏性较强,国产化率仍处于低位,替代空间广阔。随着技术积累与认证突破,车规级芯片国产替代稳步推进。2025Q2,中芯国际表示,从平台看,模拟芯片需求增长显著,图像传感器平台收入环比增长超两成,射频收入环比有较高的增幅。

全球市场:全球模拟芯片行业呈现复苏态势,多家龙头企业营收恢复正增长态势。德州仪器、亚德诺、思佳讯、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在全球模拟市场中排名居前。其中,德州仪器自 2023 年以来单季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同比负增长,2025H1 恢复正增长态势,25Q1 营收 40.7 亿美元(yoy+11%),净利润 11.79 亿美元(yoy+7%);25Q2 营收 44.5 亿美元(yoy+16%),净利润 12.95 亿美元(yoy+15%)。

价格策略方面,德州仪器 8 月启动新一轮价格调整,覆盖超 6 万款产品型号。此前,6 月德州仪器曾对 3300 款产品涨价,针对中国区涨价料号以低利润率为主。本次调整结构性显著:整体价格区间上移 10%-30%,其中超四成产品涨幅突破 30%。工业和汽车电子调价幅度较大。分应用领域,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长周期应用领域的调价力度较大,消费电子与通信设备温和调价。数字隔离器、隔离驱动芯片等关键器件价格普遍上涨 25%以上。

市场策略层面,TI 通过上调老款产品价格,引导客户转向新品,以优化产品结构并提升利润空间。供应链层面,25Q2 市场需求高涨或受到关税扰动,持续复苏情况仍需跟踪。

2、 存储:HBM 及定制化存储需求高增,价格进入上行周期

(1)AI 需求强劲驱动叠加原厂产能调配,存储芯片定价环境改善

云侧:算力升级推高 DRAM 需求,云厂商持续扩大资本开支。受 AI 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2024 年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 等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超过 2300 亿美元,云厂商资本开支逐季攀升。谷歌将 2025 年资本开支从 750 亿美元上调至 850 亿美元,2026 年资本开支将继续增长;微软预计单财季资本开支超过 300 亿美元(环比增长将超过 24%),2026 财年增长放缓;Meta 将 2025 年资本开支上修至 660-720 亿美元,2026 年资本开支保持高增速,到 2028 年 Meta将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投资约 6000 亿美元。

2025 年 HBM 出货量同比增长 70%。数据中心和 AI 处理器需要使用高带宽内存(HBM)处理低延迟大量数据,HBM 需求高增。根据 TrendForce,SK 海力士已于 2024H2 量产全球首款 36GB 的 12 层 HBM3e 产品;美光于 2025 年初量产12 层 HBM3e。根据TechInsights数据,2025年,HBM出货量预计将同比增长70%。OpenAI“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项目 2029 年预计每月采购 90 万片晶圆,或占全球DRAM 总产量的 40%。

端侧:AI 硬件迭代加速扩容。AI 训练和推理对高带宽、大容量存储的需求激增。AI 服务器普遍采用大容量 SSD,且推理侧和端侧(如 AI PC、AI 手机)的存储容量也在提升。三星、苹果、华为等头部厂商加速端侧大模型部署,推动 AI 手机、AI PC 的迭代发展,并向可穿戴、智能车、XR 等领域延伸。AI 手机新品强化实时翻译、图像生成等本地 AI 功能,倒逼存储硬件升级。

存储芯片价格进入上行周期。2024 年以来,存储芯片市场持续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价格持续下行,厂商利润承压。美光、三星、SK 海力士等存储厂商将产能转向利润更高的 HBM 和 DDR5/LPDDR5,导致 DDR4 等传统制程供给紧张,短期市场出现供需结构性失衡,推动 DDR4 价格异常上行。

目前市场库存去化已较为明显,原厂自 2025 年 9 月起掀起新一轮涨价。9 月下旬,三星向主要客户发出第四季度提价通知,计划将部分 DRAM 价格上调 15%至 30%,NAND 闪存价格上调 5%至 10%。美光在 9 月一度暂停部分存储芯片报价,恢复报价后,新价格普遍上涨约 20%。闪迪也已在 9 月上调 NAND 闪存报价,幅度约为 10%,消费级与企业级产品均有涉及。

(2) 定制化存储前景广阔

端侧 AI 驱动定制化存储需求高增。随着 AI 加速向边缘端和终端设备渗透,传统通用存储已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带宽、功耗和物理空间的要求。AI 手机、AIPC、机器人、AR/VR 等设备需要更高带宽、更低功耗和更紧凑形态的存储解决方案。兆易创新积极布局的 3D 堆叠技术,类似华邦 CUBE 方案,采用 2.5D/3Ddie-to-die 先进封装(Chiplet),通过将存储单元与 SoC 主控芯片集成,大幅缩短数据传输路径,有效实现近存计算,在提升带宽的同时降低功耗。

CUBE 方案带宽性能与 HBM2 相当,且无需 PCB 走线,进一步节省布板面积,具备更优的经济性和能效比。CUBE 方案支持灵活定制,能够根据端侧 AI 设备的差异化需求,适配存储接口、封装形式和容量配置(通常 1-8GB),完美契合低功耗、高带宽及中低容量场景,包括可穿戴设备、边缘服务器、智能监控、ADAS 及协作机器人等多个高增长领域。

3、 高性能计算:国内头部云厂商开展军备竞赛,国产 GPU 持续迭代

阿里巴巴计划于 2025 至 2027 年间投入人民币 3800 亿元,全面加码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该投资规模显著超越公司过去十年在该领域的累计资本开支。预计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等国内头部云厂商 2025 年度资本开支均将达到千亿量级,进一步推动国产算力芯片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在国产 GPU 领域,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厂商凭借持续的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华为已构建覆盖芯片、大模型、操作系统及 AI 处理器的全栈技术体系。华为明确了昇腾路线图:Ascend 950PR 将于 2026Q1 推出,950DT 将于 2026Q4 推出,2027Q4 推出 Ascend 960 ,2028Q4 推出 Ascend 970,迭代周期约为一年。寒武纪思元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浪潮、联想等多家主流服务器厂商的产品中,智能处理器 IP 产品终端部署量超过一亿台。海光信息深耕“芯片—操作系统—应用”全栈生态,其 DCU 系列产品兼容通用“类 CUDA”环境,支持 LLaMa、GPT、通义千问等国内外主流大模型训练与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IC 设计:AI 端云共振,先进逻辑及存储芯片需求高增图2
IC 设计:AI 端云共振,先进逻辑及存储芯片需求高增图3 关 于 我 们  IC 设计:AI 端云共振,先进逻辑及存储芯片需求高增图4
思瀚产业研究院
 Chinasihan.com
中国产业研究领导者
添柴鹏城  未来之城  创新之都  励精图治

报告订购定制化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4008087939    0755-28709360
· 客 服 微 信:g15361035605 
· 客 服 Q Q :454058156
· 邮箱:chinasihan@126.com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IC 存储 芯片
more
ICLR 26 惊现 SAM 3,从“分割一切”到让模型理解概念!一文解读架构与数据引擎创新
Mamba-3惊现AI顶会ICLR 2026!CMU知名华人教授一作首代工作AI圈爆红
OpenAI、Anthropic、DeepMind联手发文:现有LLM安全防御不堪一击
预报名IIC 100%中奖!最高抽1000元京东卡
全球创业者汇聚“创新创业生态之都”,HICOOL将上演百余场活动
1.9W篇!ICLR26论文深度洞察报告(二):各方向论文数
降1500!荣耀Magic7 Pro出手了
减1500!荣耀Magic 7清仓倒计时
Navicat已死,Spring已凉!后端AI彻底称王!
清华物理系传奇姚顺宇离职,不认同Anthropic,加入DeepMind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