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自贡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建设航空航天强省等决策部署,以大中型无人机制造为牵引,聚焦发展无人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数字赋能推动产业智能制造和升级转型。先后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无人机气象观测基地、四川省航空应急救援自贡基地等重大示范平台,入选四川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四川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德绵自凉航空航天集群”,自贡市低空经济及无人机产业纳入全省第一批产业新赛道培育。通过全力拼抢大中型无人机数字化智能智造产业,助力“千年盐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实现“振翅腾飞”。

一、背景情况
无人机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发展低空经济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明确支持四川省自贡市发展无人机及通航产业。2024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中国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省委多次强调“加快建设航空航天强省”。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成都、自贡等打造千亿级无人机产业集群”。2025年5月,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财政厅联合印发《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自贡市先后印发出台《支持无人机及通航产业集群发展专项政策》《自贡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在新形势下,无人机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层面上升到全新的高度,为产业转型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二、典型经验做法
自贡市以自贡航空产业园区为核心承载地,聚焦发展无人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5G信息技术加持,建立全省首个低空飞行监管服务体系;以智能化为牵引,建成大中型无人机脉动生产线;以创新协同作纽带,布局形成了无人机全链条制造配套。通过聚焦“低空制造、科研创新、场景应用”多个维度,将无人机制造与低空经济产业融合,打造成为了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一)以数字化赋能,打造低空监管数据天网
打造智慧化低空基础设施。自贡航空产业园区完善机场甚高频地空通信系统、地面监测站、夜航灯光、机场巡场道等配套设施建设,为空、地数据采集和标注提供良好基础条件。与中国移动成都研究院合作,建立了全国首个“5G网联无人机行业应用及测试示范基地”,推动现代5G通讯技术、智能AI与无人机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低空运行管理服务中心。2024年,园区携手中国移动、中国铁塔,全面升级5G-A地面基站,挂牌成立“自贡低空运行管理服务中心”,实现低空监管精准识别、多目标轨迹跟踪、航线规划及预警、电子围栏告警和黑飞检测等服务,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全方位、智能化的低空管理服务体系。部署形成了5G-A通感一体与雷视联动核心能力,实现园区全域6平方公里、高度600米低空一体通信感知信号全天候连续覆盖。制定低空运营行业规范。2024年,自贡航空产业园区上线运行了全国首例有人机无人机融合运行程序;2025年,全市正式印发出台《自贡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形成了自贡市首个低空飞行活动行业监管规范。搭建低空监管数据共享平台。依托机场飞行服务站ADS-B监视系统平台,完成“川协5号”空域数据、低空目视通道数据、凤鸣机场和野外临时起降点数据、有人机及无人机进离场航线等数据的标注,实现了与西南空管局运管中心区域信息处理系统飞行实时数据和飞行计划的联网,实现低空用户“随心飞、任意飞”。
(二)以智能化为牵引,建立高标准脉动生产线
园区鼓励辖区无人机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设施、流程及服务等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关键工序数控化、关键过程智能化,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去年4月,园区成功举办了“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建成投产仪式”,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建成投产,建成了园区首条大型无人机标准化“脉动生产线”。依托中航无人机为龙头牵引,采取“1+1+N”(即“政府平台+链主企业+配套企业”)合作模式,配套推荐广联航空、贵州航锐、湖南环宇、成都联科等15家中上游企业入园,加速产业集聚,实现了产业链的基地内循环,产品交付周期缩短30%以上,研发生产转化效率实现大幅提升。随着中航无人机、腾盾、中电科等“多龙头”入驻,链主企业持续增加,园区逐步构建起成链式生产制造、成规模应用示范、成系统服务保障的无人机及通用航空产业集群。
(三)以创新协同作纽带,布局无人机全链条制造配套
园区坚持科技引领,建立“研发创新、产业协同、制造配套”的全链发展新格局。在产业核心区已布局形成了以中航(成都)无人机、腾盾、中电科、沃兰特(eVTOL)等12户企业为代表的无人机及通航整机制造产业链。形成了以广联航空、鼎峰空天科技、贵州航锐等12户企业为代表的航空燃机、航空标准件、紧固件、密封件、耐磨件及机体外挂载荷系统等燃机及关键部件制造产业链。形成以华刚新材料、航天环宇、成都联科等30余户关联配套企业为代表的先进复合材料与航材制造产业链。形成了以民航飞行学院、迅蚁科技、百特尔等5余户企业为代表的飞机维修、运行保障、教育培训的通航运营服务产业链。聚焦重大科研平台搭建,构建起“研发设计在成都、生产制造在市州”协同发展机制,与中航无人机合作,建立全国首个省级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与航科院、民航二所、一飞院、西北工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院所合作,开展科研成果转化;与国家气象探测中心、省公安厅、应急厅、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联动共建省级以上应用创新平台23个,无人机在人工影响天气、应急救援、农林植保、低空物流、载人运输等多领域形成典型应用示范,创新场景应用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四川卫视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700余次。

三、实施成效
自贡从2015年建设通用机场起步,陆续建成投用A1类凤鸣通用机场和B类兰田通用机场,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双通用机场”的产业园区。获批四川面积最大、高度最高的“川协5号”试点空域,形成了全国少见的“双跑道”“双空域”独特优势、“多龙头”“全链条”的产业生态和“多场景”“新业态”的创新应用示范,已建设成为全省唯一以无人机及通航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经开区。布局形成无人机及通航整机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研发、航空标准件制造、飞行教育与维修培训、航空保障与低空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建成了四川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中型无人机产业基地。通航制造业不断富集、低空运营服务不断丰富、飞行监管保障逐步完善,集群规模突破百亿元,逐步构建起高中低空、大中小微无人机全谱系发展格局,成为四川省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和自贡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力量。

四、经验启示
自贡因盐设市、因盐而兴,享有“千年盐都”美誉,是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作为老工业城市,自贡在资金不充沛、基础条件不佳情况下,抢先布局低空经济赛道,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将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在研发制造、低空空域、场景创新等建圈强链环节中不断探索。针对成渝周边航空产业布局特点(成都侧重有人飞机制造、重庆聚焦通航产业),自贡航空产业园立足大中型无人机和通用飞机领域,成功引入中航无人机、腾盾科创、中电科特飞、沃兰特(eVTOL)、中发天信等龙头企业智能化生产制造项目,建成了四川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中型无人机产业基地,形成了(大中型)无人机细分领域独特竞争优势,实现园区差异化。自贡作为全省低空经济产业链主要承载地,积极抢抓国家低空经济产业赛道,积极拥抱智能化、数字化浪潮,已成为川南地区“智改数转”的先行实践者与经验输出地,为传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供数字化转型的“自贡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