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丨珞石机器人递表IPO,工业协作加速资本化布局

AI芯天下 2025-10-21 20:30




前言
当智元机器人、优艾智合等相继向港交所递表,2025年的机器人赛道正迎来一场[资本化总动员]。

近日,珞石机器人正式递交招股书,计划通过港交所18C章程挂牌上市。

这家由80后北大硕士创办的企业,正站在商业化与资本化的十字路口,其IPO之路不仅关乎自身生死,更折射出中国机器人产业从国产替代到全球竞争的突围困境。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科创丨珞石机器人递表IPO,工业协作加速资本化布局图1

从北大实验室到小米车间,80后创业者的[机器人突围]


1985年出生的庹华,是珞石的灵魂人物。2009年从北大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毕业后,他先后在摩托罗拉、IBM、索尼研究院实习,后加入爱立信负责软件底层研发。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庹华接触到工业机器人领域,彼时中国市场被ABB、发那科等国际巨头垄断,核心部件控制系统几乎全靠进口。


2014年12月,珞石机器人在北京成立,名字取自《道德经》[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寓意[像顽石般踏实打磨产品]。


创业初期,团队选择从最擅长的控制系统切入,当时9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占据。


但现实很快给了他们一记重击,尽管高性价比的控制器有市场,但规模有限,难以支撑企业长期发展。


庹华团队果断转向,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研发,聚焦轻量型工业机器人。


彼时汽车主机厂已被四大巨头垄断,他们便绕开红海,瞄准汽车零部件+3C电子两大赛道。前者需要高精度设备,后者因人力成本上升急需自动化替代。


这一战略调整成为珞石的破局点。2019年,珞石推出柔性协作机器人xMate,性能比肩国际品牌;针对3C行业推出的XB系列机器人,解决了多规格箱体贴标的痛点。


科创丨珞石机器人递表IPO,工业协作加速资本化布局图2

2023年是珞石的战略迁移年,这一年,公司将总部从北京迁至山东济宁邹城,背后是山东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与产业政策支持。


当地不仅提供生产基地,还通过新动能基金注资1亿元;同年,珞石在日本设立子公司,迈出全球化第一步。


2024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推出NB25h工业机器人与xCore 3.0控制系统,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如今,珞石的产品已深入小米供应链核心,在小米SU7汽车空调产线,珞石负责电检与制造执行系统。


在小米首款高端SUV YU7的焊装车间,其NB220系列机器人以0.01毫米的精度完成车身360度扫描,还能兼容SU7与YU7跨车型生产。


2025年9月,珞石再获突破,与智元机器人达成合作,为其人形机器人提供仿人机械臂,正式切入具身智能赛道。


对于珞石而言,其核心优势在于[双品类量产能力]:国内唯一同时量产工业与协作机器人的企业,这让其能同时覆盖制造业的汽车零部件搬运等[重活],与3C产品装配等[细活]。


科创丨珞石机器人递表IPO,工业协作加速资本化布局图3
资本下的隐忧,10轮融资与19.67亿赎回负债的博弈


2015年成立以来,珞石累计完成10轮融资,总额超15亿元,投后估值达52.95亿元。


其股东名单堪称[硬科技投资天团]:国家级基金方面,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持股9.67%,是最大外部股东。


产业资本方面,新希望集团注资4亿元,顺为资本从B轮持续跟进;财务投资者中,深创投、梅花创投、襄禾资本等均在列。


这样的资本阵容,既为珞石提供了资金,也带来了资源。


顺为资本助力其切入小米生态,国家制造业基金为其对接产业链资源,新希望则推动其在农业自动化领域的探索。


但光鲜的资本故事背后,隐藏着一颗[定时炸弹]。为保障投资方利益,珞石的融资协议中设置了[赎回条款]。


若公司未能在2027年12月31日前在港交所、上交所等完成合格IPO,投资者有权要求公司以预设价格回购股份。


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这些优先股需被列为[金融负债],而非股东权益。


截至2025年6月30日,珞石的赎回负债已高达19.67亿元,远超其3.25亿元的2024年营收。


更棘手的是,这笔负债还在产生高额利息,按8%的年利率计算,2024年赎回负债利息达9994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5520万元,直接推高了公司的财务成本。


2022-2025年上半年,珞石的财务成本分别为5870万元、6930万元、1.002亿元、5530万元,成为净亏损的重要推手。


这也解释了珞石冲刺IPO的紧迫性,只有成功上市,才能终止赎回条款,化解这19.67亿元的负债压力。


否则,一旦触发赎回,以珞石目前的现金流状况,2022-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3.95亿元,极可能陷入财务危机。


科创丨珞石机器人递表IPO,工业协作加速资本化布局图4

毛利率提升难掩亏损,营收46%增长背后的困局

翻开珞石的财务报表,呈现出一组矛盾的数据:营收高增长与持续亏损并存,毛利率改善与研发投入下滑共生。


从营收端看,珞石的表现堪称亮眼。2022-2024年,公司营收从1.53亿元增至3.2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6%;2025年上半年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50%。


驱动增长的核心是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率的机器人产品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58.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5.5%,而低毛利率的解决方案占比从39.2%降至12.5%。


毛利率也随之持续改善,2022年珞石毛利率仅7%,2023年升至11.4%,2024年突破20%达21.9%,2025年上半年微增至22.3%。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核心部件国产替代的推进,早期珞石依赖进口减速器、伺服电机,成本居高不下;


如今通过与国内供应商合作,叠加规模化生产,年产能从3万台提升至5万台,成本逐步优化。


但盈利端仍未走出泥潭,2022-2024年,珞石净亏损分别为2.38亿元、1.57亿元、1.92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0.9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6.77亿元。


在协作机器人领域,2024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均价已降至7.21万元,预计2025年进一步降至5.75万元,价格战加剧下,珞石若不能持续迭代技术,恐将失去现有优势。


科创丨珞石机器人递表IPO,工业协作加速资本化布局图5

行业风口与竞争暗礁,国产替代红利下的竞速


珞石的挣扎与突围,离不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大背景。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根据灼识咨询预测,2024-2029年中国多关节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以15.7%的复合增速增至453亿元。协作机器人更是[国产替代]的主战场。


2024年国产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市场份额达90.25%,优傲等外资品牌份额持续收缩。


这一红利为珞石提供了成长土壤,按2024年销量计算,珞石多关节机器人国内排名第三、全球第七,连续两年蝉联国内销量增速冠军。


其产品覆盖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1000余家客户,包括小米、歌尔股份、法雷奥等头部企业,应用场景横跨消费电子、汽车、新能源、医疗等领域。


但机遇背后,是更为激烈的竞争。国际层面,ABB、发那科等巨头在高端市场仍有技术优势,尤其在汽车焊接、精密装配等领域,国产机器人仍需突破。


国内层面,埃斯顿、汇川技术等已形成规模化优势,新松、节卡等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加速追赶。


价格战更是愈演愈烈,2016-2024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均价从15.65万元降至7.21万元,降幅超50%。


科创丨珞石机器人递表IPO,工业协作加速资本化布局图6
尾:


珞石机器人印证了国产替代的可行性,从控制器到整机,从汽车零部件到3C电子,珞石用10年时间在国际巨头垄断的市场中撕开一道口子,也暴露了硬科技创业的痛点。


长期研发投入与短期盈利压力的矛盾,资本助力与负债风险的平衡。


对于珞石而言,成功上市只是第一步。只有将资本转化为技术壁垒、产品竞争力与商业化能力,才能在行业洗牌中存活下来,真正实现从中国第三到全球第一的跨越。


创业邦:《80后北大硕士,用机器人帮小米造车,即将收获一个IPO》,IPO参考:《珞石机器人赴港IPO:研发投入持续递减 近两年海外市场占比不足一成》,每财网:《珞石机器人赴港IPO:豪华股东背书,三年半累亏超6亿元》,变量财经:《深创投、国家队入局,珞石机器人冲刺IPO背后:20亿赎回负债待解》,智能新观察:《融资10轮,3年半亏损6.77亿,珞石机器人赴港IPO了!》,连界启辰资本:《珞石机器人赴港IPO,冲刺港股[全系列智能机器人第一股]》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IP 工业 机器人
more
考拉悠然 x 长虹集团丨这款有“眼力见儿”的导购机器人太会了!
刚刚,宇树发布180cm仿生人形机器人!会跳芭蕾能打功夫,撞脸经典科幻片
《机械公敌》现实版!宇树发布机器人H2,身高1.8米,会跳芭蕾,首次用上仿生人脸
从机器人全栈技术到具身智能!珞石十年积淀:三款具身智能新品炸场IROS
全球首个「长肌腱」AI机器人量产!Nature盛赞的中国方案惊艳IROS现场
科创丨珞石机器人递表IPO,工业协作加速资本化布局
绵阳“机器人学校”开课!AI“大脑”在线开“卷”
宇树科技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
2025广智会人形机器人主题论坛即将启动,10月29日东莞,诚邀莅临!
深圳联通推eSIM上门办理服务/苹果市值创历史新高/宇树发布「能跳芭蕾舞」的机器人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