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ScienceAI 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掌握
新鲜的 AI for Science 资讯

编辑 | ScienceAI
在生物研究中,重复性实验如细胞培养、优化参数往往耗时耗力,且受人为误差影响。传统自动化方案(如液体处理机器人)虽能辅助,却缺乏灵活性 —— 面对复杂协议、动态实验条件时,常需人工干预,难以自主应对错误或优化设计。
如何让 AI 真正 “理解” 并执行生物实验,成为科研加速的关键瓶颈。
最近,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团队提出了 BioMARS 系统(Biological Multi-Agent Robotic System),首次将大语言模型(LLMs)与视觉语言模型(VLMs)深度集成到机器人系统中,实现了端到端的生物实验全自动化!
该系统在权威测试中不仅匹配甚至超越人工操作的细胞培养效果,还能自主优化实验参数,大幅提升效率和可重复性。

图 1:系统架构与机器人设置
突破在哪?
三大 Agent 分工协作,像人类研究员一样思考和行动!
BioMARS 创新性地采用分层多 Agent 架构,让 AI “分工合作” 完成实验:

图 2:Biologist Agent 架构与评估
1.Biologist Agent(生物学家 Agent)
通过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分析文献,自动合成可执行协议。例如,输入 “如何传代 HeLa 细胞”,它能生成详细步骤,并适配实验室约束(如培养皿库存、移液器容量),确保协议直接可执行。

图 3:Technician Agent 架构及协议转换与执行框架的性能
2.Technician Agent(技术员 Agent)
将自然语言协议转化为机器人伪代码,支持 11 种基础操作(如移液、离心)。通过 “CodeGenerator + CodeChecker” 双模块,自动修复逻辑错误(如遗漏隐式步骤),指令匹配准确率 96.4%,远超单模块基准(92.4%)!

图 4:Inspector Agent 概览及评估指标
3.Inspector Agent(监察员 Agent)
基于视觉 Transformer(ViT)和 VLM 实时监控实验过程,实现分层错误检测:先通过 ViT 进行初步的快速判断,再用 VLM 进行语义验证(如 “培养皿未盖紧”)。在 23 类常见错误场景中,检测精确率达 95.7%,双阶段联合检测较单阶段检测误报率降低 83%,确保实验稳健性。
实验结果:
细胞培养媲美人工,优化能力远超传统方法!

图 5:自动化 vs. 人工细胞传代结果比较
细胞传代任务:在 HeLa、Y79 等细胞系中,BioMARS 操作后细胞存活率超 92%,与人工操作无显著差异,且变异系数(CV)降低 12-18%,证明更高一致性。操作时间从 60 分钟缩短至 5-8 分钟,效率提升 90%!

图 6:iPSC-RPE 优化实验结果
自主优化能力:在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iPSC-RPE)的优化任务中,BioMARS 调整 7 个参数(如 FGFRi 浓度、离心时间),仅用 20 轮迭代,色素评分达 0.5913,超越贝叶斯优化(0.3130)和 GPT-4o(0.4344),展现强大推理泛化性!
为什么是变革?
语言驱动 + 机器人集成,实验室自动化进入 “智能时代”!
BioMARS 不仅是工具,更是 “AI 研究员”:它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如网页输入 “如何传代细胞”)自主执行任务,支持实时人机协作。其模块化后端可扩展集成各类实验室硬件,降低 90% 人工操作负担,为药物发现、再生医学等提供可扩展解决方案。未来将持续优化异常处理能力,迈向完全自主实验室!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507.01485
在线 Demo:https://github.com/AlexandreQ27/BioMARS
人工智能 × [ 生物 神经科学 数学 物理 化学 材料 ]
「ScienceAI」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及基础科学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欢迎关注标星,并点击右下角点赞和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专业从业者社区,以获得更多交流合作机会及服务。