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西安电子博士搞农业无人机,拟赴港IPO!

维科网机器人 2025-10-15 18:30

80后西安电子博士搞农业无人机,拟赴港IPO!图1

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最新资讯,请点击蓝字关注维科网机器人→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近日,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极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按下了主板上市的“按钮”。


80后西安电子博士搞农业无人机,拟赴港IPO!图2


这不是它第一次冲击资本市场。三年前,极飞科技曾剑指科创板,2021年11月向上交所递交申请,却在2022年5月撤回材料。

早在上市前,极飞科技就已是资本圈的“香饽饽”。软银愿景基金、百度、高瓴、创新工场(李开复博士创办)、联通凯兴投资等一众巨头都曾为其注资。根据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极飞科技当前估值已达73亿元,这份“成绩单”也为其港股上市添了不少底气。

至于募来的资金要花在哪?极飞科技计划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进一步扩展公司的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建立新总部,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农业赛道的无人机龙头之一


提到无人机,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大疆,但极飞科技一直是紧随其后的“实力派选手”。

作为全球领先的农业机器人公司,极飞科技成立于2007年,通过深度融合先进机器人、智能化、新能源技术,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高精度作业能力、效率效益远高于人力劳动和传统农机的智能农业机器人。这些产品的效率与效益远高于人力劳动和传统农机,以“机器人代人”为核心,持续解决世界农业生产中“无人种地”的核心需求,推动农业产业革命。

80后西安电子博士搞农业无人机,拟赴港IPO!图3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24年极飞科技在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拿下10.7%的份额,排第二;在全球农业无人飞机领域,它的市占率直接冲到17.1%,同样稳居全球第二。能在两个赛道都站稳了位置,极飞科技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实力可见一斑。

极飞科技的成长故事里,藏着一群“技术发烧友”的热血初心。

极飞科技创始人极彭斌是一位80后,从本科到博士都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进了微软亚洲研究院,还被评为“微软最有价值专家”。2007年,彭斌拉上一群志同道合的极客,成立了XAircraft团队(极飞科技的前身),一开始瞄准的是消费级无人机市场。

然而,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进入实打实的“厮杀”阶段。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份额常年稳定在70%-85%,稳稳坐在“头把交椅”上。对当时的极飞科技来说,这既是难以逾越的“大山”,也成了倒逼它寻找新出路的“推力”。

农业市场的潜力吸引了彭斌的目光。我国是典型农业大国,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这无疑是一片可以用科技开发的“沃土”。2013年,“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传遍全国,这也给了极飞科技启发。同年,极飞科技调转方向,开始琢磨把无人机用在农业上,一步步成了农业赛道的无人机龙头之一。

极飞科技能在农业赛道站稳脚跟,靠的就是“技术硬”。极飞科技最早将RTK精准导航、全自主飞行和智能离心雾化等核心技术引入农业无人飞机领域,形成了自动驾驶技术、空间数字化技术、AI技术、智能喷洒和播撒技术、电机控制技术、智能农场系统技术、工业设计技术和物联平台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的底层核心技术,每一项都瞄准了农业生产的痛点。

技术不是凭空来的,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目前,极飞科技的研发费用平均占比高达24.4%,累计申请的全球专利超4100个。单在农业无人机领域,它的专利数量就稳居全球第一。

有了这样的技术积累,2015年,极飞科技找准了突破口,从农业里最苦最累的农药喷洒工序入手,推出了电驱动多旋翼自主作业农业无人飞机,这也成了它的“开山之作”。

之后,极飞科技开始解锁自己的“农业装备图鉴”,不断推出新产品:从农业无人车,到农机自动驾驶仪,再到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一步步丰富着自己的农业科技工具箱,全面覆盖管理环节内“水、肥、药、巡”四个工序,不管是水田、旱田,还是大棚、果园,都能找到适配的设备,填补了农业劳动力的缺口。


80后西安电子博士搞农业无人机,拟赴港IPO!图4


值得一提的是,极飞科技还解决了“好用不贵”的难题。其把旗舰农业无人飞机的最大载重提到了80千克,同时靠着自己造核心零部件,把价格从最初的20万元降到5万元。这一下,农业无人飞机不再是“小众设备”,成了农民手里实实在在的“刚需工具”。

靠着技术和性价比,2022年以来,极飞科技累计作业面积超10万亩、作业时长超930万小时2025年度单日作业最大数量超1.8万台,且拥有覆盖最全的农业机器人蔬菜植保管理场景。

该公司业务覆盖了超60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伙伴里不乏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巴西)、泰国正大集团、NIK这样的国际巨头,全球化的“版图”越来越大。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到2024年,再到2025年上半年,极飞科技的营收一路涨:6.05亿元、6.14亿元、10.66亿元、7.45亿元;净利润更是实现了“逆袭”,从2022年亏损2.54亿元,到2024年盈利0.7亿元,2025年上半年又赚了1.3亿元;毛利率也跟着往上走,从17.9%涨到34.3%,赚钱能力越来越强。

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极飞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05亿、6.14亿、10.66亿和7.45亿元,一路上涨;净利润实现“逆袭”,从2022年亏损2.54亿元,到2024年盈利0.7亿元,2025年上半年又赚了1.3亿元;毛利率也跟着往上走,从17.9%涨到34.3%。

80后西安电子博士搞农业无人机,拟赴港IPO!图5


海外业务更是成了“增长引擎”。2022年,极飞科技海外营收1.46亿元,2024年就冲到3.71亿元,三年间翻了一倍多,2024年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28%;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1.87亿元,占总营收的25.2%。

80后西安电子博士搞农业无人机,拟赴港IPO!图6


虽说大疆仍是无人机领域的“大山”,但这座山并非“不可翻越”。极飞科技靠聚焦农业赛道,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路。如今叩关港股,极飞科技能否顺利拿下“农业无人机第一股”,开启新的增长篇章?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


写在最后


过去三十年,全球工业农业大国共同面临着一个挑战:农业人口老龄化加速,数量持续负增长,“谁来种地”逐渐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现实难题。聚焦中国市场,这一趋势更为显著。招股书显示,未来三十年,中国农业从业人员将从2024年的1.4亿人锐减至2050年的3000万人,降幅接近80%。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农业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不再是“锦上添花”的科技产品,而是破解农业劳动力困局、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的“关键钥匙”。

行业增长的数据更印证了这一赛道的潜力。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正处于高速扩张期:以营收计算,其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89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3%;更值得期待的是,未来五年这一增速将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29年,行业规模将以53.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飙升至749亿元人民币。这场农业科技的浪潮,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持续突破的新起点。










精彩推荐 




80后西安电子博士搞农业无人机,拟赴港IPO!图7



 联系我们  




80后西安电子博士搞农业无人机,拟赴港IPO!图8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IP 无人机
more
秒级响应,拿下“黑飞”无人机!成都造“反无系统”构筑空天“防护盾”|科技一线
【无人机】无人机空中“握手”,精确到厘米级全球首次实现多架旋翼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交换工具
发布不停歇,大疆下个新品或将是DJI Osmo Pocket 4 | 区势· 数码
低空魔盒被打开了?无人机坠箭的正反场景:低空护农VS非法狩猎
土耳其无人机遭遇克星:中国FK-2000防空系统实战表现亮眼,打破西方偏见
我国首个政务领域大模型应用专项政策文件出台,强调场景牵引,社会治理类利用无人机等设备技术开展智能监测巡检
无人机植保实操指南:从设备选型到作业流程的全攻略
滴滴自动驾驶获得D轮20亿元融资,将用于推动L4落地;全球首个,《智能出行服务安全与隐私》国际标准立项;丰田探索车载无人机系统
京东物流在四川完成干支线低空物流测试飞行:利用无人机打造“空空接力”
商务部列出的14家外国无人机不可靠实体都是干什么的?简要概况说明→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