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发文定调 2030:低空经济 3 大集群落地路径与企业承接指南

低空产业圈 2025-10-20 07:00

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明确提出到 2030 年构建三大核心网络支撑的低空经济发展格局,本质上指向基础设施与保障集群、装备制造集群、场景应用与运营集群的协同建设。这一万亿级市场的机遇窗口已开启,企业需精准锚定集群定位,结合政策导向与地方实践找到破局路径。

四部门发文定调 2030:低空经济 3 大集群落地路径与企业承接指南图1

一、先明方向:3 大集群的核心内涵与政策要求

政策以 “网络支撑” 为显性表达,实则构建了 “硬件 + 软件 + 场景” 的三维产业生态,三大集群的核心定位与发展目标清晰可辨:

集群类型
核心构成
2030 年关键目标
政策核心抓手
基础设施与保障集群
低空智联网、起降场 / 机场、调度监管平台、能源补给网络
实现 “看得见、管得住、飞得畅” 的立体保障
建设低空智联网体系,打造 “一站办理”“一网通管” 服务平台
装备制造集群
无人机、eVTOL、核心零部件(电池 / 电机)、航空材料
形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模式,培育 10 家以上龙头企业
攻关 400Wh/kg 级锂电池量产、500kW 级电机验证等核心技术
场景应用与运营集群
客运网络、物流配送、工农作业、应急救援等
三大网络安全高效运行,装备全面融入生产生活
打造 20 个以上可复制示范,推广 “产品研制 + 场景构建 + 示范运行” 模式

二、精准承接:不同类型企业的集群入局策略

(一)基础设施与保障集群:政策红利优先享,生态卡位是关键

这类集群具有强公共属性,政策支持力度大且落地路径明确,适合具备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切入。

  1. 基建参与者:绑定地方试点拿项目
    政策明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起降场、试飞基地建设,且地方已形成成熟案例:内蒙古计划到 2027 年建成 33 个通用机场、100 个临时起降点,沧州依托中捷机场打造全产业链服务载体。企业可重点对接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重点区域的示范基地建设,争取 “以建代运营” 权益,如合肥通过建设起降场配套获得航线运营优先权。
  2. 技术服务商:锚定 “智联网” 刚需
    政策要求构建 “无缝通信 + 数字导航 + 智能管控” 的低空智联网,企业可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参与区域低空数据底座建设,如依托内蒙古算力枢纽打造飞行数据智能分析系统;二是开发轻量化调度工具,适配中小运营商需求;三是布局能源补给网络,针对 eVTOL 推广换电模式,抢占 “空中加油站” 赛道。
  3. 保障运营商:切入政府购买服务
    内蒙古、河北等多地将应急救援、医疗保障等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企业可联合地方通航公司组建专业保障团队,如合肥迅蚁科技通过承接血液运输政府订单,实现商业化盈利并拓展常态化航线。

(二)装备制造集群:技术攻关筑壁垒,梯度布局抢市场

政策以 “创新” 为核心驱动力,明确了技术路线与企业培育方向,不同规模企业需差异化布局。

  1. 龙头企业:争当 “生态主导者”
    政策目标打造 10 家以上产业链龙头,企业需牵头构建创新联合体:在技术端,聚焦固态电池、氢动力等前沿方向,如长安汽车以 200 亿投入布局 eVTOL 全产业链;在生态端,整合零部件企业形成模块化供应能力,参考峰飞航空 “整机 + 电池 + 运维” 的一体化方案。
  2. 零部件企业:卡位 “卡脖子” 环节
    针对政策强调的 “动力系列化”“配套标准化” 要求,重点突破三大领域:航空锂电池向 400Wh/kg 量产冲刺,电机聚焦 250kW 级规模化生产,航材发力碳纤维、轻质镁铝合金国产化。可通过与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切入供应链,如包头企业依托稀土材料优势开发电机磁钢组件。
  3. 中小创新企业:瞄准 “专精特新” 赛道
    政策明确培育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细分领域机会显著:如应急救援专用无人机的抗震载重设备、eVTOL 的降噪螺旋桨、低空飞行器的轻量化传感器等,这些细分产品技术壁垒高且竞争较小,易获得政策专项扶持。

(三)场景应用与运营集群:刚需场景先跑通,模式复制再扩张

政策强调 “以应用牵引产业”,合肥、沧州等地已探索出可复制的场景运营经验,企业需避开 “伪需求” 陷阱。

  1. 物流运营:锁定 “急难远” 刚需场景
    政策重点推广 “干 - 支 - 末” 无人机配送网络,企业可优先布局三类场景:医疗物流(如合肥无人机血液配送,年运输超 70 万毫升)、偏远地区补给(如巢湖姥山岛物资配送)、跨城快运(无人机与高铁联程模式)。建议采用 “政府补贴 + 市场化定价” 过渡,待规模扩大后降低成本。
  2. 载人交通:先卡位 “短途示范”
    针对 “短途运输 + eVTOL” 客运网络,现阶段需绑定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等封闭场景:如零重力飞机工业在六安打造 “低空文旅营地”,通过飞行体验引流并配套科普、餐饮业态;同时积极申报城市空中交通试点,提前储备航线资源。
  3. 工农作业:技术适配场景需求
    政策要求满足工农生产作业需求,企业需针对性开发装备与服务:农业领域推出 “无人机播种 + 施肥 + 植保” 一体化方案,适配东北规模化农田;电力领域研发 ±2cm 精度巡检无人机,对接京津冀电网改造需求。可联合地方国企开展 “设备租赁 + 作业服务”,降低客户初始投入。
四部门发文定调 2030:低空经济 3 大集群落地路径与企业承接指南图2

三、借势而为:政策工具与资源获取指南

  1. 资金支持:多维政策红利叠加
    国家级层面可申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地方层面有专项基金加持:如雄安新区对低空企业给予注册、人才、研发多重补贴,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建议企业组建政策申报团队,联动高校、科研院所申报产学研项目。
  2. 标准参与:抢占行业话语权
    四部门明确支持企业参与低空经济标准研制,企业可联合行业组织切入细分领域:无人机物流企业可参与配送重量标准制定,eVTOL 企业可推动电池安全标准建设,运营企业可参与飞行服务规范编写,提前布局技术壁垒。
  3. 区域协同:绑定重点发展圈
    政策已划定长三角、粤港澳等产业集群重点区域,各地分工明确:北京输出技术、河北聚焦制造、天津制定标准的京津冀协同模式;呼包鄂打造低空经济发展圈,分工制造、应用、旅游集聚区。企业需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落地场景,如制造类企业布局河北、包头,运营类企业进驻合肥、深圳。
四部门发文定调 2030:低空经济 3 大集群落地路径与企业承接指南图3

四、风险提示与行动建议

低空经济的集群化发展不是 “单点突破” 而是 “生态协同”,企业需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定位 —— 或做基础设施的 “建设者”,或当装备制造的 “创新者”,或成场景运营的 “开拓者”,方能在万亿市场中站稳脚跟。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低空经济
more
低空经济迎来高光时刻:五大核心公司技术实力全方位解析
低空经济早报:10月19日
滴滴杀入!低空经济战火点燃,万亿市场的 “空中蛋糕” 怎么分?
京东4.35 吨无人机跨省送蟹!四川首条低空物流航线开通,此刻低空经济具象化了
翼飞鸿天协办瑞安市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大赛,助力低空经济人才培养
蜂巢航宇亮相第七届天津直博会 展示低空经济创新成果
中国气象局批复同意深圳市开展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试点
展会邀请 | 2025福布斯中国低空经济产业评选系列活动·高交会低空专场展览
辽宁瞄准三条核心主线|助推低空经济蓄势腾飞
【低空经济】低空经济火了!但你真的了解它吗?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