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从eVTOL开始吧,也可能是从航空动力电气化变革开始,关于航空的技术变革愈加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确定性趋势,我自己简单归纳了10个值得讨论的方向,供大家参考。1.电动垂直起降变革,虽然全球进入全尺寸验证飞行的项目越来越多,但唯一算是初步形成产品的也就Joby一架,其余大部分整机仍然面临不断地设计更改和工程技术挑战。典型代表:Joby、Archer、Beta、EVE、Vertical、峰飞航空、沃兰特、沃飞长空和时的科技等。2.培训市场的新机遇,如果说电动垂直起降变革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增量市场,那么培训市场最大的魅力在于存量市场。无论是从开发双座的教练机来看,还是从开发配套的训练模拟机观察,都是值得长期耕耘的商业土壤。典型代表:Pipistrel、TRU Simulation和Loft Dynamics等。3.关于CTOL的分道扬镳,欧美一直热衷于开发CTOL的载客飞机,从宽体客机到公务机开发的初创团队应有尽有,国内则呈现相反的态势,无人驾驶货运CTOL的产品数量逐年增加,似乎在开发更高座位数量客运飞机的商业方面缺乏吸引力。典型代表:JetZero、Heart Aerospace、白鲸航线和微至航空等。4.超音速客机越来越近,伴随着美国要求FAA尽快完成陆地超音速飞行的监管限制,以及NASA和Boom对超音速低噪音飞行的技术验证展示,作为80后一代真的有可能体验上新一代超音速客机实现洲际旅行,迎来洲际飞行高铁时代。典型代表:Boom supersonic等。5.FAA在今年发布了MOSAIC的最终规则,但它的影响是长期的,其目的就是为目前的私人飞机所有者提供更安全和多元化的产品选择。但在美国它也面临着一个潜在的危机和机遇,那就是航空机械动力时代和电气动力时代对客户的诉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引导需要长期的培育。典型代表:Pivotal、小鹏汇天X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