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客服微信:myrobotics,备注“参会人员”,邀请进入会议群。
缴费成功后请务必将参会回执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cims_journal@qq.com)
点击蓝字下载参会回执文件:
近日,全球首创高精密环面包络减速器研发企业陶世智能科技(下称 “陶世智能”)宣布顺利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 Pre-A 轮融资。作为老股东同创伟业继 2024 年天使轮独家投资后,本轮持续加注,与南山战新投等机构共同助力国产机器人核心部件实现技术突围与产业化落地。
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微型减速器量产线扩建、下一代灵巧手关节模组研发及全球化市场布局,标志着资本市场对国产高精密机器人核心部件技术突破的高度认可。
八年磨一剑
两大核心技术打破海外垄断
在高精密减速器领域,谐波、RV、行星减速器长期被海外品牌垄断,国产企业若想突围,必须在技术上实现 “从 0 到 1” 的突破。陶世智能团队用八年时间交出了答卷 —— 其自主研发的环面包络减速器与全驱动灵巧手关节模组,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在多项性能指标上实现超越。
其中,微型减速器扭矩密度高达500NM/KG,精度控制在1弧分以内,寿命超1万小时,并采用传动单元与驱动电机物理分离设计,彻底解决传统一体化关节的发热耦合问题,长时间运转温度稳定在50℃左右且无需散热系统,适配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高精度场景,性能比肩谐波、RV、行星减速器,甚至部分性能更加优异。
其灵巧手关节模组则采用全球首创的正交直驱结构,实现大负载(整手抓握40公斤有效负载,其单指静态负载可达20kg)与高精度(±0.015mm)的突破性结合,让灵巧手实现20个全直驱自由度,攻克了机器人抓取领域的核心技术瓶颈,成为全球唯一兼具大负载能力与正交直驱架构的灵巧手核心模组,且已通过多家机器人头部企业测试。自 2025 年初推出以来,该模组市场反响热烈,截至目前在手订单金额破千万元,战略合作订单近亿元,技术落地能力获市场实证。
更重要的是,陶世智能已构建起坚实的技术壁垒。除了全球唯一的环面包络加工技术,公司目前已持有 50 余项专利与 20 余件软件著作权,这些知识产权不仅保障了技术的独特性,更成为抵御市场竞争、持续创新的 “护城河”。如今,陶世智能不仅打破了海外品牌的垄断,更将 “中国发明第四类高精密减速器” 的名声弘扬海外,让中国在全球高精密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拥有了更多话语权,为整个产业链的自主化发展注入了信心。
政策资本双护航
国产供应链迎来崛起窗口期
陶世智能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行业发展的 “东风”。2025 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将精密减速器列为重点攻关领域,为像陶世智能这样的技术型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导向与支持;与此同时,资本对硬科技赛道的热情持续高涨 ——2025 年全球机器人领域融资超百亿美元,中国 AI 及高端制造赛道融资额同比激增 68%,高精密机器人核心部件作为产业链 “卡脖子” 环节,成为资本竞逐的热门方向。
政策与资本的双重驱动,背后是国产高精密减速器巨大的市场缺口。目前,国产高精密减速器自给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千亿级的市场需求亟待填补。
站在新的融资节点上,陶世智能已规划好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公司董事长陶玉龙透露,2025 年 9 月起,陶世智能将在深圳启动新生产基地建设,这座占地面积约 2 万平方米的基地,将承载起 “2026 年减速器年产能提升至 10 万台” 的目标,以缓解当前高端市场供给短缺的现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在技术研发上,陶世智能将继续向 “微型化” 深耕。未来,团队将重点研发适配微型应用场景的高精密减速器,这些场景涵盖机器人灵巧手关节、医疗手术机械臂、航空航天设备等 —— 它们对产品的空间尺寸、扭矩输出、精度控制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而陶世智能的技术突破,将为这些领域的创新提供核心支撑。
与此同时,陶世智能还计划与高校携手共建 “灵巧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整合高校的科研资源与企业的产业化优势,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同时推动灵巧手及相关领域的行业标准化建设。这种 “产学研融合” 的模式,不仅能让陶世智能保持技术领先,更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为国产高精密机器人核心部件生态的构建贡献力量。
从技术突破到市场认可,从资本加持到生态共建,陶世智能的成长轨迹,正是国产高精密减速器产业崛起的缩影。未来,随着产能的扩大、技术的迭代与生态的完善,这家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持续书写 “国产替代” 的新篇章。

商务合作
商务活动|宣传推广|转载开白等
邮箱|1784288990@qq.com
联系电话|18355423366
END
“
如果内容对您有所启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请点赞、转发、小心心,将公众号设置为星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